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人間冷暖 > 老人中醫養生關鍵是養心

老人中醫養生關鍵是養心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理論爲基礎的中醫養生學歷史悠久,其中心理養生(養神)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中醫認爲正常的情志(七情)活動是反映臟腑生理功能正常,精氣血充盈的外在表現,七情太過會使臟腑損傷,陰陽失調,氣機紊亂而導致疾病的發生。重視養神,調攝情志,達到心理平衡是中老年人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關鍵。

老人中醫養生關鍵是養心

健康是人類普遍關注和追求的永恆主題。以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體系爲底蘊的中醫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手段所進行的保健活動。數千年來,經過歷代醫家的不斷實踐、總結、充實、發展,形成了具有中醫特色的各種養生方法,並逐漸發展成養生學,它的獨特理論和方法正日益爲衆多追求健康的人們所矚目。

心理養生(養神)是中醫養生的主要方法

中醫養生的方法很多,包括飲食、生活、氣功、導引、方藥、功法等,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三方面,即養神、養形、養精。其中養神在養生中佔有重要地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先哲們已經認識到精神調攝在養生防病中的重要作用,並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攝養方法,如老子提出的“見李抱朴”,“少思寡慾”、“致虛極,守靜篤”,莊子則進一步指出“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孔子提出了“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強調道德修養在養生祛病中的重要作用。《黃帝內經》在繼承先秦諸子養生思想的基礎上,較爲系統地確立了精神調養的理論和方法。如其認爲“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以及“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強調了心神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我們現在所謂的心理養生主要是養“神”。“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整體生命活動現象;狹義是指中醫學心所主的神志,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性格、情感等活動。神主形,無神則形不可活。神是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主宰,它既協調臟腑、氣血、陰陽的變化,主持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又能調節臟腑組織器官等,使之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緩衝同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從而維持形體與外界的平衡。古人非常注重養神,正如《素問上古天其論》雲:“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所以說,心理養生是中醫養生最重要的方法。

情志與情志致病

情志即七情五志。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五志是指喜、怒、憂、思、恐五種情感與五臟相對關係,《素問應象大論》雲:“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憂(悲)思恐(驚)。”《內經》中提到:“肝在志爲怒,心在志爲喜,脾在志爲思,肺在志爲憂,腎在志爲恐。”說明每個臟腑都有其情志活動,這種情志活動是人體對外界刺激產生的情感反應,是身體健康的表現。只要不過分過激,不會影響健康。若刺激過強或持續時間過長,髒氣受到衝擊,氣機逆亂,就可造成人體的陰陽失調,氣血不和,臟腑功能紊亂,導致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過喜傷心

心主喜,主神明。喜則氣緩,《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故氣緩矣。”說明喜可以緩解精神緊張,消除過重心理、生理負擔,是一種良性刺激。適宜的喜笑,保持樂觀情緒有利於養生。但暴喜過度,會使精氣耗散太多,心氣弛緩,血氣渙散,神不守舍,甚至昏厥或死亡。《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即是突聞中舉高興過度而病狂的。《寓意草》中載:“昔有新貴人,馬上揚揚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足見,喜之爲患屢見不鮮。#p#副標題#e#

過怒傷肝

肝主升發,主條達氣機。怒則氣上,《素問生氣論》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勃然大怒會導致兩個極端:一是升發太過,所謂“怒髮衝冠”,輕者導致損物毀器,重者面色蒼白,四肢顫抖,吐血,昏厥而亡;二是肝氣鬱結過久,易患血瘀諸證,如心肌梗塞、腦血栓、肝癌等。《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是一位文武韜略,雄姿英發的將才,但怒發愈重,終致不救。生氣對身體健康的摧殘是很嚴重的,美國斯坦福大學作了個很有名的實驗,拿鼻導管放在鼻孔裏讓你喘氣,然後再拿鼻管放在雪地裏十分鐘,如果冰雪不改變顏色,說明你心平氣和,如果冰雪變白了,說明你很內疚,如果冰雪變紫了,說明你很生氣,把紫色的冰雪抽出二毫升,給小白鼠打上,1-2分鐘小白鼠就死了。而且研究出了紫色冰雪的成分。所以,生氣能產生損害健康的毒素,致病性很強。

過思傷脾

脾胃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思,是氣機升降之樞紐。思則氣結,思慮過度,勞神傷脾,脾失健運,會導致不思飲食,疲乏無力,形容憔悴,體質虛弱。《呂氏春秋》記載齊閔王因爲思慮過度,損傷脾胃,以致積食內停,久治不愈,後以激怒之法方吐出胃中積食而愈。

過憂傷肺

肺主氣,悲、憂皆爲肺志。悲則氣消,悲憂過度,耗傷肺氣,上焦不通,肺氣鬱滯,可見胸悶氣短、呼吸不暢等證。如《紅樓夢》裏的林黛玉就是憂愁過度太久得肺病而死的。

過恐傷腎

腎爲先天之本,主藏精。恐則氣下,悲則氣亂。說明過度恐懼則傷腎,致使氣降於下而不升,腎氣不固,可見二便失禁、遺精滑泄等症。突然受驚,心氣紊亂,氣機失調,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三國演義》裏講到劉備兵敗,趙子龍懷抱幼主衝出重圍,到長阪坡由張飛接應,張飛對追趕而來的曹軍一聲大吼,曹將夏侯傑死於非命。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