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自我管理 “定”下血壓

自我管理 “定”下血壓

來源:妖孽男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僅僅一年的幸福退休生活

自我管理 “定”下血壓

1999年底,上海鍋爐廠職工樂老伯步入了退休生活。沒有了工作壓力,樂老伯的心情放鬆了許多,和早已退休的妻子恩愛相伴,每天抽抽香菸喝喝老酒,頓頓有魚有肉,日子過得舒舒服服。可是,這種舒服的生活在一年後的一天發生了變化。那天,他的半邊肢體突然失去知覺不能動彈,被診斷爲典型的高血壓引起的中風(卒中)。從那以後,原本好動的樂老伯起居全需別人幫助,人變得沉默寡言起來,不願意接觸外界,也不願意進行康復運動。讓老伴煩心的是,樂老伯時不時發無名火,稍不稱心便掀臺子摔東西,脾氣變得很暴躁。爲此,老兩口經常吵吵鬧鬧。“他退休後只開心了一年”,回憶起這些,老伴仍很傷感。

像樂老伯這樣的遭遇並不鮮見。上鋼社區45歲以上人羣中,就有6.1%的人發生過中風;而60歲以上人羣中,47%的人患有高血壓。然而,大多數人對高血壓認識模糊,沒有防控意識,缺乏積極治療的態度。爲了改善這種狀況,社區成立了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

既是會診對象又是會診醫生

一天,筆者走進濟中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一進門就被撲面而來的熱烈氣氛感染:牆上掛着“任務書”、“行動計劃”等大型圖表,一旁還有寫滿字的黑板,組長錢老伯站在黑板前手捏粉筆正在講課,穿着白大衣的崔醫生像總參謀似的站在一旁,組員們圍坐在會議桌旁認真地聽着,時而交流、時而爭論,儼然一派戰鬥指揮部的景象,大有與病魔較勁的氣氛。他們中最小的52歲,最大的83歲,有拄柺杖的,有看似強壯的,還有家人陪同的。

筆者注意到,他們每人手裏有一本《高血壓自我管理指南》,會議桌上除了血壓計外,還有“個人健康 評估表”、“成效記錄”、“個人行動計劃”等活動臺賬。一本“血壓統計賬”裏面,每人都有一張血壓走勢曲線圖,個人的血壓情況不僅自己知道,其他人也可以查閱。一位組員說,這些臺賬不是裝樣子,非常實用。每次活動時,都要查閱各位組員的資料,對照檢查行動計劃執行情況,有問題大家幫忙“會診”,查出原因,開出“處方”,並記錄在案,以便下次對照檢查。所以,在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每個人都是會診對象,又都是會診醫生,既是監督者,又是被監督者。#p#副標題#e#

“變了一個人”

“自從加入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老樂像變了一個人!”老伴說,“真神奇,煙酒不沾了,每天出門活動了,還丟了柺杖幫我做家務呢。現在脾氣也變好了,我們再也不吵吵鬧鬧了!”參加小組後,樂老伯學會了測血壓,學會了自我調節,血壓一直穩定在135/85毫米汞柱。因爲他變了,老伴的心情也好了,每次都熱情陪伴老樂參加小組活動,還幫着做筆記。

其實,“變了一個人”的何止樂老伯一個!因中風落下後遺症的姜老伯,以前不懂高血壓的危害,上班時一天一斤白酒、兩包香菸。聽了高血壓講座以後,姜老伯戒了白酒,改喝黃酒了,量也控制在適當範圍之內,煙一時戒不掉,但抽得少了,一天半包。

張女士她以前看別人吃什麼藥也跟着吃什麼,聽別人說哪個醫生好,就會千方百計地也去看,還到處打聽別人的經驗,結果血壓沒控制好,反而患上了心臟病。她說:“現在弄清了,我這‘三亂’是焦躁情緒的反映,而控制高血壓要掌握好用藥、飲食、運動、情緒四方面的因素,而且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如今,“三亂”變成了“四定”,即定藥方、定飲食、定運動、定情緒,血壓果真“定”下來了。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