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戀物癖 > 旅行者 > 紹興會稽山下祭禹陵 領略水鄉的獨特魅力

紹興會稽山下祭禹陵 領略水鄉的獨特魅力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紹興人人皆知,這個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紹興的特產和紹興的故事,從“大禹治水”到“三過家門而不入” 的大禹故事,中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孩童衆人知曉。殊不知,這些故事大多發生於江南古城紹興,大禹娶妻於紹興,葬於紹興,至今他的姒姓後人仍世代居於紹興城南的會稽山下,守護禹陵……

紹興會稽山下祭禹陵 領略水鄉的獨特魅力

今年的公祭大禹採用古代最高禮祭,其中撞鐘一項中,撞鐘13響,表達13億炎黃子孫對先祖的綿綿追思

南“祭大禹陵”,北“祭黃帝陵”,兩個國家級祭典遙相呼應,同被列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祭禹自古就是重要祭典,已持續了4000多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每年公祭大禹都選在穀雨時節的9時50分。穀雨象徵着天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9時50分寓意着大禹的九五至尊。紹興4000多年來一直傳承着祭禹大典,今年的公祭禹陵採用的是古代最高禮祭“諦禮”,共分肅立、雅靜、鳴銃、獻供、敬酒等13項。每年祭禹獻酒採用的都是品質優良的50年陳古越龍山黃酒,鳴銃9響寓意禹平洪水定九州。

 大禹後人紹興多

生於公元前2277年,享年64歲的大禹,乃我國家喻戶曉的古代治水英雄。《史記·夏本紀》記載:“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古時的會稽即今天的浙江紹興市。據史料考證,禹禪會稽、禹疏了溪、禹會會稽、禹娶會稽以及禹葬會稽。與大禹有關的五件大事,皆發生於會稽。多日行走在紹興的街巷,或乘着烏篷船漂盪,不時會遇到大禹的後人講有關傳說。

紹興會稽山下祭禹陵 領略水鄉的獨特魅力 第2張

祭典程序之一唱頌歌,獻祭舞

大禹姓姒,姒姓是擁有4000多年曆史的姓氏,大禹的後人,從第五代開始在紹興定居下來,主要是守陵。按照《姒氏世譜》記載,從大禹到現在世代相傳已經140多代了,在世的輩分最高的爲141代,最小的輩分是146代。如今紹興僅姒姓後裔大約有150戶人家,400多人,主要聚居在大禹陵附近禹陵鄉的禹陵村。現在分佈在全國的姒姓後人,總數不過2000人,臺灣也有姒姓的子孫。歷史上的越王夫譚、允常和勾踐,都是大禹的子孫。大禹的子孫當時封在全國各地,後來“姒”姓已發展了夏、禹、候、包、曾、費、越、顧等23個姓氏,至今在紹興都可找到。由大禹的第142世後人姒大牛牽頭成立的紹興姒族研究會,令許多大禹後人都來尋根了,南非、韓國、美國等世界各地的都有。

紹興會稽山下祭禹陵 領略水鄉的獨特魅力 第3張

莊重肅穆的祭壇

臨近安昌古鎮,雨絲逐漸變得淅瀝輕柔起來。嫩綠的柳枝在小雨的盪滌下更加鮮活,如江南女子。走過柳枝低垂的古石橋,無限的風物立刻盡染眼簾。河依街而流,街依河而行,腳下的路由成百上千塊厚重的青石板鋪就向前蜿蜒着。走累了,在古鎮一家臨河的茶館裏落座,叫上一碟鹽煮茴香豆、一碟開心果,下午時分,茶館裏客人不多,與閒暇的老闆聊了起來。老闆姓徐,據他講,安昌有顧、婁、徐和方四大姓氏。當年大禹就是在鎮東100多米高的塗山上娶的妻子塗氏,召會各方諸侯,共謀治水大業,在《吳越春秋》中也有大禹塗山娶妻的記載。安昌人世代相傳大禹三次沒入的“家門”就是他塗山的岳父家。新婚剛剛4天,大禹便離開嬌妻治水去了。他婚後離家治理洪水13年,曾經3次路過家門而不曾進去。直至兒子已從襁褓中的嬰兒變成少年,大禹都因治水而放棄了進家探親的機會。“三過家門而不入”至今爲人們所傳頌。

與安昌相距不到2公里的地方,有一名叫夏履的小鎮。據史料記載,是後人爲感念大禹治水鞋子脫落而不顧的精神,在大禹失履的地方建造了這座橋,取名爲“夏履橋”,這個村子便叫“夏履”。履橋羣山環繞,大禹當年失履之處的小石橋在後人的保護與修繕下,仍在這發揮着它的功用。

 禹陵祭禹故事多

偶然得知祭大禹陵是每年的國家祭典之一,目睹並感受這一具震撼力的盛事,方感受到大禹的傳奇流傳並雋永之所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帶上孩子走近大禹,進行一次尋“禹”之旅。

紹興會稽山下祭禹陵 領略水鄉的獨特魅力 第4張

與倉橋直街平行的環山河上一守望的老婦

夏日裏到江南,乘汽車出紹興市越城區東南約3公里,來到會稽山腳下,頓覺涼爽怡人,心儀已久的大禹陵出現在眼前。禹陵掩映於羣山翠柏之間,背會稽山、面禹池,福地一片。牌坊前直徑10米的噴泉池內,數條“神龍”噴出股股清泉,不時升騰起嫋嫋淡紫色水氣。汽車在噴泉邊停下來,聽守護禹陵的人介紹,任何來訪者都要從牌坊起,經甬道步行至禹陵內。自古凡進入陵區拜謁者,從帝王到百姓,須在牌坊前龍槓處下馬步行入內,以示對大禹的尊崇。

碑碣爲秦始皇令其宰相李斯所撰。甬道兩側古柏夾峙,莊嚴幽深。緩步前行時一位高大碩壯、濃眉大眼的中年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旁邊的人喊他“姒書記”。“姒”姓極少,猛然想起大禹後代就有“姒”姓。上前攀談果真他是大禹第143代孫,現爲紹興禹陵村的黨支部書記。他每年都要與族人或陪同客人多次前往大禹陵。

紹興會稽山下祭禹陵 領略水鄉的獨特魅力 第5張

位於紹興東北部的蕺山是紹興著名的歷史名山,因山上多產治療大禹後代句踐病患的岑草而得名

跨過禹池上漢白玉架起的禹貢橋,大禹陵碑進入眼簾。如今所見爲1986年在原址修復的大禹陵,共兩進,中有天井,內有“禹井”,禹陵內外都沒有離開水。大禹陵是合禹陵、禹廟、禹祠於一體的古建築羣。享殿正中立一座高6米左右的大禹塑像,身着黑底朱雀雙龍華衣,頭戴冕旒。北側爲禹廟,依山勢逐漸上升,由禹的兒子啓所建,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祭祀、供奉大禹的廟宇。大禹廟裏雖少見蠟燭和香火,但遊人很多。在姒氏族規中,大禹是祖先、是偶像而不是神。

我曾在祭禹的前一天趕到這裏,就是要感受公祭大禹的準備過程。跟隨活動的組織者之一、紹興藝術學校校長彭亞錦拍到了他們挑選祭祀用的“三牲”(包括牛、羊和鵝)的準備過程。祭禹要用雄性的水牛,綜合比較每頭牛的年齡、體重、牛角形狀以及體形的健碩程度等多項硬指標。今年最終被選出的牛來自金華的鄉下,不但健壯,而且牛角粗壯,形狀優美,超過往年。

 鑑湖越臺祥和多

到紹興當天,載我到駐地的的士司機宋師傅告訴我,近兩個月的陰雨天剛剛過去。“可是一路走過來,感覺紹興的大江小河水位都沒有什麼變化。”他解釋:“還不是大禹的庇護嘛!紹興大大小小的河道都是疏通的,從曹娥江入海。否則紹興這麼多的水系,保不定要發多大的水呢!”

稽山凝翠,鑑水流觴。巍巍禹陵、縱橫交錯的水網交織成古城紹興一幅不可多得的鑑湖越台山水圖。環繞在城鄉大街小巷的大河小溪,水面平靜,只有當剪刀般的烏篷船或運河貨船駛過時,纔會激起層層波瀾。“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說的正是在紹興那平靜的水面乘烏篷船的魅力。無論是過去還是如今,要感受古城紹興,就坐上烏篷船漂向城鄉的各個角落。至今有些當地人家娶親的時候都是坐着烏篷船去的。獲“魯迅文學獎”的作者也是夜晚坐着烏篷船去領獎的。一次我在西豆姜村看社戲的時候,見到一位老者也是划着烏篷船來看戲的。紹興的烏篷船,划船時是手腳並用的,時速最快可達十多公里。

孔子云:“禹,吾無間然矣。”大禹尊重自然,因勢利導,改變傳統治水策略,採取“治水順水之性,不與爭勢。導之入海,高者鑿而通之,卑者疏而宣之”的方法成功治理水患。還因其實事求是,民族融合,知人善任,尚賢使能的精神明鑑後世。放之當下,依然有現實意義。大禹曾經庇護的長三角地區至今仍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這也是大禹精神價值傳承的現實體現。

 旅遊貼士:

交通:可選乘從廣州起飛的航班至杭州蕭山、寧波櫟社機場。杭州和寧波都有前往紹興的機場大巴。

  怎樣逛古城?

正值暑期,位於魯迅中路上的魯迅故里成爲了學子們的首選。另外越王城、青藤書屋、周恩來祖居、古軒亭口(鑑湖女俠秋瑾就義地)等人文景觀都是值得一遊的景點。

有“水上私家車”之稱紹興特有的烏篷船,是一定要坐坐感受一下的,最精華的線路,是在城市廣場烏篷船碼頭爲起點至石門橋一段。

  有哪些好吃的?

來到紹興,以咸亨命名的酒店、小吃攤遍及全市。要想吃正宗的“紹邦菜”,位於魯迅中路179號的咸亨酒店是理想的好去處,糟雞、茴香豆,油炸臭豆腐、香油黴雙味、紹興老三鮮、乾菜燜肉荷葉夾(素有中式漢堡之稱),再配以點心莆絲麥糊燒。一餐地道的“紹邦菜”令人回味無窮。

優生活
星座駕
名車庫
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