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日常用藥的四大誤區

日常用藥的四大誤區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偏信祕方求“中藥”

日常用藥的四大誤區

    長期以來,偏方因其簡便易行、省錢省事而被人們所熱衷,一些患了疑難雜症的患者,在久治不愈時便尋找所謂的偏方、祕方使用,並認爲中藥是純天然動植物藥,沒有毒副作用,服用後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損害,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藥物不良反應報告顯示,抗生素、解熱鎮痛藥、中藥已成爲當前藥物不良反應的“三大禍首”。由於傳統觀念認爲中藥安全無毒副作用,中藥的不良反應往往被忽視。近年來,各地因偏信亂用所謂祕方、偏方而致死、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例如有些早期癌症病人,本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獲得較好的療效,卻因偏信某些祕方而錯失治療良機,使病情惡化,以至難以治癒。有人相信生吞魚膽能敗火明目強身,結果吞食生魚膽後出現了嚴重的中毒症狀,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由於偏方多數流傳散落於民間,多經口傳耳聞而來,未經過嚴格的臨牀試驗和藥理實驗,其毒副作用不爲人們所瞭解和重視。而每一味中藥都有各自不同的性味,其採摘部位、季節及炮製方法亦不相同,因此,其藥理作用的差別也很大,甚至迥然不同,不少藥物還有同物異名或異物同名的現象。所以,廣大基層官兵在使用偏方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切不可偏聽偏信,病急亂服藥。

    誤信廣告求“新藥”

    近年來,各種藥品廣告充斥各類媒體,對人們的視覺和聽覺造成極大衝擊;五花八門的“新藥”令人眼花繚亂,對人們的用藥觀念產生了較大影響,使人們一味追求所謂的“新藥”。殊不知,這正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藥品通常有商品名和化學名,商品名是生產廠家爲其產品取的名稱,即我們日常所說的藥名;化學名則一般是藥物主要成分的化學名稱,有些藥品爲單一成分,有些爲複合成分,說明書中標明的多爲主要成分,如感冒藥“泰康”爲商品名,其化學名爲“雙撲僞麻片”。因此,化學成分相同的藥物可能有多種不同的商品名,化學名則是通用的,以英文或譯文表示。2006年7月,《嘹望新聞週刊》引用的資料顯示,在2000種常用藥品中,同種藥品有4個商品名的佔20%,有5個商品名的佔25%,有6個商品名的佔25%,有7個商品名的佔15%,有的藥品甚至有幾十個商品名,如市場上的紅黴素就有47個商品名。一些商家在藥品外包裝上故意將商品名放大印於醒目位置,而將化學名印於不顯眼處,並儘量使字體顏色與外包裝背景相近,有意誤導消費者,使普通消費者很難辨認。實際上,這些所謂“新藥”多爲換名不換藥的“變臉”藥,只是名稱、包裝、價格改變了罷了。另一方面,我國對新藥審批把關不嚴的問題客觀存在。以2005年爲例,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共批准81個新藥上市,而同期我國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藥達1113個。即使真地出現了治療某種疾病的新藥,如果原來的老藥仍有效,就應堅持用下去,而不應去趕時髦。對於患者來說,由於個體差異和用藥史不同,藥物的新與老只是相對的,所謂老藥無非是使用年代較久的藥,如果某種藥已用了幾十年,醫師仍樂意用,往往說明這種藥物不僅效果好,而且不良反應小,用起來是安全的。只有在沒有可選藥物時,才應考慮使用新藥,這樣的選擇纔是上策。

    以價論效求“貴藥”

    不少病人錯誤地認爲藥價越貴效果越好,以藥品價格貴賤論療效。近幾年,部分官兵不願去部隊基層醫療機構就醫,就是去看病後也往往認爲基層醫療機構醫生開的藥品“檔次”不夠,對醫生開的常用藥不屑一顧,盲目去地方藥品超市自行選購,影響或拖延了疾病的治療。實際上,任何藥物都有一定的適應症,藥品不是以其療效高低來定價的,藥品的價格取決於研製和生產的成本、市場營銷開支等因素,而藥品的安全性則取決於藥品的不良反應(或毒性)和治病的效果,價格高的藥品不一定是更加安全有效的藥品。事實上,價格昂貴的藥多爲新、特藥品,在臨牀使用時間不長,人們對其藥效和毒副作用的認識往往不足。因此,盲目以藥品的價格論療效的用藥觀念缺乏科學性。

    盲目崇外求“洋藥”

    有些病人認爲進口藥品比國產藥品質量好,願意以高價買進口藥服用。應該承認,國外大部分藥品的生產工藝、設備確實比較先進,但隨着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和藥品生產工藝的不斷提高,一些國產藥與進口藥相比,在藥物代謝、藥理作用、生物利用度和臨牀療效等多項指標上幾乎沒有什麼差異,完全可以滿足患者的治療需要,而在價格上國產藥卻比進口藥便宜很多。另外,還有部分進口藥的生產廠家就是國內中外合資企業。盲目使用進口藥物的另一潛在危害是,由於東西方人種在飲食、遺傳基因等方面存在差異,一旦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因臨牀病例較少,不利於緊急救治。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