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世間印象 > 張建平教授執筆的《複發性流產診治的專家共識》獲評“2022年度TOP 300指南/共識”

張建平教授執筆的《複發性流產診治的專家共識》獲評“2022年度TOP 300指南/共識”

來源:妖孽男    閱讀: 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23年8月18日,2022年度中國指南/共識STAR綜合評級結果公佈——由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圍產專科主任張建平教授執筆編寫的《複發性流產診治的專家共識(2022)》被評爲“2022年度TOP300指南/共識”和“共識制定透明獎”。

張建平教授執筆的《複發性流產診治的專家共識》獲評“2022年度TOP 300指南/共識”

STAR是由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指南與標準研究中心聯合世界衛生組織指南實施與知識轉化合作中心研發的指南評級體系,旨在爲醫務人員遴選和應用高質量指南提供參考。STAR意指指南的科學性(Scientificity)、透明性(Transparency)、適用性(Applicability)、評級(Rankings)。

此次評級共納入2022年期刊發表的334篇中國指南和1143篇中國共識,再由各專科委員會自行推選出最 佳指南或共識以及TOP 300指南和共識。

其中,產科學共有5篇指南/共識入選,由張建平教授執筆編寫的《複發性流產診治的專家共識(2022)》就是其中之一。

《複發性流產診治的專家共識》的誕生

張建平教授是中國著 名生殖免疫▪流產診治專家,從事醫教研工作已有40年,在推動圍產醫學和生殖免疫學發展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其中一項就是把臨牀上一些“零散的思路系統化,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複發性流產診治的專家共識》就是其成果之一。

張建平教授從1998年就開始深入探索生殖免疫學在產科疑難雜症的應用。彼時,臨牀上對於複發性流產的病因機制瞭解有限,找不到明確的病因,因此治療方案也比較單一,當時主流的治療方案是淋巴細胞主動免疫治療,該療法在當時也解決了很多複發性流產姐妹的問題。

後來,隨着張建平教授及其團隊的不斷研究和探索,更多可能導致複發性流產的病因被發現。

先是發現複發性流產跟血栓前狀態之間存在一定聯繫,針對血栓前狀態,張建平教授在臨牀上首 次使用了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治療;

其後又發現複發性流產跟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風溼免疫病或指標異常有關,在治療方案上開始使用一些免疫製劑,如強的鬆、羥氯喹、環孢素等。在臨牀實踐過程中,張建平教授又開拓性地將免疫球蛋白用於複發性流產和保胎治療;

再到後來發現,甲狀腺功能異常、高催乳素血癥、黃體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綜合徵等內分泌因素也是導致複發性流產的病因之一。

當然,隨着國內外對於複發性流產的研究和臨牀實踐,其他一些複發性流產的影響因素也陸續被發現。

張建平教授及其一衆臨牀工作者的這些探索和發現,大大促進了生殖醫學和生殖免疫學的發展,臨牀診治率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時也存在兩個比較大的問題:

一是病因篩查的思路比較零散。

由於複發性流產的病因複雜且缺乏特異性臨牀表現,很多臨牀醫師往往不知道從何查起,於是張建平教授開始着手,把這些零散的思路重新進行歸納總結,形成一個系統的病因篩查方案。臨牀醫師據此爲參考,爲複發性流產姐妹進行病因篩查,避免漏查和過度檢查。

二是診療思路不明確,診治工作開展困難。

過去,複發性流產的病因篩查和治療思路較爲零散,臨牀診療工作開展困難,整個治療的週期也比較長。張建平教授又開始思考:如果有一套系統的診療流程,並形成一個簡便的診療思路,對於臨牀醫師開展複發性流產的診治工作是非常有幫助的。

於是,張建平教授又着手整理了一套關於關於複發性流產的常規診療流程,即病因篩查——制定治療方案——方案執行——制定備孕方案——懷孕後保胎,得到了國內同行的認可。目前臨牀上,複發性流產的診治基本是按照這套流程在進行。

2016年,由張建平教授牽頭執筆編寫的國內首部關於複發性流產的專家共識——《複發性流產診治的專家共識(2016)》正式發佈,對複發性流產的定義、病因、篩查和治療等形成了初步共識。在共識中,張建平教授整理了一套複發性流產診治的流程圖,將複發性流產的診治形成一個簡單的診療思路,使得初學生殖免疫▪複發性流產的臨牀醫師能夠非常簡便、快速的學習和應用。

2022年,隨着臨牀實踐的推進,國內外複發性流產的診治有了很多新的理念和進展,張建平教授再次執筆更新了《複發性流產診治的專家共識(2022)》,爲臨牀醫師在臨牀實踐中做出合理的醫療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規範作用。

其他《指南/共識》的誕生

在探索複發性流產的發病機制,尋求改善複發性流產妊娠結局的治療方法方面,張建平教授及其團隊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但同時也意識到,善於總結和思考,也是醫學的重要課題之一。

在過去的40年,張建平教授還執筆或參與了多部《指南/共識》的編寫,包括:

•《自然流產診治專家共識(2020)》

•《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產中國專家共識》

•《產科抗磷脂綜合徵診斷與處理專家共識》

•《複發性流產合併血栓前狀態診治中國專家共識》

•《複發性流產合併風溼免疫病免疫抑制劑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前置胎盤的診斷與處理指南》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

•《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產中國專家共識》

•《益母草注射液防治產後出血的應用共識》

•《孕激素維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產的中國專家共識》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

•《早產臨牀診斷與治療指南》

•《妊娠期鐵缺乏與缺鐵性貧血診治指南》

•《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預防臨牀指南》(第1版)等。

這些《指南/共識》爲青年醫生的成長和臨牀診療的規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兩個重要的探索和實踐

前面提到,張建平教授在不斷探索和實踐過程中,有兩大開拓性的舉措,爲生殖免疫學•複發性流產診治的發展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

1.國內率先將低分子肝素用於複發性流產和保胎治療

低分子肝素的出現,可以追溯到1978年法國Choay研究所在普通肝素的基礎上,研究提取出全球第 一個低分子肝素。

然而,低分子肝素卻並非最 早應用於婦產科和生殖領域,它主要用於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預防和防治,適應症 :

①預防和治療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

②預防血液透析時血凝塊的形成;

③治療不穩定型冠狀動脈疾病;

④預防與治療手術有關的血栓形成;

⑤治療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⑥預防和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栓前狀態等。

在生殖免疫學應用於複發性流產診治領域已有所建樹的張建平教授,看到了低分子肝素的遠大前景,在翻閱了大量國內外醫學文獻的基礎上,總結各領域的臨牀應用,在國內首 次開拓性地將低分子肝素用於複發性流產和保胎治療。

圍繞低分子肝素,張建平教授及其團隊還做了很多的臨牀研究和實踐,包括:

• 2011年,聯合發表《896例低分子肝素治療複發性流產的觀察與護理》;

• 2014年,作爲課題負責人分享研究成果——《低分子肝素治療胎盤功能不良綜合徵的新突破》;

• 2018年,參與編寫《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產中國專家共識》;

• 2020年,聯合發表《低分子肝素在複發性流產中的應用及監測》。

目前,低分子肝素逐步成爲婦產科及生殖領域抗凝治療的常用藥物,主要用於血栓前狀態、抗磷脂綜合徵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複發性流產的防治,亦嘗試用於不明原因複發性流產的治療。

2.國內率先將免疫球蛋白用於複發性流產和保胎治療

免疫球蛋白的臨牀應用最 早可追溯到1890年,最初的意義在於治療原發性缺陷病,即Bruton氏免疫球蛋白缺乏症或X-連鎖免疫球蛋白缺乏症,以及作爲嚴重感染的預防措施被廣泛用於重症患者和敗血症的輔助治療,特別是嚴重敗血症和敗血症休克患者。

免疫球蛋白最初只適合於肌肉注射,不能用於靜脈注射,否則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可安全使用的多種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製品相繼問世並先後形成了幾代產品。

在21世紀初,張建平教授就開始思考免疫球蛋白在複發性流產診治和保胎治療領域的應用。在參考大量國內外醫學文獻和臨牀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張建平教授探索性地進行了應用,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後,免疫球蛋白在婦產科和生殖領域的應用逐步開展開來。大量的研究數據和臨牀顯示,針對複發性流產和反覆種植失敗的姐妹,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可大大提高妊娠成功率

2012-2022 年,張建平教授作爲課題負責人開展的《脂肪乳與免疫球蛋白治療不明原因複發性流產的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對免疫球蛋白的應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張建平教授爲生殖免疫▪複發性流產的診治工作,開闢了許多新的認知和技術可能;同時,通過系統化地思考和總結,將這些探索、實踐以及業內臨牀進展,形成一套更爲簡單、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二者相輔相成,爲推動生殖醫學和生殖免疫學發展、規範臨牀診治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文章來源:互聯網)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