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社會萬象 > 日本排放核污水會造成哪些危害 海鮮還能吃嗎

日本排放核污水會造成哪些危害 海鮮還能吃嗎

來源:妖孽男    閱讀: 4.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報道,日本核電站廢水氚排放的國家標準是每升水中氚活度爲6萬貝克勒爾(貝克勒爾是衡量放射性活度單位)。

日本排放核污水會造成哪些危害 海鮮還能吃嗎

雖然日本當局表示會將廢水中氚的濃度稀釋到這一標準的四十分之一以下,但不少科學家與環保組織都表示,核廢水的巨大體量和現有技術的侷限,決定了目前無法預知這些廢水將給海洋環境和人類安全造成何種危害。

從海域、海洋生物再到我們人類自己都可能遭受傷害。

1. 海域污染

日本將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而太平洋存在着洋流(即海水大規模的水平流動),在北太平洋環流和副極地環流的雙重作用下,放射性物質會擴散到太平洋大半區域。

海洋雖然有自淨能力,但核廢水所含的部分放射性物質在千年內依然有害。例如該核電廠廢水中所含的碳-14,半衰期長達5730年[3]。也就是說,有些放射性物質在數千年之後,其輻射強度只能衰減一半。

2. 海洋生物污染

核廢料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質,以目前的核處理手段,再結合之前日本當局的一些不負責行爲,例如早期對核泄漏具體情況隱瞞,以及後期對核泄漏排放一意孤行的治理,我們很難相信他們的排放會嚴格遵守所謂的“排放標準”。

而廢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排放入海後會進入海洋生物體內,並隨食物鏈遷移、積累和逐級放大。

3. 影響人類健康

人一旦食用被放射性元素污染的海產品,就可能造成內照射(體內污染),從而誘發放射病,增大患癌症等疾病的風險。即使是低劑量的輻射暴露,也可能造成不可預知的傷害,例如基因損傷。

● 對於發育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可能導致發育畸形。由於發育階段本身就屬於對外界刺激敏感的階段,而核輻射引發的一系列電離反應,無論是在覈酸層面還是在蛋白質層面,都會導致個體發育受到影響,進一步導致畸形[4]。

● 對於普通人羣,可能誘發癌症。核輻射可引發基因變異,如果基因變異恰好發生在一些重要的位置,導致這些基因的修復能力下降,結果就可能引發細胞內的DNA錯誤積累。

如果這些錯誤積累無法被徹底消除,且一定程度上逃脫了人體的免疫監控,發生無限擴增,就會誘發癌症[5]。

例如1986年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後,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甲狀腺癌病例異常上升,比正常情況多出約9000人。

核廢水排放後海鮮還能吃嗎

先上結論:核廢水排放後對我國海鮮會產生一定影響,但並不是絕對不能吃。

北海道漁場是北太平洋漁場的中心,也是世界第一大漁場,盛產沙丁魚、秋刀魚、三文魚、鱈魚、魷魚、蛤蜊、牡蠣等海產品。這些海域的海鮮都有可能受到污染。

那國內的海鮮呢?

不可否認,我國沿海地區會也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即便是國產海鮮,如果是在被核廢水污染水域,肉質依然可能含放射性物質,應該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開展監測,滿足標準後方可食用。

但有污染風險不代表絕對不能吃。在2011年福島核事故後,我國已經對日本進口食品出臺較爲嚴格的檢測標準。

進口日本部分地區食品、飼料等要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的證明與原產地證明;各地檢驗檢疫機構要對進口的食品進行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後方可進口[6]。

2012年至今,食品中放射性物質監測工作已納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範疇[7]。

所以,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過度擔憂,我們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海鮮,基本都符合國家檢測標準,可以放心食用。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