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歷史名人 > 【圖】黃埔四巨頭、三傑、四凶、五虎將、八大金剛、十三太保、一百零八將

【圖】黃埔四巨頭、三傑、四凶、五虎將、八大金剛、十三太保、一百零八將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黃埔軍校,近代中國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原址設於中國大陸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軍校在1924年由中國國民黨成立。

【圖】黃埔四巨頭、三傑、四凶、五虎將、八大金剛、十三太保、一百零八將

【黃埔4巨頭】

蔣介石、周恩來、陳 誠、王柏齡

【黃 埔 3 傑】

蔣先雲、賀衷寒、陳 賡

【黃埔4兇】

鄧演達、惲代英、張治中、高語罕

【黃埔五虎將】

關麟徵、張靈甫、胡璉、邱清泉、劉玉章

【8大金剛】

何應欽、陳 誠、顧祝同、劉 峙、張治中、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

【13太保】

劉健羣、賀衷寒、鄧文儀、康 澤、桂永清、酆 悌、鄭介民、曾擴情、樑乾喬、肖贊育、滕 傑、戴 笠、胡宗南

黃埔軍校“一百零八將”

三十六官佐:

孫中山、蔣介石、廖仲愷、李濟深、周恩來、邵力子、汪精衛、方鼎英、何應欽、王柏齡、鄧演達、陳誠、包惠僧、顧祝同、聶榮臻、張治中、葉劍英、陳繼承、陳果夫、劉峙、嚴重、蔣鼎文、錢大昀、魯易、熊雄、李宗仁、毛澤覃、惲代英、肖楚女、白崇禧、周佛海、繆斌、張國燾、張申府、陳毅、高語罕

七十二弟子:

陳 賡、蔣先雲、蔡炳炎、蔡申熙、廖運澤、陳明仁、鄧文儀、曾擴情、杜聿明、範漢傑、酆 悌、桂永清、關麟徵、賀衷寒、侯鏡如、胡宗南、黃 維、徐向前、李之龍、李默庵、鄭洞國、許繼慎、劉 戡、宋希濂、左 權、宣俠父、唐 澍、王爾涿、周士第、張耀明、閻揆要、邱清泉、廖 昂、盧德銘、餘灑雅、覃異之、鄭介民、周逸羣、陳修和、戴安瀾、姜鏡堂、康 澤、毛人鳳、王耀武、常乾坤、段德昌、郭化若、李云爾、劉志丹、林 彪、張靈甫、唐生智、吳起舞、曾中生、謝晉元、彭士量、李運昌、伍中豪、許光達、邱行湘、趙尚志、郭汝瑰、廖運周、陶 鑄、鄭庭笈、趙一曼、廖耀汀、戴 笠、孫明瑾、羅瑞卿、王 諍、程子華。

【圖】黃埔四巨頭、三傑、四凶、五虎將、八大金剛、十三太保、一百零八將 第2張

詳細補充:黃埔五虎將

1.關麟徵

關麟徵,原名志道,字雨東,1905年4月7日出生於陝西鄠縣,1924年考入黃埔一期。關麟徵在黃埔系中以“畢生窮力殺倭寇、一代名將姓字香”著稱。

關麟徵在校期間並不活躍,畢業後分配到教導第一團(團長何應欽)第二營(營長劉峙)第五連二排排長,參加第一次東征,後任第四期學生總隊步兵科第六連連長,7月任憲兵團第三營少校營長參加北伐,1927年升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補充第七團團長。

1928年3月調任警衛司令部(司令陳誠)警衛第二團團長,參加第二次北伐。9月陳誠的警衛司令部改編爲第十一師(師長曹萬順)第三十一旅(旅長桂永清),陳誠任第十一師副師長,關麟徵任第六十一團團長。陳誠讓羅卓英聯絡師中黃埔生協助陳誠共同抵制師長曹萬順,並未成功,關麟徵事後對部下的說:“這個師長當將軍太矮了,當童子軍領袖又綽綽有餘,不比曹萬順強多少”,此話不久就傳到陳誠耳朵裏,藉故把關麟徵推薦到雜牌師新編第五師任副師長,排擠出第十一師,後第五師裁撤,關麟徵只得改任第一教導旅(旅長湯恩伯)第一團團長,從此關麟徵對陳誠痛恨不已。

1930年5月關麟徵率部參加中原大戰,因功升任教導師師第二旅旅長,後部隊改稱陸軍第四師(師長徐庭瑤)第十一旅。1931年率部圍殲山東土匪劉桂棠,關麟徵旅僅用半天時間就以傷亡三十餘人的極小代價一舉將其主力夏子明旅全殲,關麟征戰後調任該師獨立旅旅長,並得到師長徐庭瑤的賞識。

1932年關麟徵率部隨徐庭瑤的右路軍參加對鄂豫皖蘇區的圍剿,關麟徵率獨立旅奉命強攻正陽關,與紅二十五軍鄺繼勳部只戰一日,便迫使紅軍棄關而走撤回霍邱。關麟徵旅乘勝追擊攻至霍邱。血戰四日後,紅軍傷亡慘重,13日霍邱城失守,鄺繼勳率少數人逃走。此戰是國軍歷次圍剿中少有的大勝利,關麟徵一戰成名,次年蔣介石親自題寫描述此戰功績的紀功碑,並對立功將領褒獎晉升。徐庭瑤升任第十七軍軍長,獨立旅因功擴編爲第十七軍第二十五師,關麟徵升任師長,而關師長的黃埔一期同學加陝西老鄉杜聿明和張耀明在此役中初露鋒芒,也分別升任該師七十三旅和七十五旅旅長。

1933年初關麟徵率部北上參加長城抗戰。關麟徵親率一團赴前線指揮戰鬥,遭敵人的狙擊,關被手榴彈擊傷,仍繼續指揮一四九團與敵搏鬥,關麟徵被炸五處受傷,渾身是血,一四九團團長王潤波(黃埔三期)陣亡,身邊官兵全部戰死,援軍及時趕到,關麟徵又指揮第二十五師最終將敵人擊退。戰後關麟徵被送至醫院治療,由杜聿明代理師長,此役日軍傷亡2000多人,始終未能攻破第二十五師陣地。5月奉命退守北平。在北平協和醫院,幾乎天天都有各種團體代表來慰問抗日受傷的關麟徵師長,報界也紛紛發表文章讚揚這位衛國負傷的英雄將領,國民政府更授頒“青天白日勳章”褒獎其抗日之功。

1936年2月紅軍東渡黃河進入山西,關麟徵率部入晉北靈石,阻擊紅軍。不久接到林彪部駐紮在午城鎮報告,遂南下臨汾,急行遠攻,另紅軍倉促而退,旋又大膽孤軍急插隰縣,趁天黑突襲徐海東紅軍第十五兵團指揮部,使其慌亂退守,又突轉而直襲中陽三交鎮的紅二十八軍(劉志丹、宋任窮部),劉志丹在此戰中陣亡,關麟徵此次一連的遠攻近守,夜襲急擊,使紅軍衆多名將蒙羞,亦是國軍與紅軍交鋒中少有的以少勝多的戰例。10月5日關麟徵晉升爲陸軍中將。1937年8月第二十五師因功擴編爲第五十二軍,關麟徵升任軍長,轄第二師(師長鄭洞國),第二十五師(師長張耀明)。

1938年春徐州會戰,關麟徵第五十二軍在運河沿線的阻擊,後日軍直撲臺兒莊,關麟徵又派一部協助友軍與其展開激烈巷戰,將日軍迫於臺兒莊外。日軍急派第五師阪本支隊馳援,進至蘭陵北面的秋湖地區,關麟徵發現援軍孤軍深入,於是派小部進行佯攻,命令全軍迅速進行反包圍,日軍倉促應戰,成功將其圍殲,使得日軍增援計劃落空。關麟徵又率部同王仲廉的第八十五軍一同完成了對臺兒莊北部的包圍,殲滅日軍瀨谷支隊大部、阪本支隊一部共萬餘人,臺兒莊大戰取得勝利。此戰中五十二軍的表現堪稱關麟徵將軍一生軍事生涯中的顛峯之作,日軍阪垣徵四郎戰後說:“關麟徵的1個軍應視爲普通支那軍10個軍”。戰後關麟徵被譽爲“關鐵拳”,此戰令其聞名四海。

1938年6月關麟徵任第32軍團軍團長,7月率部參加武漢會戰,戰後升任第十五集團軍副總司令(代行總司令職權)兼第三十七軍軍長,9月率部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共殲敵約兩萬人,是日軍侵華以來遭受最大損失的戰役。此戰後關麟徵因功升任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成爲黃埔生中第二個集團軍總司令

1940年 7月部隊改編爲第九集團軍駐防滇南國境。時陳誠基本部隊之一五十四軍列入第九集團軍序列。五十四軍軍長的黃維依仗自己是嫡系部隊,不顧法定軍糧數量供應,引起軍政部長何應欽不滿。而同時恰好有人向軍委會控告黃維貪污。關麟徵決定一舉吃掉五十四軍,即調張耀明接任五十四軍軍長,遭到了五十四軍官兵的普遍反對。關麟徵譏諷陳誠說道:“辭公鈞座是即將掌握全國事的領袖人物,不應該再封閉在土木系小圈子裏,一個軍長的職務都不肯放手,這不是幹大事業應有的心胸啊!”陳誠聽後胃潰瘍發作,吐血不止,此後關陳更加水火不容。

1944年12月中國陸軍總司令部成立,關麟徵升任第一方面軍副總司令(總司令盧漢),1945年5月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關麟徵當選爲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0月關麟徵被任命爲東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長官,陳誠從中作梗,未上任就被改派爲雲南省警備司令,同12月因昆明一二一慘案被撤職。1946年7月關麟徵被調到成都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次年升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任校長(第一任蔣介石,黃埔生中升任該校校長的第一人)。

1948年1月調任陸軍副總司令。1949年8月任陸軍總司令。同年9月關麟徵辭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兼職,旋即去香港定居。

關麟徵在黃埔一期生中,並不在早期就綻露頭角的名單中,然其以卓越的領導組織指揮的軍事能力迅速崛起後來居上,這還是在與陳誠不睦的情況下取得的,則更是難能可貴。他以其驕人的戰績傲然名列抗日名將之林,爲其一生寫下了輝煌濃重的一筆。然其霹靂火的性格只適合作爲軍人,不善圓滑處事極度缺乏政治手腕,使其仕途很難在百尺竿頭再進一步了,幸其有自知之明,棄官歸隱。

關麟徵逝世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和全國各大報紙都登載了他逝世的消息和簡歷。徐向前元帥向他在香港的家屬發去了唁電:“噩耗傳來,至爲悲痛,黃埔同窗,懷念不已,特此致唁,諸希節哀。”

2.張靈甫

張靈甫(1903-1947)原名張鍾麟,字靈甫。陝西省長安縣人。早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後投筆從戎,入胡景翼的國民二軍軍官訓練團。1924年張靈甫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

張靈甫的仕途並不順利:由於常年作戰在外,身爲胡宗南第一軍的團長張靈甫懷疑妻子不軌,結果釀成轟動一時的“團長古城殺妻”的慘劇。此後的張靈甫一度鋃鐺入獄,被蔣下令關入“模範監獄”10年。但由於他書法出衆,所以反而這段時間反而潤筆頗多,南京街頭張靈甫書寫的招牌店名多如牛毛。

七七事變的爆發,國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調服軍役,戴罪立功。再度出山的張靈甫受到從前上司,五十一師師長王耀武的知遇之恩。爲了表示自己改過自新的決心,他正式更名爲“張靈甫”。整個抗戰期間,張靈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對日寇南征北戰,經歷硬仗、惡仗無數,書下自己最爲風光的一頁。1937年,五十一師開赴上海,參加凇滬保衛戰。張靈甫來到一五三旅三O五團走馬上任,並在上海保衛戰中,以勇猛果斷,指揮有方贏得全團官兵的愛戴。面對武器裝備遠遠優於國軍的日寇蜂擁衝鋒,殺紅眼的張靈甫甩掉上身軍服,抱着機槍跳出戰壕,身先士卒帶領敢死隊員迎頭痛擊,殺得日寇丟盔卸甲,抱頭鼠竄。

1938年江西德安張古峯反擊戰,討論作戰方案的時候,衆人認爲張古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靈甫拍案而起,引《三國演義》,魏國大將鄧艾取成都,出蜀將之不意暗渡陰平,飛越摩天嶺,一舉攻克了江油戰例。張靈甫親率一支突擊隊配合正面部隊進攻,從人跡罕至的張古山背面進行偷襲,飛奪張古山。而後張靈甫又率部浴血死戰,與日寇鏖戰五天五夜,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反覆拉鋸。親臨死線指揮的他身中7塊彈片,鮮血直流也沒有退下火線。其後田漢編寫的話劇《德安大捷》,張靈甫以真名真姓在劇中出現,從此名震天下。德安戰役之後,張靈甫很快提升旅長。榮獲四等雲麾勳章、三等寶鼎勳章。

1939年3月,張靈甫率部參加南昌會戰,在一次戰鬥中,右腿中炮彈負重傷。匆匆包紮傷口後他再度投入戰鬥。在不久的上高會戰中,腿部再度被炸斷。蔣介石派飛機將他送往香港,請英國名醫診治。手術後不久,張靈甫在報上看到有戰時軍人不宜出國養病的新規定,不顧醫生再勸阻,傷未愈提前歸隊,從此留下殘疾,人送外號“跛腿將軍”。抗戰期間,蔣介石以其作戰有功,一再擢升,幾乎年年晉級受獎,由團長而旅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常德之役,被蔣介石譽爲“模範軍人”。湘西會戰,獲得美國金質自由獎章。在國民政府朝野,張靈甫也被視爲“常勝將軍”。

內戰之中,淮陰之戰,二戰漣水,張靈甫連戰連捷,重創粟裕的華野,威震天下,不再敷述。

孟良崮戰役,解放軍共動用9個縱隊,用5個縱隊主攻,4個縱隊打援和阻擊國軍,經過3天3夜的人海戰術,全殲整74師20000餘人。常勝軍全軍覆滅以及常勝將軍張靈甫自殺成仁的噩耗,像晴天霹靂震撼了國民政府。老蔣更是老淚縱橫:“以我絕對優勢之革命武力,竟爲劣勢烏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損失,能不令人哀痛!”他不僅下令爲效忠黨國的張靈甫在玄武湖畔樹碑,還把英國送給國軍的一艘巡洋艦改名爲“靈甫號”。與張靈甫死後被嘉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軍魯中剿共總指揮湯恩伯被撤職。

張靈甫將軍是一個純粹意義上的中國職業軍人,在抗日戰爭中帶領部隊打過無數硬仗、惡仗和勝仗,多次負傷,身經百戰,九死一生。張靈甫所在的74軍是一隻抗日英雄部隊,在軍長王耀武將軍的率領下幾乎參加了抗戰8年內所有國民革命軍針對日軍的重大戰役,斃傷日寇無數,屢挫日軍精銳,被譽爲抗日鐵軍。如果這段歷史不爲後人所知,那麼對於壯烈犧牲殉國和流灑過鮮血的抗日英烈們顯然是不公平的,這也是最令國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張靈甫一生作戰無數,鮮有敗績,然後這最後一戰卻犯了致命錯誤。他熟讀三國,卻重蹈馬謖覆轍,令人嘆息。

3.胡璉

胡璉(1907-1977),字伯玉,陝西華縣人。1925年考取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抗戰小露鋒芒,內戰中得顯頭角,堪稱國軍在大陸後期時的頭號悍將,1949年在金門島重創解放軍。

胡在北伐戰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師排,連長。1929年至1930年,隨第十八軍參加中原大戰。因作戰勇敢,膽識過人,深受陳誠賞識,被升任第十一師營長。後參加對紅軍的圍剿,因功於1933年8月升任第十一師第六十六團團長。

1937年8月率部參加淞滬會戰。胡團奉命守衛上海北面羅店。日軍以羅店爲突破口,派飛機轟炸、大炮轟擊六十六團陣地,施放煙幕彈,以坦克掩護步兵衝擊。胡璉團血染羅店,頑強地堅守了陣地。淞滬會戰後,胡璉升任第六十七師步兵第一一九旅旅長。1939年,胡璉率部開赴湖南,參加第一次湘北會戰並升任第十八軍第十一師副師長(師長方靖)。

1940年參加棗宜會戰。胡璉接着說:“我們就要想當年張翼德大鬧長阪坡那樣,殺的日本鬼子片甲不留。”當陽與日寇激戰一週,重創敵軍。1941年調任福建預備第九師師長。1942年調回第十一師師長。

1943年5日寇第三十九師團主力從南面沿長江進犯石牌要塞。石牌是長江湖北西部的重要江防要塞,若石牌丟失,則日寇可直接窺伺四川,威撼西南。

胡璉師接受任務後,帶領全師將士祭拜天地,誓與要塞共存亡,隨時準備以身殉國,石牌要塞之戰,第十一師殲滅日寇一千餘人,使敵軍未能佔領石牌要塞,保證了鄂西大捷。此役胡璉榮獲青天白日勳章,升任第十八軍副軍長。1944年8月13日出任第十八軍軍長。1945年授少將軍銜。

1946年5月,18軍整編爲11師,胡璉任師長。在解放戰爭中,率該師參加進攻蘇北魯南解放區,參加圍攻中原解放軍。他率領的整編第11師一直充當着救火隊的任務,哪裏有難便被投入哪個戰場,取得了輝煌戰績。

1946年10月章逢集大戰,中野主力近6萬人三個縱隊圍攻整11師32團一個團五天五夜,最後打成平手,中野傷亡四五千人,11師32團傷亡2700餘人。32團一個團能夠面對十倍以上解放軍人海般猛攻,奮戰5天,堅守章縫集3天3夜,重創對手,在古今中外歷史上都屬罕見。中野全軍不得不後撤100餘里休整,丟掉了魯西南所有根據地,損失重大。

1947年2月,胡璉率整編十一師參加進攻山東解放區。 1947年任整編第十八軍軍長。5月初,該師被華東野戰軍包圍於新泰地區,由於國民黨第三兵團迅速增援,胡師逃脫被殲滅的命運。

1947年7月的山東南麻戰役,華野集中了四個縱隊外加魯中軍區三個團的絕對優勢兵力攻擊胡璉,還有七縱一個縱隊負責阻援!但是在胡璉的巧妙防禦工事和頑強防守下,華野四個縱隊連續猛攻三天三夜,始終沒有沒有打入胡璉的核心陣地。此時國軍黃百韜的25師和64師已經增援趕到。戰鬥中縱隊司令成鈞還被國軍25師的狙擊手一槍擊中,受了重傷。這是內戰中第一個受重傷的縱隊司令員!

1947年9月曹縣戰鬥,整11師孤軍突出到土山集、大義集一帶,華野急於報南麻一箭之仇,調動5個絕對主力縱隊設下口袋陣,嚴密包圍,11師師長鬍璉嗅覺敏銳,馬上停止前進挖掘工事固守。經過3天激戰,重創3、8兩縱,華野見勢不好,迅速撤退。解放軍傷亡4413人,11師傷亡3000多。

進入大別山之後,18軍這隻猛虎更是威風凜凜,中野不但是高度警惕,幾乎是輕易不敢接戰。

一直到18軍淮海戰場被殲之前,解放軍數次企圖殲滅18軍的計劃都沒有成功,在此之前可以說18軍對中野、華野基本保持了非勝即平的長勝戰績,胡璉也被***稱爲“狡如狐,猛如虎”,即放在哪裏,哪裏解放軍都頭痛,屬於“最不受歡迎的部隊之一”。 尤其是18軍118師“老虎團”33團,該團全部是由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組成,作戰時兇狠頑強,罕遇對手,堪稱是18軍之精華。

1948年9月22日授中將軍銜。胡璉的整編第十八軍番號撤銷後,所屬的整編第十一師、整編第三師和整編第十師都併入新組建的第十二兵團建制。黃維任兵團司令、胡璉任副司令。胡對此大爲不滿。但是,黃維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在十八軍曾是胡璉的上級,聲望比他還高,胡不得不表面恭順,背後則滿腹牢騷,不安於位。10月底,胡以父親病重和醫治牙病爲由,請假離開部隊。

11月初,淮海戰役揭開序幕。蔣介石命令黃維第十二兵團迅速開赴徐海淮蚌地區作戰。25日,被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包圍在宿縣西南雙堆集地區。胡認爲這次戰役是國共兩黨的大決戰,飛赴雙堆集指揮作戰。12日,中原、華東野戰軍對第十二兵團發起總攻。黃維下令突圍,結果除少數漏網者外,悉數被殲。胡璉乘戰車衝出了重圍,回到南京。

49年2月,胡璉被任命爲第二編練司令部司令,負責收集潰逃官兵,並補充新兵。5月中旬第二編練司令部改編爲第十二兵團,胡璉任司令。9月初, 胡兵團撤往廣東潮汕地區,旋從海上逃往金門。10月25日,胡璉第十二兵團與李良榮第二十二兵團,在金門西北角的古寧頭村,成功阻撓人民解放軍登陸金門。

一九五二年十月加陸軍上將銜。一九五八年八月任陸軍副總司令。一九七二年十二月晉升陸軍一級上將。

4.邱清泉

邱清泉(1902-1949),字雨庵,浙江永嘉蒲州人。黃埔軍校二期工兵科畢業。邱清泉性格狂妄,作戰指揮風格大膽,別號“邱瘋子”。

邱清泉黃埔畢業後留校任該校教官,政治部主任。1928年任第九軍第三師補充團第三營營長, 1931年任第十師第五十九團團長,1933年任陸軍軍官學校政訓處長。1933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取留德國學軍事的名額,先後在德國工兵學校和柏林陸軍大學學習機械化部隊理論。1937年5月回國,任教導總隊參謀長。

1938年3月,任第200師副師長,10月任新編第二十二師師長。1939年晉升陸軍少將。大戰崑崙關,新22師奉命迂迴崑崙關,於20日切斷崑崙關的交通線。第5軍於12月31日攻下崑崙關,在崑崙關周邊高地與日軍激戰。 此役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陣亡。邱少將因功升第5軍副軍長,並獲頒四等寶鼎勳章,也因在此戰中之勇猛表現,獲得“邱瘋子”的綽號。

1943年1月任第五軍軍長。

內戰開始後,46年7月開始進攻蘇北解放區,參加徐州以西掃蕩作戰,重創豫皖蘇部隊,年底國軍準備打通平漢線,佔領邯鄲,5軍主攻,連續攻克濮陽、大名等重要城市,給解放軍根據地造成了重大損失。

1947年3月,第5軍劃歸第2兵團節制,邱中將兼第2兵團副司令,轉戰魯南與魯中,7月轉戰魯西,9月第5軍改稱整編第5師,參與鄆城會戰,在丁里長一帶面對敵方粟裕所部主力圍攻,巋然不動,在友鄰吳化文部協同下,堅持敵攻我左翼,我攻敵右翼,經艱苦卓絕之奮戰,終將敵擊退。10月調平漢線,歸陸軍總部鄭州指揮所節制。11月整5師擴編爲整編第5軍,轄整5師與整70師,轉戰黃泛地區,並於1948年初確保隴海路的交通。

48年6月,著名的豫東戰役爆發,在第三階段中華野抽調主力1、4、6、8及兩廣縱隊圍攻黃百韜兵團於帝丘店,邱清泉5軍採用大迂迴戰法,繞到包圍黃兵團華野部隊背後,出其不意地猛烈進攻,與黃百韜裏應外合全線擊潰了華野,並乘勝追擊,一直追到黃河邊上,俘虜了幾千名傷員。

1948年9月,任第2兵團副司令,10月任司令。淮海戰役失敗,邱清泉遂自殺身亡。戰後中華民國政府追贈邱清泉爲陸軍二級上將。

5.劉玉章

劉玉章(1903--1981) 字鱗生,陝西興平人。黃埔軍校四期步兵科。

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由排長累升至副團長。又隨25師師長關麟徵參加1933年古北口之役,共負傷兩次。抗戰初期,先後參加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和瑞昌防守戰。1937年9、10月保定戰役時升任團長。1939年9月,劉率團參加長沙會戰,升旅長兼長沙警備司令。

1941年52軍由湖南至廣西入雲南,負責滇南守備,升爲52軍第二師師長。1945年抗戰勝利,率師入越南受降河內、海防的日軍。是年10月底,52軍奉命由美國第一艦隊的特遣運輸艦隊從越南塗山港北運,與11月13日抵達秦皇島,11月16日出山海關。與13軍合作攻佔綏中、新城、錦西等地,至11月26日入錦州。1946年3月,蘇軍撤離瀋陽,52軍隨即佔領瀋陽,與林彪部激戰於摩天嶺,五天攻克安東,有“常勝將軍”之稱。1948年4月劉玉章接任52軍軍長一職,劉玉章被晉授陸軍中將。

48年底,遼瀋戰役開始,東北野戰軍攻克錦州,後迅速東進將廖耀湘兵團5個軍12個美械師包圍殲滅。這時,劉玉章一生中最輝煌的一章開始了,首先他沒有進入援救錦州的西進序列,其次他得到了佔領出海港口,打通海上的交通的絕好差事,第三,10月21日後他的一個軍佔領鞍山營口一線後嚴密封鎖消息,使遼南解放軍居然對這股準備潛逃的大部隊毫不知情。

林彪擊潰廖耀湘兵團,以主力直撲瀋陽,同時驚醒營口方向有漏洞。於是急派七縱鄧華、八縱段蘇權、九縱詹才芳及遼南獨二師星夜兼程南下營口。段蘇權先頭一營,全部乘馬,既未搜索,亦不疏散,由牛莊向營口前進,竟不料劉玉章25師在嚴密廕庇下,突然奇襲,前衛部隊幾全部遭到擊滅。八縱、九縱、長江支隊,全力猛撲營口陣地。這時候,後有大海,前有超過52軍三倍的虎狼之師,劉玉章背水爲陣,屬下也知道再無退路全都殺紅了眼,以五個團全面反擊,剛剛打完勝仗解放軍沒有料到殘敵竟然會擺這樣的陷阱潰退了十餘里,喘息整備。劉玉章膽大包天,以攻爲守,我軍因遠襲疲勞,未帶重武器等原因,戰鬥不利,我25師師部被攻破(9縱25師大戰52軍25師),被俘約一千七百人,還被繳獲不少機密文件。

率軍自營口從海上撤退,是遼瀋戰役中唯一突圍的國民革命軍主力部隊。1949年率軍參加上海戰役,在月浦給予解放軍的進攻部隊慘重打擊,有稱“月浦大捷”,後又從上海開赴舟山,後奉命放棄,率部撤退臺灣。

1953年調任“臺灣防守區司令”,翌年出任“金門防衛司令官”。同年,朝鮮戰爭爆發後,臺灣預備出動一個軍赴朝鮮對抗志願軍,規劃由陸軍52軍軍長劉玉章或67軍軍長劉廉一領軍參戰。

1957年轉任“陸軍副總司令”,次年就任“預備部隊訓練司令”,並赴美國參謀大學特別班深造。1960年晉升“陸軍二級上將”。1967年接任“臺灣警備司 令”,一直到1970年6月。1970年受聘“總統府戰略顧問”。

寫到這裏,才猛然發現以上五位中竟然有四位竟然是陝西人,有些人會難免會懷疑我會不會也是個陝西人,在這裏爲老鄉做宣傳呢,其實純屬巧合,我是個山東人。

這裏可能有一個爭議比較大的人,就是廖耀湘,按說此人比之劉玉章戰功要卓著的多,特別在抗戰期間,其新22師在印緬戰場大展神威,戰功赫赫,聲名遠播。而且進攻東北的初期廖的新6軍,也是一直打頭陣,攻城拔寨,但是在最終的決戰遼瀋戰役中,其統帥國軍五大主力其二的新一軍和新六軍,竟然不堪一擊,短短几天就被林彪收拾了個精光,不能說是其一生的一大敗筆,令我輩對其很是失望。廖的軍事才能完全可能使他有更大的成就,可惜生不逢時,與之相反的正是劉玉章,挽狂瀾於逆境,故將廖耀湘擠下了前五。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