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泡妞助攻 > 戀愛技巧 > 如何面對婚姻中的“敵對共生”

如何面對婚姻中的“敵對共生”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一種夫妻關係叫做“見不得,離不得”,你們相愛相殺,你自己痛苦,但又怕她委屈。這就是典型的“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而中國普遍的夫妻關係就是如此,本站爲你揭祕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讓你們的婚姻重回幸福。

敵對共生是什麼意思?你的婚姻模式是充電還是耗電呢

很多的事情都會有兩面性,婚姻也不例外,好的婚姻會讓自己渾身充滿電,也會讓自己耗盡自己的能量,需在婚姻生活中會有這樣的概念就是敵對共生。那麼到底你的婚姻是充電模式,還是耗電模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兩個人都沒有安全感。

越是沒有安全感的人,越想要證明自己是安全的。比如想證明另一半是愛自己的,想證明另一半對自己是忠誠的,想證明這段婚姻或感情是長久不變的,等等。

怎麼樣才能證明呢?方法就是不斷製造麻煩,然後瞭解對方的反應和應對方式,對方如果能夠在被自己捅了一刀後還能保持微笑,那就是愛;相反如果表現出不耐煩,或者生氣憤怒,那就是不愛了。

一旦發現不愛的“證據”,又會引起他們新的恐慌,因爲這不是他們期望的結果。爲了覈實是不是真的不愛了,會繼續製造麻煩來驗證這一點,於是陷入一種不斷向對方身上“捅刀”的惡性循環。

 2、彼此缺乏健康的心理界限。

在感情中,我們經常有這樣一種錯覺,認爲愛的最高境界,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人在精神上完全的合二爲一。

在這種信念下,我們會下意識的認爲,對方必須與自己完全一樣,同樣的感受,同樣的認知,同樣的行爲方式。並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爲,不需要自己去說,對方就應該能心領神會。一旦做不到這些,彼此就會感覺無法忍受,甚至產生憤怒和怨恨。

但是,人與人畢竟是不同的,再親密的兩個人也無法改變這一點。如果兩個人看到的都是理想中的對方,而不是真實的對方,那麼,那些本來很正常的不同和差異,就會成爲引發各種衝突的導火索。

簡言之,缺乏心理界限的感情,不過是以愛的名義,在對方作爲獨立個體的精神世界裏,幹着燒殺搶掠的事情。

從本質上說,所有敵對共生的夫妻,他們所理解的愛,其實只是被愛,彼此都只想得到愛,卻缺乏主動去愛對方的能力。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愛呢?

有個畫面可以做一個很好的來詮釋:愛就是太陽與路上行人的關係,太陽每多發一點光和熱,行人就會多脫掉身上的一件衣服。這衣服就是人內心的盔甲和防禦,愛就是給予對方希望和溫暖,然後讓對方在自己面前坦然的做最真實的自己。

我們有很多理論說,一個人的安全感來源於他/她的原生家庭,源於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那麼當一個人成年以後,行走在成人的世界裏,他/她的安全感又來源於何處?

答案很明顯,就是他/她現在的家庭。

好的家庭就像一個能量場,兩個人在實現自我的路上累了,回到這個能量場,就可以重新補充足夠的能量,然後信心滿滿的繼續前行。

而不好的家庭,不但不能爲雙方補充能量,還會消耗彼此,直至彼此再也“不來電”。

所以,有時候我們不妨問一下自己:

你的婚姻是充電模式,還是耗電模式?

當你瞭解清楚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婚姻是什麼樣的狀態或者說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婚姻狀態纔是正常的。關於婚姻,你也可以參考:《想和TA相守白頭,這樣做就對了!》

如何面對婚姻中的“敵對共生”

敵對共生:夫妻關係中強烈的愛與恨

糾纏的“共生”狀態

每樁婚姻中,多少都會看到一點“敵對共生”的影子。由於這種情形相當普遍、殺傷力極強,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這種狀況。

我們常見夫妻倆在工作場合各自與人相處都沒有問題,但在婚姻關係中,問題就層出不窮。爲什麼分開時一切正常,在親密關係中卻有強烈的愛與恨呢?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是可以理解的。原來雙方把過去在“原生家庭”中沒有解決的心理情結,帶入現在的婚姻關係中。婚姻有如這幅圖畫,夫妻兩人躺在牀上,牀頭靠着牆,各人頭頂的牆上掛着自己父母的肖像,而這四位父母,都睜眼在看着這對夫妻。不管父母是否健在,他們不可避免地仍影響這樁婚姻。

處在“敵對共生”關係中的夫妻,往往很敏感。雙方劍拔弩張,任何小事都會引起強烈的衝突。

他們經常脣槍舌箭、彼此傷害,天天活在痛苦的煎熬裏,然而在心理上,卻又處在“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纏“共生”狀態,一方面叫苦連天、彼此怨恨,另一方面又離不開對方。

敵對共生的十項心理特徵

一般來說,“敵對共生”的夫妻有下列十點心理特徵。

1.彼此缺乏健康的心理界限。

兩人的情緒感染力很強,一方不笑,另一方就情緒不好,覺得另一半在生自己的氣。在一起出入的場合,看音樂會時丈夫打瞌睡,或妻子在人前講錯話,對方都會覺得是奇恥大辱,痛恨配偶丟了自己的面子。

2.潛意識中,雙方都要求對方與自己完全一樣。

要求對方與自己有一樣的感受、意見與想法,一樣的價值觀與做事方式。兩人的差異會使彼此覺得難以忍受,令他們的“自我感”與“共生感”受到威脅。兩人一起看電影或聽演講,若丈夫不喜歡妻子所喜歡的部分(反之亦然),就會因此發生強烈的爭執,甚至覺得對方是故意反對自己、傷害自己。

3.雙方都沒有安全感。

愈是缺乏自信的人,愈會變得以自我爲中心。在甜蜜的“共生期”,雙方都沉浸在美夢之中,爲了要得到對方的愛,自己也願意先付出愛。一旦關係穩定,有“敵對共生”傾向的人,無法暫時放下自己的需要,先向對方付出愛,他們反而強求配偶要不斷地注意、讚美他,增加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倘若得不到,就會以種種方式處罰、威脅配偶,挑起配偶的罪惡感。

4.雙方心理上皆有強烈的黑白二分法。

由於各自尚未完成整合“好客體”和“壞客體”的心理任務,而進入“客體恆定”的階段,因而很容易將配偶或其他較親近的人過度理想化,一旦失望,會過分醜化對方,認爲對方心懷惡意。

5.“壞客體”投射

在“二分法”的心理狀態之下,“敵對共生”的夫妻很容易把自己人格中所不能接受的“壞客體”部分,投射到對方身上。結果,他們常在對方身上看到自己無法忍受的缺點。

例如,在成長過程中因爲某些事沒做好,而又遭到批評、羞辱等慘痛經驗的人,可能因此埋下“懼怕自己無能”的心理情結。有懼怕無能心結的人,即使配偶很能幹,只要有一點的無能,都特別敏感。例如見到配偶打破碗,或切菜割了手,會因此大發雷霆。因爲,配偶的無能讓他想起自己人格中最不能面對的部分。

反之,人格愈成熟,愈能接納、面對自己人格陰影的人,就愈能對自己的缺點負責,故能繼續成長、改進。這樣的人,不需要遮蓋、壓抑自己不完美的部分,比較能真正地接納別人、愛別人。與這種能接納自己、人格成熟的人相處,令人覺得如沐春風。

6.濫用“投射”與“個人化”等心理自衛機能。

“敵對共生”的夫妻經常情緒高漲、過度敏感。於是你不笑便等於你恨我,一方嘴角輕輕一翹,另一方就認爲你在嘲笑我、侮辱我,一方問“這件衣服在哪裏買的?”另一方會立即怒斥;“你纔是一天到晚亂花錢!”一方只要眼珠向上一翻,或稍有不耐煩的神情,就可能觸發對方心中的“地雷”,引起一場大戰。在白熱化的衝突之中,這類夫妻在心理上可能退化到向對方吐口水、揪頭髮、丟東西、用鋒利的指甲抓對方,甚至拳打腳踢。

有一個個案,妻子在劇烈衝突中想離開現場,卻被丈夫猛力按在牆角,不許她離開,直到她雙手青腫暈倒。另一個個案,丈夫奪門而出,妻子卻緊追不捨,在他開車上路時,竟以身體擋在車前,非與他周旋到底。

7.心理按鈕

在心理退化狀態中,潛意識裏誤以爲配偶是自己的父母或是主要的扶養者。上述第一個個案的丈夫,成長過程中經常目睹父親毆打母親,母親在他六歲時,不堪虐待,終於離開。母親離家出走時,他邊流淚,邊喊道:“媽,您別走呀!”直到父親把他拉住,不許他再追。

第二個個案的父親在她12歲那年有了外遇,一天與母親大吵之後,父親走出家門便再也沒有回來。這兩個個案在與配偶衝突時,不知不覺地回到兒時的心理狀態,潛意識中誤把配偶當作過去拋棄自己的父母。當配偶在此激烈的爭執中要離開時,無意中觸動了他們怕被拋棄的心理情結,引發了深藏在心中原始的、難以控制的情緒,導致激烈、難以理喻的行爲。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受到一些心理傷害。因此,每個人在心理上都有特別脆弱的地方,心理學家把這些弱點稱爲“心理情結”或“心理按鈕”。

每個人都有幾個不同強度、主要的“心理按鈕(或心理情結)”。例如有人平時好好的,一旦被冤枉,就情緒激動、不能自已。

有一個個案在“心理按鈕”被引發時,甚至渾身發抖、呼吸困難。另一個個案某人在家排行老二,從小是安靜的“乖乖”,因此被哥哥弟弟搶去許多好處。長大後他主要的“心理按鈕”就是恨別人不公平,佔他便宜。偏偏他的妻子就是一天到晚觸發他“心理按鈕”的人。因爲她在成長的過程中,常被重男輕女的父親輕視,只有批評,沒有鼓勵。她的“心理按鈕”是長大後要找位白馬王子,天天注意、讚美她,說她能幹,滿足她當“天之驕女”的心理需要。

從心理學來說,如果她的丈夫真能如此滿足她,她便能漸漸得到醫治和有安全感,從而也能主動給予丈夫所需要的愛。但正如大多數“敵對共生”的夫妻一樣,彼此都只想得到愛,卻缺乏主動去愛對方的能力。婚後,這位妻子撒嬌、耍賴,硬要把錯的說成對的,潛意識中要測驗丈夫是否把她當“天之驕女”,真的寵愛她、重視她。可是,當她要求特殊待遇,卻又不能先滿足丈夫的需要時,無意之中觸發了丈夫痛恨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按鈕,同時,丈夫也觸發了她希望做“天之驕女”任性、被寵的心理情結。其實兩人會互相吸引、彼此相愛,並不是偶然的,正如中國古諺雲:不是冤家不聚頭。

8.認爲自己是無辜的一方、是婚姻關係中惟一的“受害者”。

這樣的個案,臨牀上幾乎都有公式可循:通常雙方都振振有詞,認爲錯全在對方。“要不是他(她)如何不好,我的日子就會快樂多了。”稍微成熟的一方會說:“我承認自己也有點錯,但都是他(她)引起的;我只有錯百分之一,但他(她)要負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責任。”然後,多半要治療者去改正對方。

9.缺乏“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的夫妻,無法站在配偶的立場,正確地瞭解對方的感受。通常他們的認知過程有問題,容易曲解配偶的言行,只感受配偶如何傷害自己,卻沒意識到自己的刀子嘴和其他的言行也傷了對方的心。當對方遭受攻擊,開始辯護時,這樣的反應往往又成爲對方迫害自己的證據。

10.只有“你輸我贏”的觀念

在這類夫妻的心中,只有“你輸我贏”的觀念。所以他們在衝突中會拼命想要贏過對方。但是,他們無法理解,如果夫妻中任何一方輸了,兩人就都輸了的道理。

變“敵對”爲“連合”

心理學家指出,在成長過程中心理創傷愈大的人,婚後進入“敵對共生”狀態的機率愈高。

“敵對共生”是心理上未能離開父母的典型現象。這些來自父母、原生家庭與成長經驗的“心理情結”,會影響他們完成“合”與“一”的心理任務。愈能瞭解、面對自己殘存“心理情結”的人,便愈能與配偶“連合”,二人成爲“一體”。

關於提升長期關係的方法技巧,可參考相關文章內容:《讓你在婚姻圍城中甘之如飴的獨家祕笈》

如何面對婚姻中的“敵對共生” 第2張

擁有幸福婚姻的十大攻略

 1、相互欣賞:

夫妻之道,千言萬語,似乎可歸納兩個原則,一是:“努力使自己被對方欣賞”;一是:“努力去欣賞對方”。愛情的真正魅力在於發現相悅。欣賞是花,愛情是果。對自己所愛的人,不要羞於表達你的愛,不要吝嗇你的稱讚。

如果常在適當的場合、用適當的表情,告訴對方:“我愛你”,三個字足抵得千軍萬馬。欣賞則是對對方的一種承認、肯定和鼓勵,必然會使人產生一種滿足感,所謂的瞭解最大的意義就是肯定、承認、讚美和欣賞,欣賞是雙方共同的心理需要,也是處好夫妻關係的祕訣之一。

 2、儲存感情:

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會有一個情感銀行戶頭。如果你經常在感情戶頭中儲存真愛和默契,戶頭的款項愈多,提取幸福和快樂就越多,還可以提取微笑、溫柔、鼓勵、安慰等利息。即使偶爾因自私或不夠體貼而支款,你也不至於因此而透支。如果戶頭款項很少,每次的衝突將會擴大其嚴重性。

而當信任和欣賞的準備金陷入負債的狀態,如果我們仍不斷透支的話,感情或婚姻就會被推入破壞的邊緣。人生錯綜複雜,我們都有可能偶爾失控,傷害了配偶。避免情感銀行戶頭透支的最有效的辦法是:平常多多存款,多說感激欣賞的話,多做體貼關懷的事。

3、人格獨立:

紀伯倫在論婚姻中說:“在合一之中,要有間隙”。琴絃雖然在同一的音調中顫動,但每根弦卻都是單獨的,這樣才能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婚姻是一對一的自由,一對一的民主。不要偏執地認爲“你是我的”,那樣就會使自己的愛巢變成囚禁對方的監獄,裏面的人十有八九想越獄,只是看他(她)有沒有膽量而已。一首古老的法國歌曲唱道:“愛是自由之子,從不是統治之後”。

如果我們企望愛情“增長”,首先必須確認它得到了悉心的培植和堅定不移的呵護。不是改變自己,更不要試圖去改變對方,而應該各自把自己調整到一個適度的空間,既要相守,也要讓彼此獨處。在婚姻的土壤中,讓兩棵個性之樹自由成長,自然可以收穫幸福的果實。

4、尊重對方:

《聖經》上說:“要想別人怎樣對你,你就要怎樣去對待別人”,要想使你的婚姻穩固,最重要的一條是學會尊重,只有懂得尊重對方,才能得到對方的尊重,不僅要尊重對方,更要緊的愛屋及烏,尊重對方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對方的親朋好友。如果你瞧不起對方的家人,更有甚者將對方家人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這種作法非常愚蠢,這樣做會使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對你婚姻的穩固將是致命之傷。

 5、金錢與愛情:

家庭的基礎有兩個,一曰:金錢,一曰:愛情,缺一不可。通俗點兒說:有愛情還要有面包,文雅點兒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離開金錢,至少也會影響愛情,這無人能否認得了。不過,錢雖是好東西也是壞奴僕。在家庭生活中萬不可將錢看得太重,如果你天長日久的對錢鉚足了勁,總用“計劃經濟”管對方,使得對方沒有一點“搞活經濟”的自主權,那麼勢必物極必反,對方也許總有一天會不執行你這種“政策”而溜之乎也。如果婚姻這個愛巢裏沒有了“那隻鳥”,這時,你的思念會因爲對方的缺席而滋長,你也許才真正意識到:錢畢竟是死的,人才是活的,只有人才是情感樓宇的頂樑柱。

戀愛新手
搭訕技巧
約會技巧
戀愛技巧
浪漫情書
把妹案例
情感口述
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