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社會萬象 > 蜱蟲叮咬病首發6年後 緝拿蜱咬病致病元兇

蜱蟲叮咬病首發6年後 緝拿蜱咬病致病元兇

來源:妖孽男    閱讀: 7.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1年3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所長李德新心裏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他的研究團隊及其合作伙伴通過這一天出版的國際權威醫學刊物《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向世界宣佈,因“蜱咬病”而發現的新病毒,被中國科學家命名爲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布尼亞病毒(SFTSV),簡稱新布尼亞病毒。它,就是“蜱咬病”的元兇。

蜱蟲叮咬病首發6年後 緝拿蜱咬病致病元兇

■ 創新啓示錄

巧打狙擊戰 追蹤傳染病原

事情要追溯到較早的2006年,安徽發生一起院內感染事件,一患者發病前曾被蜱蟲叮咬,從其身上發現 “人粒細胞無形體”感染的證據。中國疾控中心當即要求對相關症狀患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然而以後發現一些臨牀症狀和無形體病類似的病例中不能查出無形體基因或抗體,一種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的病例引起了注意。中國疾控中心的研究團隊從一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患者血清中分離到一株新的布尼亞病毒。

根據郭霍定律,所有傳染病都具有以下的特點:①特殊的病原體應在同一種疾病中查見,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該特殊病原菌能被分離培養;③該純培養物接種至易感動物,能產生同樣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實驗動物體內能重新分離得該病原菌純培養。李德新說,“每一次遇到病因不明的傳染病時,我們的工作就是趕快尋找病原、進行病原診斷、分離出病毒,瞭解病毒基因的序列特徵,與世界病毒基因數據庫中現有的基因進行比對,鑑別出屬於哪一類的病毒。之後進行血清學研究,檢測抗體,發現病毒感染的依據,最終提出解決手段和方法。”

2009年到2010年之間,“蜱咬病”的出現越加頻繁,也促成了李德新及其團隊對蜱蟲病毒的深入研究。2010年5月底,他們在湖北、河南兩省啓動監測,並對監測地區的疾控防疫人員進行培訓。事有湊巧,湖北當地醫院有一位60歲的患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的住院患者,他們立即採集了患者的急性期的血清標本帶回北京進行研究在病毒所的實驗室中,開始進行夜以繼日的研究。

由於研究人員開始並不知道病人血清中病毒的基因信息,李德新團隊科研人員利用一種叫非序列依賴單引物擴增方法,獲得了大量的存在於人血清樣本中的基因信息,起初和世界病毒基因數據庫比較後,發現並不能立刻獲得有確鑿證據的病毒基因信息,經過大量的生物信息學數據處理後,最終在該患者血清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布尼亞病毒的核酸。這種“蜱咬病”是否真正由這種新病毒引起,尚需要大量的臨牀和實驗證據證實。也正是如此, “蜱咬病”的研究重點從細菌轉向了病毒。這是一場對病毒展開的狙擊戰,“蜱咬病”病原學的研究從此展開,研究人員調查了那些散在各地醫院中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的患者,從中搜尋病毒的蹤跡。

科研人員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了包括病毒分離和病毒形態研究、病毒全基因組研究、病毒抗原和抗體制備、實驗室各種診斷方法建立和論證、流行病學資料分析、大量的臨牀標本採集和臨牀資料分析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李德新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短短的3個月中,完成了上述所有工作,在湖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和遼寧6個省份的調查中,從患者和當地的蜱蟲身上,均分離到一種新的布尼亞病毒,它與目前所知的布尼亞病毒同類,但基因序列卻差異很大,並發現在大多數“蜱咬病”患者中可檢測到同樣的病毒核酸或抗病毒抗體,病人康復後其血清中可檢測到可以中和病毒感染的抗體。至此,一度引起地方上恐慌的“蜱咬病”病因之謎終於揭曉,所謂的“蜱咬病”目前被衛生部命名爲“發熱拌血小板減少綜合徵”,引起該病的病毒被中國科學家命名爲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布尼亞病毒(SFTSV),簡稱新布尼亞病毒。

撒下天羅地網 緝拿病毒元兇

“流感大流行幾年一次,至今無法控制,而且是週期性的引發世界大流行”,李德新面對日益頻發的傳染病憂心忡忡,“2003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的疾控經費是20萬元,SARS之後的2005年,這一經費提高到1000多萬元,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儲備了大量的病毒病診斷的技術方法,併購入設備以應對各類新發傳染病。”

有了經費與技術支持,擔任病毒病所所長的李德新顯得更有底氣,他說,“病毒病所是全國唯一一個國家級的醫學病毒學研究和病毒病預防控制機構,所裏200多個人都在做病毒病預防控制和病毒學研究,幾十年來出了五位院士,在醫學病毒學領域享譽國內外。像SARS事件中遲遲不能確定病原的情況再不會發生了。換句話說,如果當時有現在的技術能力,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得到結果。”

每次新發傳染病襲來,李德新就猶如應對一場大的戰役,會在現場和實驗室出現。 “傳染病疫情暴發後,第一要確定病原,第二要建立診斷方法,第三,及時提出預防、控制的方法。”他解釋說,“2005年我國出現第一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當時雖然壓力很大,但我們非常謹慎,請美國CDC的專家一起進行分析研究。”

“當2008年手足口病出現的時候,我正在杭州開會,得知好幾個孩子因爲肺炎死亡,緊急召集專家研討。由於有多年病毒學研究的經驗,大家分析後一致認爲不是普通的肺炎而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很快確定了病原。”

“2009年甲型H1N1出現,衛生部部長陳竺親自下達任務——72小時建立病毒檢測方法。當時我們頂着很大的壓力,加班加點。從美國CDC提供的信息中獲得病毒序列,72小時就做出來了。”

2010年,緝拿蜱咬病元兇的行動更扣人心絃。從年中報告疫情到分離出病毒、確定蜱咬病元兇,只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就如同一場決定勝負的狙擊戰。 “這是我職業生涯中出成果最快的一次,作爲科學家一生難得碰上幾次”李德新對此很感慨。美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傳染和過敏研究所病毒學實驗室主任醫學博士Heinz Feldmann對這一研究成果評價爲: SFTSV的鑑定是快速發現真正新發傳染病及其病因的典範,除了建立動物模型這最困難的部分以外,它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用於說明疾病及病原之間因果關係的郭霍法則。李德新說:“我們現在在動物模型上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我曾經做過臨牀醫生,醫生面對個體,病人能康復出院,醫生就有成就感。但從1985年開始從事病毒學研究,特別是2002年中國疾控中心成立之後,面對的是整個公衆羣體,壓力大,挑戰也大,即使控制住疫情,也很難做到盡善盡美。”李德新對於所從事的職業有着深刻的認識,他說,“隨着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資源的開發利用,全球範圍的人流和物流頻繁,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越來越難預測了。我們只有盡力做好技術儲備,在疫情來臨時以最快的速度檢測出結果,提出解決辦法,才能減少傳染病的危害。”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