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爲何純真兒童心事重重

爲何純真兒童心事重重

來源:妖孽男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幾年,因兒童心理健康引發的各種問題,不斷見諸報端。

爲何純真兒童心事重重

來自新疆精神衛生中心今年一季度的數據統計顯示,因心理問題前來就診的兒童佔到心理門診就診患者的1/4,每天的接診量在20人左右。新醫大一附院臨牀心理科兒童心理門診年接診量也在500人左右。

2006年,烏魯木齊市教育局曾對600餘名中小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問卷調查,結果表明,68%的學生認爲心理壓力較大。此外,還有相當比例的學生焦慮、緊張、厭學情緒嚴重,和家長、老師溝通不暢。

一項對22個省市的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兒童因心理不健康導致行爲問題的有12.97%,在人際關係、情緒穩定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尤爲突出。

是什麼讓花季兒童這樣“心事重重”呢?專家指出,一方面,精神障礙會有遺傳性;另一方面,後天的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心理,因這個原因導致患上心病的孩子佔到七成左右。

學校恐懼症:害怕上學

一到開學,8歲的雯雯就開始肚子痛了,還會伴有頭暈、噁心、胸悶、嘔吐等症狀,這種情況去年新學期開學時就發生過。

雯雯的媽媽只好帶她到醫院去看急診,卻查不出身體上有什麼問題。後來,在一位醫生的建議下,帶雯雯進行了相關的心理測評,心理醫生給雯雯下了診斷:“學校恐懼症”。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理醫學科一位醫生說,每年開學後的一兩週內,很多來就診的孩子都有“學校恐懼症”。

烏魯木齊海景心理諮詢中心兒童心理諮詢師沈小希解釋說,“學校恐懼症”的病因很複雜,發病誘因大部分緣於在學校裏的不良遭遇和生活中的負面生活事件,比如學業受挫、被老師批評,或者遭遇人際關係問題,如同伴關係不佳或學校老師的批評等。孩子在處理和接受不了的情況下,他們的情緒就出現了問題。

據臨牀統計,三分之二以上“學校恐懼症”患者的家長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不單成績差、淘氣、常被老師批評的學生才怕去上學,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一樣會得“學校恐懼症”。此外,也有的孩子因爲父母的關係不和睦,而產生了厭學情緒。

烏魯木齊熙康心理諮詢中心主任高明學說,“學校恐懼症”很常見,幾乎每個孩子在一定階段都會出現這種恐懼反應。家長應改變家庭裏不良的親子關係和教育方式,以及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p#副標題#e#

一旦診斷孩子患有“學校恐怖症”後,家長應儘早帶孩子接受心理治療,不要拖,治療越及時效果越好,以免患兒長期不去學校,荒廢了學業。如果孩子在學校受過同學欺侮,建議老師干預同學停止欺侮,設法爲孩子換一個班級甚至是轉學,使孩子離開已經產生了心理陰影的環境。

心靈受挫症:內心鬱悶

在外人眼裏,6歲的女孩小潔是個快樂的孩子,聰明伶俐,在班裏表現得也很積極,學習也很好。但在家裏,孩子卻總表現得憂心忡忡。並且,她還常常會畫一幅莫名其妙的畫:遠處一座小山,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幾個人擡着一件東西向遠處走去,遠處有一座墳塋……有一天,小潔突然跟媽媽說“如果我死了,你會怎麼樣?”聽到這樣的話,她的媽媽非常吃驚。

高明學分析說,小潔初給人的感覺是挺快樂的,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她並沒有同齡孩子所特有的天真。三歲時,媽媽就給小潔報了個舞蹈班,三歲半時小潔又主動提出要學英語和鋼琴。一個四歲的孩子學了三個特長班,但她表現得很開心。其實,小潔學這麼多東西是看到父母親總是在她面前提別的孩子學什麼了,她從小就學會了“討好”父母,但內心深處她並不快樂。

不久前,小潔生病住院時,同病房有一個男孩在醫院病亡,小潔目睹了醫護人員將男孩子擡出去的過程。這個事件給小潔很大的刺激,再加上她感到自己不快樂,又沒人給她做合理的解釋和引導。她對那個病亡的小男孩有了很多想象,她把自己的不快樂都建立在了對那個病亡男孩的想象上,甚至想到,是不是一個人死亡後就可以快樂!纔有了經常畫的那幅畫。

據瞭解,在小學生中間,“鬱悶”成爲不少孩子的口頭禪。在衣食早已無憂的今天,他們爲什麼感受不到幸福,體會不到快樂?

沈小希說,現在的兒童一個共同的弱點是心靈脆弱,缺乏相應的心理承受能力。她建議,在教育方式上,不能一味從口頭上強調應當如何,家長期望值過高,習慣於呵斥命令孩子,都容易讓孩子產生焦慮、強迫、抑鬱等各種心理狀況。關鍵要讓孩子多體會一些挑戰、挫折、壓力。讓孩子承擔家務和鼓勵提倡他們學習之餘通過勞動掙自己的零花錢和學費等。

心理早熟症:小大人化

全國少工委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城市少兒中獨生子女的心理嚴重成人化,兒童生活受到成人價值觀影響較爲突出。

在烏魯木齊市第47中小學部三年級的一個班裏,最近一段時間,班主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晨讀的時候,一直表現挺好的副班長几次被正班長罰站。

班主任在調查後得知,正班長之所以會這樣做,因爲她知道副班長威脅到了她的地位,所以,就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欺負、排擠副班長。

沈小希說,在實際接觸中,發現現在的小學生中工於心計、善於察言觀色的孩子太多了,與過去的孩子相比似乎是“成熟”了很多。他們會揣摸大人的心理、想法,會見機行事,做起事情來很成人化。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由客觀原因和社會原因造成的,很大程度上還是源於從小的教育和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比如,孩子成績稍有下滑,大人就是一通痛罵:“看看人家,考了多少,你爲什麼就這麼笨?”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壓力下,就會使他們的思維也變得成人化了。於是成人間慣有的鉤心鬥角、爾虞我詐就出現在孩子們身上。

對此,家長和老師應注重正面引導,同時更應樹立良好的榜樣,別讓孩子從小就心胸狹窄。

沈小希認爲,要防止兒童心理成人化,首先,家庭和學校的教育要緊密結合,對孩子的成長千萬不要拔苗助長、急於求成,更不要把成人世界的一些價值觀強加給孩子,應該讓孩子的成長順其自然。其次,電視、網絡等媒體要特別注意自己受衆的年齡,爲兒童負責,保護兒童的“不知情權”,儘量避免給兒童灌輸成人思想,讓孩子充分享受童年的快樂。

心理健康常被忽視#p#副標題#e#

“兒童的心理世界是最重要的,但是經常被忽視。”高明學如是說。目前社會上對心理諮詢的重視程度呈現出一種倒金字塔結構,即對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比較重視,然後是大學生、中學生,最末端是兒童。“很多家長並不瞭解,兒童時期的心理教育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怎樣的影響。”

讓沈小希等兒童心理專家擔心的是,“很多家庭往往是發現孩子心理存在問題了,或者是由於這類心理問題容易表現出來,纔來找我們諮詢,這就造成了很大的隱患。”

高明學說,當“問題少年”越來越多,兒童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的時候,家長們應該思考,到底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自己出了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氛圍和父母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尤爲重要,家庭氛圍的和睦與否,直接影響着孩子的健康成長。現在的研究發現,50%的兒童精神障礙問題來自家庭,甚至成人的精神問題都可追溯到兒童期的家庭問題。而孩子性格塑造最關鍵的就是在於孩童時期的家庭教育。

沈小希說,家長如果對孩子缺乏撫愛、父母在教育方法上態度不一、兒權至上、經常懲罰、過分苛求、不守諾言等,都會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有嚴重影響。

諮詢形同虛設

據瞭解,自從國家出臺中小學校辦學新標準以來,烏魯木齊各中小學校都制定了《學校心理諮詢室基本要求》和《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手冊》,以此來指導與加強學校心理諮詢室的建設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烏魯木齊市教育局,要求每所小學至少要以配備一名心理健康輔導員的標準配備和培訓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這其中,多數爲兼職心理老師。在指定的時間段內,心理教師在諮詢室等待學生們前去傾訴煩惱、爲他們答疑解惑。

但實際情況是,前去諮詢的孩子並不多。有的孩子擔心說出自己的心裏話後,老師會不會告訴自己的班主任?有的心理諮詢室就在教師辦公室旁邊,學生到心理諮詢室必須經過其他教師的辦公室,想去的孩子也擔心自己的隱私被泄露出去。有的心理諮詢室,除了每學期做幾次家長問卷調查和學生心理測驗以外,就沒什麼活動了。還有許多家長並不知道學校心理諮詢室的具體功能。

很多學生認爲,進行心理諮詢是很不光彩的事,他們寧願上網聊天也不願意找老師傾訴。還有一些學生甚至表示,誰進心理諮詢室誰就有病。一名六年級小學生說,遇到問題的時候確實動過向老師諮詢的念頭,但如果被同學們知道了肯定會被嘲笑的,還不如把心裏話寫在日記裏。

一位小學教師告訴記者,學校爲每個班級設立的心理輔導課一週有一節課,但一般是泛泛而談,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這樣流於形式的心理輔導,在學校中幾乎是一種普遍現象。

烏魯木齊市教育局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副主任邵玲認爲,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問題須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兒童是明天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係到社會的未來,不能只關注孩子們成長的結果而忽略了孩子們成長的過程。

專家提示

高明學提示,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以下信號,說明在心理方面需要調節:

我的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肯學——學習動機與興趣不強

我的孩子知道學習重要,就是管不住自己——自控能力差

我的孩子一次考不好,幾天沒精神——抗挫能力差

我的孩子學習特別怕苦,碰到難題就繞着走——意志力薄弱

我的孩子一上課就走神——注意力不集中#p#副標題#e#

我的孩子基礎還可以,一考試就害怕,成績總上不去——考試焦慮

我的孩子上課不敢回答問題,更不敢向老師提問——自信心差

我的孩子外語成績很差,單詞總是記不住——記憶力差

我的孩子成天打遊戲,作業也不做——網絡依賴

我的孩子學習上沒有小夥伴,很孤獨——交往障礙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