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國慶帶娃自駕遊太鬧騰?4招制服他

國慶帶娃自駕遊太鬧騰?4招制服他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十一長假來臨,你是不是也帶上寶寶來一次自駕遊?相較於比較束縛的跟團遊,自駕遊要更自由而且輕鬆一些。但是不同於一個人說走就走的瀟灑,也不同於兩人的相互依賴,一家三口的自駕之旅總是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麻煩,而寶寶就是麻煩的製造者啦。

國慶帶娃自駕遊太鬧騰?4招制服他

比如,寶寶過於活潑好動,在車上坐不住,喜歡哭鬧。遇到這些情況時,父母們如果能準備齊全,學一些應付的小妙招,就能遊刃有餘。

一、帶足需要用到的物品

帶娃出門難免要大包小包,去旅遊更是這樣哦。除了要帶一些食物和水之外,建議再帶一些寶寶喜歡的小零食,比如麪包棒、乾果等;另外,寶寶常用的溼巾、紙尿褲、奶粉等一定要帶上。爲了有效安撫寶寶,常用的小枕頭和輕便的毯子也帶上。

如果擔心寶寶在陌生的地方睡不安穩的話,不妨帶上一個小睡袋,無論在車上還是去到目的地都能使用,還不怕着涼,讓寶寶擁有好的睡眠,精神好了自然就不會鬧騰。

二、寶寶喜歡的東西必不可少

每個寶寶都有一些偏愛的物品,比如書本、玩具、用品等等,這些東西能起到很好的安撫作用,在哭鬧的時候能快速讓寶寶找到安全感,迅速安靜下來。另外,帶上一些適合在車上玩的玩具也是非常不錯的,比如玩具方向盤,能讓寶寶跟着爸爸或媽媽一起開車,很好地轉移注意力。

三、電子產品、有聲讀物能幫忙

電子產品或者有聲讀物,只要是能發出聲音,能講寶寶喜歡的故事,能放出寶寶喜歡的音樂的,都能很好地轉移注意力。比如,帶上寶寶喜歡的聲光安撫玩具,讓他聽聽自然的聲音、聽聽歌、學着唱童謠,能快速安靜下來哦。

國慶帶娃自駕遊太鬧騰?4招制服他 第2張

四、聊有趣的事,分散注意力

多跟寶寶聊聊天,可以指着外面的風景給他們講故事,準備一些可與他一起參與的小遊戲等,這些都能讓寶寶擺脫無聊的乘車氛圍,氣氛變得活躍了,坐車自然就不會那麼鬧騰了。

另外,媽媽們要注意,現在雖然已經入秋,但如果是去海邊等需要長時間待在戶外的旅遊景點的話,一定要注意給寶寶防曬,就算是坐在車裏也要注意防曬。

帶娃自駕遊注意事項

千萬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旅行中,不少爸媽臨時下車遊玩,常會把熟睡的小孩留在車內。這真是一個非常致命的錯誤!

相關機構的研究顯示,就算在陽光不算充足的情況下,停在室外的汽車內外溫度差也往往會高達7至10攝氏度,尤其在汽車門窗緊閉的情況下,10分鐘內溫度就會迅速提高,最高能超過60攝氏度!

低齡兒童對環境的溫度變化要比成人敏感很多,在相同的環境下,兒童體溫提高的速度比成人快3至5倍。如果把孩子留在封閉的車內,哪怕只有幾分鐘,對他們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車內溫度的快速上升可能會讓孩子出現體溫飆升、窒息等中暑的症狀,時間稍長就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避開環境差異較大的自駕路線

2015年,一位父親帶着7歲的兒子自駕去西藏,途經高海拔地區二郎山時,兒子開始出現高原反應,父親一時輕視,直到兒子陷入昏迷才立即飛奔返程……距離出遊整一週的時間,兒子再也沒能醒來。

因爲高原的地理環境因素,生活在平原上的人進入高原後,都會有不同程度地不適症狀。兒童處於身體發育時期,對高原低氧環境十分敏感,缺氧後比成人更容易引發高原病。高原的高緯度和低氣壓容易讓內地兒童的心臟無法適應,從而可能誘發急性高原心臟病。

國慶帶娃自駕遊太鬧騰?4招制服他 第3張

安全座椅一定要買

事實證明,在交通事故中,高質量的兒童安全座椅是保護孩子們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絕不是可有可無。

好的安全座椅不僅能和車輛固定匹配,並能全面地考慮小孩的身體在撞擊時刻的全身受力狀況,儘量讓衝擊力分散至身體每個部位,避免出現局部受創過重的現象。同時,好的椅面設計可以讓孩子們平時也能舒適乘坐,好的透氣面料也不會對小孩幼嫩的皮膚造成傷害。

汽車安全氣囊對成人來說是安全的保障,但對孩子卻十分危險。孩子坐在副駕萬一發生碰撞,氣囊張開時的衝擊力足以造成孩子骨折或面部受傷等情況,所以也不要讓小孩坐在副駕駛座位上。

選正規餐廳,不要給寶寶吃太多

大人吃得太飽坐車都感到不適,小孩運動量更大,吃得太多在車內動來動去更容易造成暈車。而且無論何時都不要吃路邊攤,儘量選擇正規的餐廳,簡單幹淨的飯菜。在長途,一定要保證司機和孩子的健康,因爲沿途的醫療條件有待考量。

準備一些孩子熟悉的小玩具和兒歌

帶年齡較小的寶寶出去自駕的話,爸媽一定記得帶一些寶寶熟悉氣味的毛絨或小玩具。孩子歲數小,哭鬧的時候並不能用語言有效控制,但是如果有習慣的玩具或者聽到熟悉的兒歌,則可能使寶寶短時間安靜平復下來。

爸媽先下車,孩子後下車

到達目的地時,爸爸媽媽要先下車,再把小孩抱下車,提醒小孩不要着急開門下車,防止小孩獨自下車被後方車輛撞到。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