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病毒性皮膚病的臨牀研究

病毒性皮膚病的臨牀研究

來源:妖孽男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病毒是迄今所知體積最小、危害性最大的非細胞形態的病源微生物。病毒所致的疾病種類繁多,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膚、粘膜病變稱爲病毒性皮膚病。病毒由核酸內芯和蛋白質衣殼組成。

病毒性皮膚病的臨牀研究

1 臨牀資料

1.1一般資料 自2003年5月~2008年5月間收治門診患者18例,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齡4歲~35歲,臨牀特徵舌、上鄂、齒齦、頰粘膜發生疼痛性水皰,水皰易破潰糜爛形成淺表潰瘍,上覆以灰色僞膜,嚴重的伴有口腔損害流涎、口臭、局部淋巴結腫大、食慾不振、發熱、全身不適等。

1.2臨牀診斷 單純性皰疹。它是原發型單純皰疹最常見的一型。多發於1~5歲兒童,也可見於青少年。大多數病毒性皮膚病的診斷依據其臨牀表現,應在必要時做組織病理學檢查。病毒性水皰性皮膚病的皰液塗片,在水痘、帶狀皰疹、單純皰疹及生殖器皰疹等可見到氣球狀細胞,是由表皮角質形成細胞氣球狀變性而成,細胞水腫,體積增大,細胞突消失、表面光滑似氣球狀。細胞塗片檢查簡單易行、迅速,幾十分鐘內即可爲臨牀提供診斷參考。

1.3治療 抗病毒療法的理想手段,一是應用病毒疫苗預防和控制病毒的感染;二是選擇抗病毒藥物。

1.3.1嗎啉雙胍(病毒靈)(ABOB),病毒靈可抑制RNA聚合酶,阻止病毒蛋白質合成,爲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對單純皰疹、水痘、帶狀皰疹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對流感、腮腺炎、麻疹有預防作用,給患者口服一次0.2~0.4g,一日3次,偶有胃納不佳、出汗等不良反應,停藥後即消除。

1.3.2阿昔洛韋(ACV)對單純皰疹病毒1型、2型,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及EB病毒的感染有明顯的治療作用。用量200mg,每4~6小時1次口服,連服5~10天。一般用藥3天后帶狀皰疹的皮疹和疼痛即可控制。靜脈滴注,每日一次,可按5mg/kg計量加入250~500ml葡萄糖液或生理鹽水內,每分鐘50~60滴,較緩慢滴入以免速度快,藥進入量大在體內形成結晶,刺激腎臟引起腎損傷。不良反應:接近尿可誘發腎病,一般停藥後可消退。胃腸道輕度反應,神經毒性反應、靜脈給藥時如藥液外滲可致軟組織壞死,如同時應用干擾素或甲氨蝶呤可增加神經毒性反應,如病人有脫水或原有腎損害時可慎用或不用此藥。靜脈給藥時嚴防藥液外滲。

2 結果

患者18例,經過治療一般3~5天退熱,瘡面逐漸癒合,2周後痊癒。

3 討論

3.1病毒性疾病的預防 應用適當的疫苗做自動免疫是理想的方法,但應注意有些病毒抗原有時出現變異,隨疾病流行情況調整疫苗的種類是必要的。早期報告並隔離原發病人,可限制病情的傳播、流行。給患者以適當的支持療法。應用疫苗、血清及免疫球蛋白。

3.2病毒感染的種類 隱性感染:病毒進入機體後,雖可以某種形式在相應的耙器官或耙細胞內存在,但不出現或僅出現不明顯的臨牀症狀,故又稱亞臨牀感染或無症狀感染。對隱性感染者通過免疫學檢測,可發現其機體對浸入的病毒已產生了特異性的體液免疫或細胞免疫。顯性感染:致病性病毒進入機體後,機體未能將浸入的病毒消滅或排出體外,侵入的病毒浸入相應敏感細胞內不斷複製和釋放,經過較短的潛伏期後,直接或間接使感染的細胞死亡,引起機體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性和組織破壞性改變,在臨牀上出現該種病毒性疾病所具有的臨牀症狀和綜合症。這種感染也可稱爲急性感染,往往由於機體對該病毒缺乏免疫能力或是入侵病毒的數量大、毒力強所致。

原發型單純皰疹包括皰疹性口齦炎、原發性生殖器皰疹、接種性單純皰疹、皰疹樣溼疹(水痘)、新生兒單純皰疹。皮膚、口腔及眼結膜發生皰疹,嚴重者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和內臟及發生血行播散,出現高熱、呼吸困難、黃疸、出血和驚厥。本病兇險,預後差。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