首頁 > 資訊 > 人間冷暖 > 上海老年人爲什麼要爲子女徵婚

上海老年人爲什麼要爲子女徵婚

來源:妖孽男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年2月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園內,人聲喧雜,很多老年人在那裏一堆兒一堆兒地攀談,還有很多老人坐在花壇上,他們的手裏都拿着一張紙,也不知上面寫的是什麼內容。出於好奇,我走進公園,想探個究竟。近前發現,原來那些紙上寫的,都是徵婚的內容,而那些三三兩兩的老人們聊的,雖然是上海話,但我還是大致聽出來,他們都在爲自己的子女徵婚。而公園內道兩旁的樹枝上,也掛着很多單身男女的自身情況以及徵婚條件。

上海老年人爲什麼要爲子女徵婚

在和幾個老人攀談時瞭解到,他們的孩子每每以工作忙爲由不談戀愛,眼看已經三十出頭了,父母着急抱孫子外孫,因此,就擔當起兒女的婚嫁大使來。另外,從交談中以及老人們溝通的語言裏,我發現,大部分老人都是要爲自己的子女找當地人作爲婚嫁選擇。滿場熱鬧的人羣裏,基本看不到年輕人出現,只有他們的父母們在爲自己的孩子極力地互相推薦着。

這樣的徵婚方式,還有這種方式本身體現出來的一些現象,也讓我們對於適婚男女的如此婚嫁方式產生了一些思考,當然,現象本身不說明問題,還是要看背後隱含和聚焦的一些實質性內容。

焦點1:婚姻大事,子女不急父母急

工作,這是最好的不談婚嫁的藉口了。其實想想現在的大齡青年,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社會裏,而且平常工作的圈子也太窄,屬實沒有接觸其他異性或者有時間有精力去找對象的。不知不覺的,年齡越來越大了,自己可能不覺得什麼,但做父母的可就不這麼想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於是,父母當仁不讓地利用一切機會爲子女創造婚嫁機會。只是,能夠按父母意願去相親,或者真正找到意中人的成功性到底有多大呢?

焦點2:上海人就要找上海人,老人們的排外思想還是很濃

聽這些老人們都操着上海話你來我往的,外地人想搭話根本沒人理,而且,很多徵婚廣告說的非常明白,就是找上海當地人,外地人不考慮,看來上海的老人們的這種排外思想還是相當的固執呢。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上海人對自己身處環境的優越感,物以類聚嘛。只是,不知道他們的子女是不是也願意娶個浦西妻嫁個浦東郎呢?

焦點3:70後80初剩男剩女的談婚論嫁成爲焦點

看那些徵婚廣告裏,70後居多,尤其是77-79年這個年齡段比較集中。80後也佔了相當一部分,集中在80-82年這個年齡段的。看看網上天天都是有關剩男剩女的話題,在這裏,現實的場景說明了一切。這也算是他們擺脫被“剩餘”身份的一個途徑了吧,只是不知道,這些剩男剩女們是不是會覺得如此成家會有礙面子,嘿嘿,看他們自己的造化吧。

焦點4:男方有無婚房以及年收入是否達到10萬元是首選條件

上海人還是非常現實的,對於徵婚的條件開得比較具體,經濟能力是老人們第一位考慮因素,男方有沒有房子,年收入是否有10萬元,職業好不好,都是老人們拿來作比較的考量指標。而且一旦於對方有意了,二個老人就開始互相試探性地攀談起來,工作累不累,這些都是開頭語,然後直接就會談到收入是固定的還是帶提成的,房子多大平米什麼的。當然,老人們都是久經婚場的了,互相聊幾句,對於對方的信息就可以基本上作出整合和判斷了。只是,如此現實的條件作爲首選,不知道是婚姻的可喜還是可悲呢?

焦點5:清一色兒類似的徵婚詞,“男的帥氣有才,女的靚麗溫柔”

再瞧瞧這些徵婚詞兒,幾乎千篇一律,男的都是帥氣,有才,而且收入高,工作好,女的都是貌美如花,溫柔可親,性格極佳,好象全天下的才子佳人都聚在這個小小的公園裏了。當然,條件寫得好些,而且要求對方的條件高些,這也是徵婚的一種手法,起碼不把自己降低,這也是上海人體現自我優勢的一種方式吧,只是,看了幾張“帥氣”和“靚麗”的照片,確實對這樣的證婚“自我評價”有點不敢苟同。說別的沒用,還是看現實的結果吧。

可憐天下父母心。雖然初春的天氣依舊陰冷,但這些老人們仍執着地爲子女婚嫁互相打聽着,交流着,冰冷的寒風裏,一絲絲一團團的白髮在風中舞動。不知這些老人的子女們得知父母如此爲自己徵婚,會作何感想。上海的大齡青年們,不妨你們也在這樣週末的時間裏去人民公園看看,說不定能現場看到自己的父母,也可能會在樹枝上找到符合自己情況的徵婚廣告。

老人有老人的角度,我們的思考方式包括一些在婚嫁方面的行爲,與老人的想法和作法可能會有很大差異,換作是你,你會願意你的父母採用這種方式爲你徵婚麼?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