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便祕偏方

便祕偏方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治療便祕的偏方

1、大黃膏熱敷方

便祕偏方

材料:大黃適量,黃酒少許。

用法:將大黃打碎,研成粉末。將10克的大黃粉用黃酒調成軟膏狀。將此藥膏敷於肚臍處,用紗布覆蓋,並用熱水袋在此藥膏上熱敷10分鐘。可每日換藥1次。

功效:此方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

2、大黃食鹽粉敷方

材料:生大黃10克,食鹽10克。

用法:將大黃打碎,研成粉末,與食鹽混合均勻。將此藥粉敷在肚臍處,用紗布覆蓋,用一帖傷溼止痛膏固定。每日換藥1次,可連續用藥3天。

功效:此方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

3、桂萸巴豆敷方

材料:巴豆、肉桂各1克,吳茱萸3克,生薑汁少許。

用法:將巴豆、肉桂和吳茱萸一起研成細末,用生薑汁調成糊狀。將此藥糊加熱後敷於足三裏穴和肚臍處。足三裏穴位於外膝眼下10釐米(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處。

功效:此方具有利水破積、溫中通便的功效,多數患者在用藥6-24個小時後即可通氣排便。

4、硝皁敷方

材料:芒硝9克,皁角少許。

用法:把皁角研成細末;將芒硝用清水溶解成藥膏狀,調入皁角末。將此藥膏敷在肚臍處,用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可每日換藥1次。

功效:此方具有瀉熱通便、潤燥軟堅的功效。

5、大戟紅棗膏敷方

材料:大戟1、5克,紅棗5-10個。

用法:將大戟研成細末;將紅棗挖去棗核,搗成泥糊狀,與大戟末一起調成膏狀。將此藥膏敷於肚臍上,用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

功效:此方具有補中益氣、泄水通便的功效,多數患者在用藥後5分鐘大便即可暢通。用法:將螺螄連殼一起搗碎,調入食鹽。將此藥糊敷在關元穴處,用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10釐米(3寸)處。此方具有清熱、利水、通便的功效,多數患者在用藥後不久大便即可通暢。

查看詳情

中醫治療小兒便祕的偏方

予以枳術丸合柴胡疏肝散加減:藥用生白朮10~20克,枳殼6~10克,陳皮10克,黨蔘10克,當歸10克,香附l0克,白芍10克,生麥芽10克,柴胡6克,冬瓜仁10克,郁李仁10克,火麻仁10克,甘草6克。

方中黨蔘、白朮健脾益氣,陳皮、枳殼健脾助運,香附、生麥芽、柴胡疏肝解鬱,當歸、白芍和血潤腸,大便不暢、久留腸腑、大腸津虧,則易燥結,故加冬瓜仁、郁李仁、火麻仁潤燥通便,甘草調和諸藥。本病爲因滯而燥,因燥更加重了滯,非直接因燥而導致便祕,故治療重點在於健脾疏肝、調暢氣機,再佐以潤燥之品,諸藥合用,使脾氣得健,肝氣得舒,大便得通。

查看詳情

中醫按摩治療便祕

第一步:從胃開始

解剖位置:左上腹。

按摩原理:此處的皮膚下面的內臟是我們消化道胃的位置。

按摩定位:左側乳頭直下,與肋骨的交點,右手的食指與肋骨相貼。

按摩方法:以揉法爲主,手部皮膚不離開腹部皮膚,局部吸定,按摩5分鐘。

第二步:按脾及十二指腸

解剖位置:肚臍。

按摩原理:此處的皮膚下面的內臟是我們消化道十二指腸和小腸的位置。

按摩定位:人體正中線,掌心貼肚臍。

按摩方法:以揉法爲主,手部皮膚不離開腹部皮膚,局部吸定,按摩5分鐘,同時可使用震法。

第三步:大小腸的交匯

解剖位置:闌尾。

按摩定位:右手小指緊貼髂前上棘(人體平躺時,腹部與腿部相連最明顯的高骨)。

按摩方法:以揉法爲主,手部皮膚不離開腹部皮膚,局部吸定,按摩5分鐘。同時可使用震法。

按摩器官:闌尾,大腸和小腸之間。

第四步:從大腸按到直腸

解剖位置:右側腹、上腹及左側腹。

按摩定位:從右髂前上棘到右肋緣下,橫向到左肋緣下,再滑向左髂前上棘,空滑到右髂前上棘,周而復始。

按摩方法:以摩法和擦法爲主,用一定的力量,按順序摩擦上述的皮膚,使力量浸透到內臟,周而復始,共計5分鐘。

按摩器官:升結腸,橫結腸和降結腸。

按照上面四個步驟多加按摩,就可以達到緩解便祕的效果,如果對按摩不感興趣,那不如點擊下面小編推薦的食療方法來解決便祕問題。

查看詳情

便祕按摩什麼穴位

1、支溝穴

【身體部位】:手部穴道。

【十二經脈】:手少陽三焦經。

【穴位找法】:以手掌側放,拇指、食指併攏,虎口紋路盡頭處是穴位。

【穴道按摩DIY】:左手側放,右手掌握住左手背,以右大拇指指尖按壓穴道即可。

2、天樞穴

【身體部位】:腹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陽明胃經

【穴位找法】:肚臍正中左右各外開2寸,就是穴位。

【穴道按摩DIY】:以肚臍爲中心,天樞穴爲左右角,以右手掌由右下腹往上按柔,經右天樞穴橫向肚臍,經左天樞穴而下,以順時針方向按柔即可。

3、足三裏穴

【身體部位】:足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陽明胃經。

【穴位找法】:外膝眼(膝蓋下面外邊那個凹窩)直下3寸(4橫指),距離脛骨約1橫指尖的地方就是穴位。

【穴道按摩DIY】:坐姿,左足放置椅子上,右手掌握拳,以右手食指第2指尖關節,上下推按穴道。

查看詳情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