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社會萬象 > 青蒿素資本受困華立整合分析

青蒿素資本受困華立整合分析

來源:妖孽男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從2003年入主昆藥以來,汪投資數億元規劃打造一條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產業鏈,旨在進軍全球醫藥市場。然而,2004年度昆藥青蒿素產品出口創匯額不過200餘萬美元,其國際市場亟待進一步開拓。

青蒿素資本受困華立整合分析

汪力成原本對青蒿素寄予厚望,並將華立控股()主業由電能表變更爲醫藥產業。但正當他準備大幹一場之時,市場卻發生了變化。今年1月,桂林製藥廠青蒿琥酯片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複查,成爲國內惟一獲批的青蒿素類藥生產廠家—而截至目前,華立的同類產品仍未獲得批覆。

如今,汪力成不得不面對內外交困的兩難處境。而昆藥換帥的背後,與華立集團決意整合旗下醫藥產業,尤其是青蒿素產業的資本故事密切相關。

昆藥換帥

雖然昆藥出口業績不彰,段繼東仍舊得到了汪力成的好評。

2月28日,昆藥年報亮相:在醫藥行業整體利潤下降的情況下,昆藥2004年每股收益達0.58元,並推出10送轉10派1.50元的分紅方案。這是一份令投資人滿意的答卷,二級市場價格以小幅攀升予以肯定。

在汪力成看來,段繼東這位封疆大吏堪稱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

2002年8月,華立集團斥資1.7億元購得昆藥29%股權,成爲第一大股東。3個月後,段繼東放棄天津新資源藥業公司執行總經理一職,前往昆藥赴任。當時,股權收購尚未過戶,新舊兩大股東力量激烈博弈,公司高管間關係微妙而複雜。段很快穩住了陣腳,在戰略和管理上進行了有效調整。

不過,段繼東昇遷的消息在昆藥內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動。3月8日,昆藥公告稱,由其控股的昆明中藥廠總經理李永強接替段繼東職務。3月17日,記者致電昆藥集團辦公室,一位人士反而向記者打聽說:“段總離職後,昆藥的發展思路不會大變吧?”

對此,段繼東迴應說,自己的調動爲華立集團內部正常調動,不涉及昆藥的任何既定戰略調整。

“昆藥所面臨的挑戰不是資源問題,而是管理者的理念轉變問題。”作爲華立乃至昆藥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汪力成表示,華立入主昆藥已經兩年了,與當初確定的目標相比還有距離。昆藥原本是一個老牌國企,在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造過程中,一些痼疾不可能一夜之間全部改變。

汪力成說,昆藥未來將成爲國內最大的植物藥製造平臺,華立醫藥所有植物藥資源都將整合到這裏。同時,昆藥應該變被動的外貿生意爲主動的市場開拓和營銷,打造爲外向度最高、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國製藥企業。

近年來,以電能表起家的華立集團加大對醫藥行業投資力度,先後控股參股昆藥、華立控股、武漢健民(,)等上市公司,併購特色保健品企業浙大生命科技公司及醫藥流通企業華立九州等,構建了一個頗具規模的醫藥產業集團。

爲了整合上述業務,華立逐步清晰其醫藥產業的組織結構:2004年底將旗下醫藥投資有限公司變更爲華立醫藥投資集團,由華立大將汪誠擔任董事長。作爲汪力成的得力助手,汪誠一手完成了華立控股向青蒿素的轉身,並協助完成了對昆藥的收購。目前,他同時身兼昆藥、華立控股等多家醫藥企業董事長職務。

至於抽調段繼東,知名經濟學者、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認爲,此舉與汪力成稱霸全球青蒿素市場的雄偉計劃密切相關。目前,昆藥、華立控股兩家上市公司都做青蒿素,本身就需要協調,加之復星醫藥等強勢資本的進入,華立需要更專業的經理人應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而在昆藥兩年多的“考察期”內,段繼東的表現深得其老闆的賞識。

因此,華立整合旗下醫藥產業的重任最終落到了段的肩頭。#p#副標題#e#

青蒿素困局

與當年耗資百萬美元收購飛利浦CDMA一樣,華立集團介入醫藥也曾引起廣泛關注。

青蒿素是中國惟一被WHO認可的按照西藥標準研究開發的中藥,由中國科研工作者自行研製。WHO的報告顯示,未來5年到10年,青蒿素類產品將在全球市場上形成15億到20億美元的銷售額。

長於資本運作的汪力成對此心儀已久。1999年5月,他收購川儀股份,將其更名爲華立控股。2000年起,華立投入巨資人工培育優質種子,提高青蒿素的植物含量;其間還收購湖南吉首製藥廠,控制中國青蒿素產量的80%以上;組建北京華立科泰醫藥有限公司,建立了專業的市場營銷隊伍。

到2002年底華立收編昆藥之時,華立構建了一個龐大的青蒿素帝國,擁有從“種植-加工-研發-成藥-營銷”的完整產業鏈。據瞭解,昆藥是國內複方蒿甲醚的生產商,其主要原料青蒿素90%源自華立集團的子公司。

按照汪力成的設想,將把青蒿素成藥研發、製造全部集中到昆藥,而重慶方面則發展成爲原料基地。然而,昆藥、華立控股均不願意放棄既有業務並最終交惡,甚至發生了爭奪共同客戶的事件。2004年11月,兩者與全球最大青蒿素藥品供應商瑞士諾華達成諒解備忘錄稱,從2004年11月17日至2005年8月31日期間,昆藥將向諾華供應蒿甲醚原藥若干,華立控股向諾華供應6000公斤青蒿素原藥。

更加令汪力成難堪的是,青蒿素類藥品主要市場在非洲大陸,主流市場是政府採購和WHO公共採購,但華立目前尚未完全打開這些市場。與此同時,國內、外資本也對該市場展開了瘋狂爭奪。

2005年1月29日,復星醫藥()公告稱,由其控股的桂林製藥廠青蒿琥酯片已通過WHO複查,成爲國內惟一獲批的青蒿素類藥生產廠家。

與華立控股相比,復星醫藥進入青蒿素類藥在時間和速度上均“落後一拍”。不過,這似乎並不影響其後來居上:2003年12月末,復星醫藥對桂林製藥廠增資7836萬元,取得了60%的絕對控制權。就是這一招,爲如今與華立的競爭埋下了伏筆。

在青蒿素產業鏈上游,汪力成認爲已經控制了超過80%的原料藥,但青蒿素是一年生植物,在我國適合種植的地方多,今年重慶酉陽就將種植面積擴展到10萬畝,而云、桂、川等省區還有許多地方計劃種植。所以,華立根本不可能壟斷其種植環節。

而在下游,華立控股目前還沒有進入WHO的採購目錄,只是爲瑞士諾華該類產品提供原料藥;昆藥則已將其海外市場開發權轉讓給西方公司—10年前諾華與昆藥籤下協議,由諾華負責昆藥開發的青蒿素藥品在歐美市場的註冊和銷售。也就是說,華立能否從“原料商”蛻變爲“供應商”,這本身也是個未知數。

如今,華立醫藥的處境尷尬異常:在青蒿素產業的“地板”(全球性銷售網絡)和“天花板”(核心技術)兩方面,華立都將面臨嚴峻的考驗。#p#副標題#e#

“資本爲王”

面對來自市場的現實挑戰,汪力成並不氣餒。他說:“植物藥都來源於中藥和天然植物,誰要在植物藥行業稱霸,首先得看他能控制多少上游資源,再看他的研發能力有多強。”

據介紹,華立醫藥的遠景規劃爲:以重慶華立控股爲龍頭,實現對青蒿素的資源整合,以控制上游資源推動產業的全面擴張;以昆藥爲先鋒,全面利用雲南得天獨厚的植物藥資源,建成全國最重要最強大的植物藥生產基地;參股武漢健民,切入中成藥行業,爲上游已獲得的資源帶來全面增值;控股浙大生命科技,正式進軍保健品行業。

汪力成希望以植物藥資源爲抓手,發揮資源的最大價值,從而實現幾年後,華立醫藥產業成爲該集團最重要的利潤來源。

其實,在該集團的儀表及系統、醫藥、信息電子和房地產等衆多產業之中,汪力成對醫藥情有獨鍾。據透露,該集團預計到2010年銷售額300億、海外市場佔50%規模。其中,醫藥產業2005年預計銷售額達50億,2007年達到100億,2010年則達到150億元。2004年度,華立集團銷售額首次突破100億,但海外市場僅佔10%。

談到進軍醫藥的原始衝動,汪力成說,華立的電能表製造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40%,是全球產能最大的電能表製造商。按照測算,全球電能表產業的年需求總值不過100多億美元,市場規模狹小,希望進入一些新興行業找到繼續高速成長的機會。

但是產業鏈多元化始終是籠罩在華立頭頂的烏雲。對此,汪力成的解釋是:“產業鏈多元化沒有對錯之分,只是看企業在怎樣的環境下用怎樣的手段實現怎樣的目標。”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谷迎春表示,華立發展的問題是資本鏈帶來的遠景大大超前於產業鏈短期的能力,能否整合好華立的兩根鏈條是汪力成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

“資本決定技術和市場。”四年前,汪力成曾對其收購飛利浦CDMA項目得意不已,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出此番言論。然而遺憾的是,迄今爲止“華立”牌手機或通信產品並沒有出現在市場上,有傳聞說汪力成沒有獲得該項目的核心技術。

如今,華立醫藥同樣也走到了緊要關頭,向來高調的汪力成能否順利突圍?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