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中醫教你 如何解鬱防肝病

中醫教你 如何解鬱防肝病

來源:妖孽男    閱讀: 3.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教你 如何解鬱防肝病

一、肝經諸穴的治病作用

主治肝病、婦科、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腰痛、胸滿、呃逆、遺尿、小便不利、疝氣、少腹腫等症。

怎麼判斷自己的肝有問題呢?如果睡足8小時仍覺得累、眼眶黑暗或眼睛乾澀、皮膚易過敏、整天疲勞氣色差,甚至有的女性痘痘長不停,這些都是肝疲勞的表現。如果一個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的人,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就會造成免疫力低下,這種長期的傷害會轉化成慢性肝損傷。如果你每天清晨在丑時醒來,這就表示肝在通過氣血流注的時間規律向你發出信號了。根據“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的理論,取太沖穴針刺或按揉穴位常可取得滿意效果。如果擔心自己的臟器有問題,還是認真做一個健康體檢爲好。

1、治肝病

每週兩次按壓肝經(見上圖)從大腿根部開始(也就是腹股溝的地方),沿着肝經一點一點地壓過去(在大腿內側面的中間,也可以敲),開始可以輕一點,反覆壓,遇到痛點就停留稍久,其實有痛的地方一定是有脂肪塊的地方(對應有病竈處),所以壓那些地方就是把對應點病竈的積水清除出去。

2)揉腹破肝鬱法:

雙手摩熱之後,左手放在肚臍,右手放在後腰,沿着腰帶一圈來回按摩腰36下(肝腎同源,護腎就是護肝)。先逆時針地去揉,把手掌心的勞宮穴對着自己的肚臍(神厥穴),揉到肝區的期門穴(肝在右肋骨下面),逆時針揉完了再順時針揉(中醫認爲,逆時針揉爲瀉法,順時針揉爲補法)。每天堅持,揉的次數可以36爲基數,每次是36的倍數即可。晚上睡覺前要揉,早晨起牀可再加一次,長期堅持對身體大有好處。在揉腹中,感到哪個地方有筋結,一定要用手指把它逐漸地揉開,對恢復肝的功能也是非常重要。

3)推搓兩肋:雙手按腋下,順肋骨間隙推搓至胸前兩手接觸時返回,來回推搓30次。

4)揉三陰交穴(見下圖)。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處),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手法同前。

5)按太沖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腳太沖穴(腳背第一、二趾骨之間),沿骨縫的間隙按壓並前後滑動,做20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腳大敦穴,手法同前。

6)揉大敦穴。盤腿端坐,赤腳,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腳大敦穴(腳大趾甲根部外側),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腳大敦穴,手法同前。

7)腹部按摩——肝纖維化肝硬化保健按摩法:按摩部位:主要按摩右側胸脅部。

8)背部按摩:施術者左手按摩肝區,右手指同時按摩肝膽俞。左手按摩腎區,右手同時按摩腎俞、膀胱俞,按摩至肝腎區和俞六處有熱感,全身舒服爲限。每2天按摩1次,共6~18次。按摩的同時,按中醫辨證分型配服中藥。驚恐傷腎型服硃砂安神丸。肝鬱氣滯型服舒肝合胃丸加逍遙丸。肝腎陰虛型服杞菊地黃丸。

9)按壓足三裏穴(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壓雙側足三裏穴。指端附着皮膚不動,由輕漸重,連續均勻地用力按壓。此法能舒肝理氣,通經止痛,強身定神。

10)揉肝炎穴:下肢膝關節屈曲外展,拇指伸直,其餘四指緊握踝部助力,拇指指腹於內踝上2寸之“肝炎穴”處進行圓形揉動。此法可疏經絡,補虛瀉實,行氣止痛。

11)足部按摩:每天熱水泡腳(也可用足療盆)後,按壓足部肝臟反射區;

12)按摩耳部:按摩在耳部穴位圖耳中和耳廓對應的肝區。

3、治療乳腺增生(婦女乳腺增生很多是生悶氣的結果)

乳腺增生有乳房脹痛厲害的症狀,中醫認爲乳房屬胃,屬肝,針刺肝經原穴太沖,採用瀉法,或用母子補瀉法瀉其子穴行間,可使痛癢立消。太沖穴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平時可以自己經常按摩太沖穴。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原”有“發源、原動力”之意。《難經·六十六難》有“五臟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之說,可見其重要性。太沖穴位於足背第一、第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經常按揉太沖穴,可疏肝解鬱、調理氣血、化溼通經,對脅腹滿痛、頭痛目眩、疝痛、小便不利、月經不調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4、緩解生悶氣(有了脾氣要發出來——生悶氣比發脾氣更傷肝):

1)對於愛生氣尤其愛生悶氣的女性來說,生氣了,一定要按摩一下太沖穴,這是一個很好的補救方法。

2)大敦穴位於足大趾末節外側,趾甲角旁約0.1寸處。常按摩大敦,對女性月經不調、閉經、崩漏有很好的療效;除此之外,大敦穴還是自古以來被視爲鎮靜及恢復神智的要穴。孕婦產前產後皆不宜艾灸此穴。

3)行間穴位於足背部第一、第二趾間縫紋端處。主治頭痛、目眩、目赤腫痛、痛經、帶下等症。五輸穴所溜爲滎,性屬火穴,母子屬性爲子,對於肝經火旺需要瀉肝火時,取行間是最好的選擇。

按摩點穴從輕重上說,輕柔的屬補,刺激較強、力量較重的屬瀉。對於不會扎針者,此時可以放手按壓此穴,痛一點沒關係。

4)蠡溝穴位於內踝高點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主治小便不利、遺尿、月經不調、帶下、下肢痿痹,是肝經的“絡穴”,屬肝絡膽,所以這一個穴位可以同時調理肝膽兩條經脈。

5)中都穴位於內踝高點上7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主治疝氣、崩漏、腹痛、泄瀉、惡露不盡等,是肝經的“郄穴”。可治療急症血證。

6)曲泉穴位於膝內側屈膝,當膝內側橫紋頭上方凹陷中。主治腹痛、小便不利、遺精、陰癢、膝痛、月經不調、痛經、帶下。曲泉穴是肝經的“合穴”,五行屬水,肝屬木,按照五輸穴的五行母子關係,曲泉屬於母穴,虛則補其母。臨牀發現對於經常熬夜,自訴有頸椎病,屬於肝經氣血相對較“虛”的患者,按其曲泉穴多有壓痛,針刺該穴(用補法)時,感到酸脹,隨後頸項不適感可減輕或消失,起針後該穴壓痛也可減輕或消失。很多伏案工作者不妨經常檢查一下自己的曲泉穴。按揉有壓痛時千萬不要用力按壓,輕柔的手法纔是補法。

從理論上講,在肝經最旺的丑時按摩肝經最好,但此時我們宜保持熟睡,以順應自然。因此,可以將其改爲在同名經手厥陰心包經當令的戌時(晚上19點至21點)按摩,或者採用酉時腎經當令之時按揉腎經原穴——太溪穴,同時按揉肝經原穴——太沖穴。

5、制怒

你煩燥不安、情緒失常時,是因爲肝氣不暢,太沖是人體肝經上最有靈性的穴位,每天下午5點到7點腎經經血運行最暢旺的時候,按揉左右腳的太沖穴各20分鐘,就能預防並改善以上疾病。之所以選擇在腎經當令時按揉太沖(從太沖揉到行間),是因爲肝腎同源,腎水生肝木,腎經是肝經的母親。由於肝經在凌晨1點到3點當令,這個時候人都在熟睡中,故在其母經——腎經當令之時按揉太沖,效果一樣好。

人在發怒時肝氣上逆,血隨氣而上溢,故傷肝。肝氣上逆,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生氣,人一生氣沒處發泄就會蘊怒,怒極必傷肝。善於動計謀的人,肝氣用得多,耗傷肝血也會影響人的視力,因爲“肝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肝經在丑時活動最強,有人喜歡深更半夜學習、想事情,因爲這時效率高,計謀出得也好,道理就在於此,故一般的“大決斷”都出自半夜。肝能調節人的情志,正常的情志活動依賴於氣機的調暢,如果肝失疏泄,氣機不暢,則會引起兩個方面的精神情志活動異常——肝鬱氣滯和肝陽上亢。

女性多是肝鬱氣滯的代表,愛生悶氣的人多爲女性,主要表現爲肝鬱氣滯。對於女性來說,肝的經脈分佈於兩肋,乳房是肝脈必經之路。肝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氣機不暢,肝氣鬱結,就會出現胸悶乳脹、乳房疼痛,導致水液停滯,血行不暢產生痰淤等病理產物,形成腫塊。

肝陽上亢更鐘愛男性,肝主怒。一般男性容易把肝火發出來,表現爲肝陽上亢。那些有火暴脾氣的人,經常處於發怒狀態,容易禿頂。肝硬化病人更易發生潰瘍病專家研究發現,肝硬化病人更易發生潰瘍病,這種消化性潰瘍病又稱肝源性潰瘍病,這也是發生肝硬化的明顯信號。如果你發現自己最近食慾減退,出現節律性上腹部疼痛、便血等潰瘍症狀,一定要注意檢查一下是否伴有肝硬化。

在大多數人看來,發脾氣是有傷大雅的事情。事實上,有了氣發出來要比悶在心裏好得多。由於生氣會給身體造成諸多問題,因此平時養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做到“不生氣”。所謂的不生氣,並不是把氣悶住,而是修養身心,開闊心胸,通過其他途徑把“氣”發出來,比如,可以多聽一些悠揚和節奏舒緩的音樂,讓優美的樂曲化解精神的焦躁,放鬆情緒;運動也是發泄的有效途徑,只是別過度就行了。

雖說生悶氣比發脾氣更傷肝,但是能夠做到凡事不生氣最好,氣大總會傷身嘛!形意五行拳崩拳屬木應肝,是形意拳中最簡單的拳法,也是最實用的拳法,就是左右崩拳連環打出。生氣鬱悶不舒時,試試打幾趟崩拳。經常鍛鍊崩拳能夠起到舒肝利膽的作用。

6、調理生氣後的食慾下降

人生氣或發怒是肝木過度旺盛的表現,肝木過旺則對脾土剋制過度,導致脾的運化飲食功能下降,從而出現飲食不振的狀況。可以取太沖、足三裏鍼灸。不會鍼灸可以用按揉的方法,讓上升的肝氣往下疏泄,按揉太沖穴時會很痛,此時要反覆按摩,直到這個穴位不再疼痛爲止。

平時按揉太沖穴不方便,有一個簡便的方法,如果在辦公桌下面能脫鞋,就用一隻腳的腳跟踩按另一隻腳的太沖至行間一線,也可以踩按大腳趾,這裏有肝經的大敦穴和脾經的隱白穴,可以起到調和肝脾的作用。在家伏案學習工作時最好能夠光腳,邊活動大腳趾邊踩壓腳背太沖穴,這是一個提供給沒有時間專門鍛鍊者的小祕密。

再說一個迅速舒肝理氣的小竅門。如果在某些場合,有人說話交談影響大家,用一個字和動作請其噤聲,該怎麼做呢?食指放在嘴上發出“噓”。食指螺紋面屬肝,伸食指相當於舒肝,“噓”字在六字訣裏屬木通肝,爲什麼通肝呢?大家體會一下做“噓”字時舌頭受到按壓的地方,是不是舌頭的兩邊正用力抵在兩邊的上牙齒上,熟悉中醫舌診的人都知道,舌尖屬心、舌尖的兩邊屬肺,舌兩邊屬於肝膽,舌根屬腎,脾其華在脣。熟悉舌頭、口脣和五臟的對應關係,就容易理解爲什麼發一個音就能調理相應臟腑了。即使不知道六字訣練功方法,在生氣時自己覺得需要迅速梳理一下肝氣時,請做一個噓聲的動作試試看。

7、改善手腳冰涼

人一生氣就會緊握雙拳的原因:肝主筋膜,筋拉動骨骼負責運動,膜用來隔離、劃分器官組織的功能界限,肝氣旺,手指、腳趾有力量,肝臟對應手指、腳趾,活動手腳能活動肝臟。肝的變動爲握,憤怒時肝氣一動,拳頭就不自覺地攥緊了,並想大喊大叫。這就是爲什麼人一生氣就會緊握雙拳,做要打人之狀的原因。平時不生氣時,或者沒有時間鍛鍊或者某些場合不宜做過大的動作時,抓握動作就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手三陰、手三陽經絡的方法,握拳時中指尖上的中衝穴(手厥陰心包經的井穴)正好點按在心包經的勞宮穴(心包經的滎穴),木火相生,可以起到補養心血的作用。 

手腳冰涼者,用搓手的方法也很難讓手指轉暖者,可握拳用中指點按勞宮穴,緩慢用力,盡力抓握幾秒鐘,然後緩緩放鬆稍停後再重複抓握,只需幾下就可使手指轉暖。在門診碰到即使夏季也指尖溼冷且搓手也不易轉暖的患者,令其採用該方法後常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