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歷史朝代 > 歷史上最早的情報機構在中國 而且多由宦官組成

歷史上最早的情報機構在中國 而且多由宦官組成

來源:妖孽男    閱讀: 9.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談到明朝,可能大家記憶最深的就是它的恐怖政治了,而作爲恐怖政治的代言人——錦衣衛與東廠,則更有名。東廠官署名。即東緝事廠,中國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祕密警察機關。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

歷史上最早的情報機構在中國 而且多由宦官組成

東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設立的國家特務情報機關,在朱元璋自身的經歷中,在郭子興軍中由於多次險遭暗害,使朱元璋的警惕性和疑心,隨着權力成正比增加。而他的布衣出身,自己是從平民爬到皇位,那別人也有可能爬到自己的位子,由於害怕朝臣出賣自己、危險的無處不在和皇權的巨大誘惑,這一切使朱元璋從消極的一面接受了元朝的教訓,不擇手段的殘酷鎮壓可能的任何反叛力量。

歷史上最早的情報機構在中國 而且多由宦官組成 第2張

在這種情況下錦衣衛誕生了。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蒐集情報機構,前身爲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作爲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爲“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其首領稱爲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朱元璋爲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爲太子朱標繼承大統而鋪路,朱元璋下令焚燬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廢除。

歷史上最早的情報機構在中國 而且多由宦官組成 第3張

明成祖朱棣時錦衣衛又得以恢復,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子的皇位後,朱棣的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中,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是出現,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對新政權並不十分支持。爲了鞏固政權,朱棣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專制機構,由於錦衣衛在宮外他覺得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於是打算成立一個新的機構。

歷史上最早的情報機構在中國 而且多由宦官組成 第4張

一些宦官和和尚在朱棣起兵的過程中出了不少力,所以在他心裏覺得宦官還是比較可靠,而且他們身處皇宮,聯繫起來也比較方便。就這樣,在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建立了一個由宦官掌領的偵緝機構,由於其地址位於東安門北側(今王府井大街北部東廠衚衕),因此被命名爲東廠。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起初,東廠只負責偵緝、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了明末,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獄。

歷史上最早的情報機構在中國 而且多由宦官組成 第5張

東廠的首領稱爲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主和廠督,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除此以外,東廠中設千戶一名,百戶一名,掌班、領班、司房若干,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東廠的偵緝範圍非常廣,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一些重要衙門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種邊報、塘報,東廠都要派人查看;甚至老百姓柴米油鹽的價格,都在他們的偵察範圍之內。東廠獲得的情報,直接稟報皇上,比錦衣衛方便,因爲錦衣衛要以奏章的形式上報。東廠府衙是這樣佈置的,大廳旁邊的小廳供着岳飛的雕像,廳右的影壁上刻着胰式芏案的故事。西側的祠堂裏供奉着歷屆東廠廠主的牌位,,堂前還有一個“百世流芳”的牌坊。

歷史上最早的情報機構在中國 而且多由宦官組成 第6張

可惜東廠人的所作所爲和他們這些偶像相差甚遠,東廠番役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裏面活動,大多的是爲自己謀私利。他們常常羅織罪名,誣賴良民,然後就屈打成招,趁機敲詐勒索。到了明中後期,東廠的偵緝範圍甚至擴大到了全國,連偏僻的地方也出現了“鮮衣怒馬作京師語者”,搞的舉國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在與錦衣衛的關係上,東廠則是後來居上。由於東廠廠主與皇帝的關係密切,又身處皇宮大內,更得皇帝的信任。東廠和錦衣衛的關係慢慢的變成了上下級,在宦官權傾朝野的年代,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廠主甚至要下跪叩頭。

歷史上最早的情報機構在中國 而且多由宦官組成 第7張

皇帝需要一個獨立於官僚機構之外的勢力供自己使用,而最方便的就是宦官。所以,只要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存在一天,宦官們就有他們的用武之地,雖然他們經常給朝政制造混亂,但任何一個聰明的皇帝都不會輕易捨棄這個有力的工具,這就是爲什麼宦官能夠區別於外戚,在中國歷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原因。

歷史上最早的情報機構在中國 而且多由宦官組成 第8張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