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癌症患者的敷貼療法

癌症患者的敷貼療法

來源:妖孽男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癌症患者的敷貼療法

應用藥物外敷治療疾病,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的《周禮•天官》中.就記載有運用外敷藥物治療瘡瘍的方法。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更多數貼療法的記載,其中的吳榮英貼足心治療口舌生瘡,至今仍在沿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把外敷藥物和經絡腑穴的特殊功能結合起來的治法,如《普濟方》記載有以生附子末、蔥涎研磨拌和如泥糊,貼涌泉災治療鼻淵腦瀉的方法。清代外治宗師吳師機撰寫的外治專著《理潤駢文》,廣泛蒐集整理前人的外治經驗,收外治法近百種,載外治方1500餘首,其中外敷藥方200首,遍涉內、外、婦、兒、五官、傷科等多種病證,並提出了“外治法可以統治百病”,“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觀點。藥物敷貼療法對醫治瘡、瘍、癰、腫一類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在醫學日益發達的當今時代,敷貼療法仍能發揮其獨特的醫療保健作用,近年來的臨牀研究資料表明,藥物外敷療法是治療癌瘤的一項有效手段。

(一)效貼療法的作用機理

(1)藥物外敷療法和中醫其他自然療法一樣,以中醫整體現和辨證論淪爲指導思想,正如醫學家吳師機所認爲的,病多從外而入,故醫亦應有外治之法。採用民間易得的動、植物類等藥、食物作外敷,實際上是內服療法應用範圍的擴大,“可與內治並行、而能補內治之不及”。

(2)敷貼療法的作用機理是依據中醫經絡學說,辨證配穴,靈活施術,使有防治功效的藥、食物通過皮膚廢理、毛孔、穴位、經脈而起作用,達到以膚固表,以表託毒,以經通髒,以穴祛邪和扶正強身的目的。由於經絡具有“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溝通表裏,貫穿上下”的作用,所以不僅能治療局部病證,而且還能達到治療內臟及全身性疾病,調整並提高機體生理功能的目的。

(3)敷貼療法在部分癌瘤患者,其治療保健價值尤爲明顯和突出。癌症患者多因病痛纏身,精神萎靡,食慾減退或低下,特別是晚期癌症患者,有的甚至已難進食,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患者難以堅持服食藥膳,以及中藥湯劑等,此時若採用敷貼療法,將具防治癌症功效的藥食兼使類動、植物等妙品,炮製研粉後外敷患者的病竈經穴體表之處,可由表及裏而達臟腑,治療相關癌症,祛除病邪,克癌制勝,獲得康復的較好效果,或使臨牀症狀得以改善,配合其他中西醫結合療法,以使患者能夠痊癒。

(4)我國古代醫學家認爲有些病證在皮膚筋骨之間,用育散敷貼之,更有其藥效快捷的優點。實際上,對有些癌症患者來說,敷貼療法不僅可以攻毒克痛,而且可以根據病情變化,結合臨牀辨證施治,更能達到扶正祛邪.消腫去痛的效果。

(二)敷貼療法的分類與方法

1.敷貼的分類

敷貼一般可分爲散劑、膏劑、餅劑、丸劑和糊劑等類型。無論哪種類型,外敷藥物都是依靠皮膚(皮部)深入經絡,進而達到內臟,起到協調人體,扶正祛邪,從而調整臟腑功能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在癌症防治中,運用敷貼療法時以散劑、膏劑和糊劑爲多,分別簡述如下:

(1)散劑製法:將配方中的某些藥食物按要求進行炮製,然後混合加工研成細末,酌量調勻。在用白開水或白酒、油料調拌時,應根據患者症狀及皮膚於溼燥潤等實際情況,分別將敷藥料調拌爲稀溼狀、粘稠狀等.

(2)膏劑製法:一般將配方中的藥料先用香油浸漬一段時間.然後放入鍋中.加植物油(香油或菜油等)用小火緩慢熬煉,待藥料焦黃,過濾去藥渣,將濾汁回入鍋中,繼續熬煉。待油脂漸漸呈棕黑時、滴在紙上成珠狀不散時(即軟硬適度),攤塗在一定規格(尺寸)的皮、布、牛皮紙、軟膠紙等上面即可使用。

(3)糊劑製法:用研磨等方法將藥物製成細末,用粘合劑,如酒、醋、雞蛋清、麻油等輔助料,或用冷開水調拌藥未成糊狀,或用新鮮藥、食物洗淨後直接搗爛成徹狀敷貼於患處,外蓋紗布,以膠布固定。糊劑多選用易溶解、易研成細末的藥物,民間常用新鮮草藥,以及具有藥物功效的食物等。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