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社會萬象 > 春節假期結束 這麼做能避免節後綜合症

春節假期結束 這麼做能避免節後綜合症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轉眼間春節假期已經結束了,不少的人已經離開家裏走上工作崗位。不過有不少的人長假之後沒心態進入工作,甚至出現了各種的不適。其實這就是節後綜合症,這種症狀的危害極大,那麼你知道如何避免嗎?下面就詳細去了解一下。

春節假期結束 這麼做能避免節後綜合症

節後綜合症找上門的原因

1、從閒到忙。雖然過節幾乎家家都人來人往,忙忙碌碌,但生活內容卻是十分休閒。節後,立即要投入快節奏的工作學習中,壓力又要重新降臨。

2、從鬧到靜。大家在節日裏都喜氣洋洋地走親訪友,相互拜訪,十分熱鬧。過了節後,這種喧譁熱鬧的氛圍和場面都已過去,一下子回到平靜的環境中。

3、從靜到煩。原本心理很平衡,可是節日裏人來客往,交流頻繁,信息很多。看看人家的生活,比比自己的日子,瞧瞧他家的閨女,想想自己兒子,差距越看越大,越想越煩,心理狀態失衡。不過,這只是一種不良心理狀態,而不是心理疾病

春節假期結束 這麼做能避免節後綜合症 第2張

節後綜合症的症狀

1、美食綜合症

美食綜合症是節假日最容易患上的“節日病”之一,由於短時間食用大量雞、鴨、魚、肉等高蛋白食物,而出現頭昏、心慌等症狀,有些人會表現爲上肢麻木、下肢顫抖,個別人則表現爲噁心及上腹部不適等。其病因是攝入的物品中含有較多麩氨酸鈉,它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具有刺激味覺、增進食慾的作用,食用後會分解成酪氨酸和穀氨酸,使新陳代謝出現異常,導致疾病發生。

2、娛樂綜合症

好容易盼到了節假日,許多人通宵娛樂,上網、唱卡拉OK、打牌,以至出現了頭昏、頭痛、眼花、記憶力衰退、肢體麻木等症狀。專家指出,過度娛樂易使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平衡失調,樂極傷身。長時間處在空氣污染的娛樂場所,還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的疾病,平時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患者,過度玩樂還會引發中風、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發生猝死。

3、購物綜合症

節日商場促銷不斷、優惠連連,人們摩肩接踵、熱鬧非凡,正在興致勃勃之際,突然感到頭痛頭暈、心慌氣短、胸悶心煩、噁心欲吐等一系列不適症狀,這就是“購物綜合症”。由於商場噪音大、空氣渾濁,容易使人血壓升高,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也易刺激皮膚和呼吸道。

4、廚房綜合症

節日期間全家團聚、品嚐佳餚,盡享天倫之樂,但家中入廚者卻往往感到腰痠背痛、全身乏力、不思飲食,有的甚至出現了胸悶、頭暈、喉嚨不適等症狀,入廚者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廚房綜合症”。由於入廚者精神和體力連續長時間地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在廚房裏忙得團團轉的時候,還吸進了油煙中的丙烯醛,那是一種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油溫越高、烹調時間越長,丙烯醛的生成越多,對人體的危害越大。

春節假期結束 這麼做能避免節後綜合症 第3張

如何避免節後綜合症

症狀一:腸胃不適容易積食

1、每日晨起空腹一杯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可以加少量蜂蜜、食鹽,根據個人喜好而定。

2、節日裏油脂攝入太多,再加上堅果類零食的攝入大增,如果消化不良,就會使毒素停留在腸道被重新吸收,給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我們可以在節後選擇一些養胃促消化,能促進腸道迅速排出毒素的食物,如山楂、魔芋、黑木耳、海帶、豬血、山藥、蘋果、草莓、蜂蜜、糙米等。

3、堅持“少鹽、少油”原則,以蒸、煮、燉等烹調方法,少量多餐,食物細軟易消化爲宜。對於受傷的胃黏膜,可用抗潰瘍藥類,如胃達喜、胃舒平等藥物。少喝咖啡、烈酒、濃茶等刺激性飲品。每天下午三點左右爲自己補充一杯酸奶,幫助胃腸道恢復腸胃菌羣平衡。

症狀二:睡眠紊亂精神萎靡

1、在窗簾上加個遮光層,關掉所有帶亮光的電器,讓臥室徹底黑暗,能有效促進入睡並提高睡眠質量。

2、白天儘量不喝咖啡和茶,不喝可樂和可可巧克力等含刺激興奮的食物,如果實在想喝,避免下午5點以後喝。

3、提前1—2小時喝一小杯牛奶或紅酒,都有助於睡眠和養顏。

4、睡前洗個熱水澡,或者用熱水泡腳,放上精油、生薑和薰衣草,可以讓身體和大腦放鬆。

5、睡前不要做任何動腦的活動,不要談論讓人興奮的事情。可以適當做點輕柔活動,比如瑜伽動作,或牀上體操,讓大腦放鬆下來。

症狀三:腰痠背痛渾身不適

1、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的經絡氣血運行恢復的時間節點,此時要保證充分的休息。

2、早晨5點到7點是手陽明大腸經的氣血循行旺盛的時間點,養成這個時間點排便有利於腸道功能正常運行,諸如此類。

症狀四:心神不寧

從心理學角度上講,在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作爲一種應急機制,人的大腦中樞會相應建立起一套高度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以使人們能夠適應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模式。如果人們一下子從上述狀態中停下來無事可做的話,原來那種適應緊張節奏的心理模式便會突然失去對象物,加上生理和心理的慣性作用,會使人們面對寬鬆的環境反而感到不適應。有些人會出現抑鬱、焦急、憂傷、失落甚至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問題,建議要從生活到作息時間積極作出相應的調整,每一次長假都有兩個緩衝期——假日剛到和假日過後。假日最後一天應有意識地做一些與工作有關係的事,如看看報刊、思考一些問題,有助於走出懶散的“休閒狀態”。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