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詳解腎病綜合症

詳解腎病綜合症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詳解腎病綜合症

一、腎病綜合症兩個發病因素

1.原發性NS

(1)微小病變腎小球病(MCD)。

(2)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esPGN),包括IgA腎病。

(3)局竈節段性腎小球硬化(FSGS)。

(4)膜性腎小球病(MGN)。

(5)膜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PGN)。

(6)其他不常見病損:新月體腎小球腎炎,局竈節段性增生性腎炎,不能分類的病變。

2.繼發性NS

(1)感染: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2)藥物:青黴胺、非甾體抗炎藥、利福平、造影劑等。

(3)過敏和毒素:抗毒血清、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抗血清治療、蛇咬傷等。

(4)腫瘤:霍奇金病、淋巴瘤、白血病、癌腫等。

(5)多系統疾病:SLE、過敏性紫癜、系統性血管炎綜合徵等。

(6)遺傳性家族性疾病:遺傳性腎病、糖尿病等。

(7)其他:甲狀腺炎、移植腎慢性排斥等。

二、腎病綜合症的發病機制

原發NS,尤其是MCD與腎小球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有關。引起通透性增高原因推測患者血液中存在致通透性增高因子。

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目前的解釋是腎小球毛細血管壁結構屏障和電荷屏障發生改變。在正常人內皮、基底膜(GBM)和上皮足突裂孔膜構成的結構屏障,經實驗測算推測存在大孔(半徑Snm)和小孔(2nm)僅能濾過半徑小於6nm的物質。在NS時大孔顯著增多,而小孔反而減少,致使血漿清蛋白得以大量通過。在GBM存在由硫酸乙酰肝素糖白組成的陰電荷位點和裂孔膜存在的帶陰電荷唾液酸糖蛋白可排斥血漿中帶陰電荷蛋白(如清蛋白)濾出,是爲電荷屏障。在NS時常觀察到電荷屏障消失,我科曾採用測定血清分子量相等而等電點不同的兩種蛋白,唾液澱粉酶和胰澱粉酶清除率,檢測患者腎小球電荷屏障,發現當尿蛋白大於50mg/kg時兩者清除率相等,示電荷屏障已完全消失。近年來有關“屏障”的研究已深入到細胞分子水平。如整合素、細胞骨架蛋白和腎升壓素等,研究這些物質消長與蛋白尿的關係。

NS發病機制另一重點是探索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因子。不少因子曾被推測爲致蛋白尿因子,腎小球通透因子,白細胞介素(IL)-2、IL-2受體、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IL-8和絲氨酸蛋白酶(100KF)等,但是單獨因子尚不能解釋致蛋白尿作用。Garin最近提出設想認爲蛋白尿可能是多種因子包括100KF、TNF-α、腎小球通透因子、IL-8及尚未認識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

三、腎病綜合症的臨牀症狀

1.低蛋白血癥

NS低蛋白血癥主要機制是血漿蛋白從尿中丟失和從小球濾出被腎小管吸收分解。蛋白丟失超過肝合成,致使血漿蛋白降低。患者胃腸道也可有少量蛋白丟失,但並非低蛋白症主要原因。

2.高脂血症

患者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非常低密度脂蛋白增多,其主要機制是低蛋白血癥促進肝蛋白合成增加,大分子脂蛋白無法從腎排出而蓄積於體內。與脂蛋白分解相關的血清蛋白,尤其清蛋白的減少進一步加重了高脂血症。血中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尤其脂蛋白a持續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卻正常或降低,有利於動脈硬化的形成。持續高脂血症也可促進腎小球硬化。脂質從腎小球濾出可促進腎小球硬化和腎間質纖維化。

3.水腫

水腫機制與下列因素有關:①低蛋白血癥降低血漿膠滲壓,當血漿清蛋白低於25g/L,液體將在間質區瀦留。②血漿膠滲壓降低,血容量減少刺激滲壓和容量感受器,促進ADH和腎素-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分泌,心房利鈉肽減少,遠端腎小管水鈉吸收增加導致水鈉瀦留。③低血容量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近端腎小管Na+吸收增加。④某些腎內因子改變腎小管管周體液平衡機制,使近曲小管Na+吸收增加。⑤腎小球毛細血管超濾係數(Kf)降低,使濾過率降低。近年來通過測定NS起病不同階段的血容量變化,發現患者血容量多不降低,甚有升高。患者在起病時有低血容量症狀,且有上述激素致變,但測得的真正血容量並不降低,被稱爲功能性低血容量。血容量不低原因與間質液蛋白量與血漿蛋白同時降低和間質淋巴迴流增多有關。

4.其他

血清IgG和補體系統B、D因子從尿中丟失,降低患者體液免疫功能。抗凝血酶Ⅲ丟失,而Ⅳ、Ⅴ、Ⅶ因子和纖維蛋白原增多,使患者處於高凝狀態。由於鈣結合蛋白降低,血清結合鈣可以降低。當25 (OH)D3結合蛋白同時丟失,可使遊離鈣也降低。另一些結合蛋白降低,可使結合型甲狀腺素(T3、T4)、血清鐵、鋅和銅等微量元素降低。轉鐵蛋白減少,可發生低色素小細胞性貧血。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