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人間冷暖 > 老人吃飯的講究有哪些?

老人吃飯的講究有哪些?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食宜早,不可遲;食宜歡,不可速;食宜八九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不可厚;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食畢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靜。”根據清代養生家石成金人的養生“七食”,老人吃飯要做到以下7個講究:

老人吃飯的講究有哪些?

吃早不吃晚

這裏主要指晚飯。老人消化功能減弱,夜生活又比較少,晚上7點以後吃飯,和睡覺時間距離過近,食物無法消化徹底,會有腹脹、胸口堵等症狀。 吃太晚對老人脆弱的心腦血管也是一個考驗。因此,建議晚飯最好在7點前吃完,利用飯後時間散散步、活動活動,讓食物多消化。

吃慢不吃快

老人食管內壁的彈性減弱,如果進食速度太快,食管內壁不能適應突然擠壓,嚴重時會造成食道損傷。而細嚼慢嚥能減輕胃腸負擔,加速食物消化,提高營養物質的吸收率。還對牙齒起到良好的“清掃自潔”,減少病菌的生長繁殖。

吃七八分飽

建議老年人每日三餐不可過飽,兩餐之間可適當加一些零食。吃得過飽,會增加腸胃負擔,使血液集中到腸胃,使心、腦等重要器官呈缺血狀態,不利健康。

吃清淡不油膩

清淡飲食,主要是指飲食要低鹽、低脂、低糖。但不能爲了清淡只吃蔬菜,要注意營養的均衡,多從瘦肉、牛奶、雞蛋中攝入優質蛋白。

吃暖不吃寒

老年人對冷的抵抗力差,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縮,供血減少,並引起其他內臟血循環量減少,不利健康。

吃軟不吃硬

老人咀嚼能力下降,粗糙、生硬的食物嚼不動、咽不下、不消化。所以,飯菜質地以軟爛爲好,可採用蒸、煮、燉、燴等的烹調方法。

飯後要漱口

飯後漱口維護口腔健康的好習慣。漱口最好用溫水,或者茶水。

老人飯後養生四大妙招

飯後先漱口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保持口腔溼潤度和清潔,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有效防治口腔及牙齒疾病,並幫助消化。

飯後再揉腹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提出,“每食訖,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畢當行步躊躇。”並要求“以手摩腹數百遍,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令人能飲食,無百病”。若“飽食則臥”,就會“生百病”。具體做法:以掌心着腹,以肚臍爲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飯後慢慢走

《攝養枕中方》中記載 “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說的是飯後緩行,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不可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散步的時間應是飯後20分鐘,絕不是剛吃完飯就出去散步。但體質較差和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飯後不宜散步,而要在飯後平臥10分鐘。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也不適合。

飯後聽音樂

《壽世保元》中說 “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道家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說法。吃飯時聽柔和清新的音樂,能促進食慾並有助於消化,而飯後欣賞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使元氣歸宗,樂而忘憂。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