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社會萬象 > 中國醫生參與換頭術 手術能成功嗎

中國醫生參與換頭術 手術能成功嗎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醫生參與換頭術 手術能成功嗎

意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奧·卡納維洛日前宣佈,人類第一例“換頭”手術時間確定在2017年12月,中國醫生任曉平將加入這個也許會創造醫學奇蹟的手術團隊。

首個完成小鼠換頭術

卡納維洛的新聞祕書上週透露,卡納維洛醫生認爲,兩年的時間足夠完成手術前各項研究和檢查。只有當我“確認有超過99%的成功把握時”,纔會實施手術。他還表示,這一手術將同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任曉平教授率領的醫療團隊合作實施。

接受“換頭”手術的俄羅斯電腦工程師瓦萊裏·史比多夫則表示,“關於中國醫生加盟手術的事宜已經計劃了幾個月,這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新消息。卡納維洛和任曉平都是醫學移植領域的出色專家,他們一起合作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華爾街日報》此前報道,在頭部移植手術這一前沿醫學領域,任曉平是全球首個成功完成小鼠頭部移植手術的人,術後小鼠們能睜眼、呼吸以及完成一些其他基本動作。

患者只剩頭部能活動

30歲的俄羅斯電腦工程師瓦萊裏·史比多夫先天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肌肉停止發展,令他自小全身傷殘,骨骼畸形。兩年前得知卡納維洛正在研究頭部移植手術後,他主動接觸對方,表示爲重生甘願當“小白鼠”。

頭部移植手術非常複雜,估計需36小時才能完成,花費750萬英鎊(約合6880萬人民幣)。手術過程包括使用超鋒利刀片同時切下兩位病人的頭部,對需要移植的頭部進行冷凍並清洗,隨後將其與新的身體使用特殊的聚合物膠結技術結合在一起。事後還要注射大量藥物抑制免疫力,以免出現排斥反應。

俄羅斯神經外科學家弗拉基米爾·尼基金認爲,對這名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來說,兩年無疑是個“極限時間”。因爲疾病每天都在侵蝕他的全身。畢竟,“患者現在能活動的也僅剩頭部了”。從這一點來說,所謂“兩年的準備時間”應該根據患者情況靈活掌握。

任曉平:換頭術理論可行風險大

手術當時成功可能性很大,術後能否恢復運動功能不確定

對於換頭手術是否可行,任曉平認爲,雖然這項手術在理論技術上可以實現,但因缺乏客觀的實驗室數據,還是存在很大的風險。

腦部移植到目前爲止也只有小鼠實驗,即使是他們所做的小鼠實驗,也只進行了短期的觀察,沒有長期的觀察,而到現在,也尚未有做豬、猴等更高級動物的實驗。“免疫系統的排斥性反應還是要長期觀察才能出現的,術後不會很快出現。”任曉平說,“中樞神經的恢復,也很有可能使得病人癱瘓。”

任曉平稱,當前做腦部移植,手術當時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術後恢復意識及智力應該沒問題,但恢復身體感覺和運動功能不確定”。雖然曾成功進行手移植手術,任曉平仍擔心,手部移植手術成功解決了排異反應的問題,但作爲一個特殊的複合組織,人腦包含中樞神經,現有免疫方案能否控制腦部排異反應,還需要進一步解決。

在任曉平看來,如果這一手術能夠開展,也主要適用於少數極端情況。除了像瓦萊裏·史比多夫這樣的先天性肌肉萎縮患者之外,嚴重外傷患者,尤其是高位截癱患者及部分癌症患者、因其他疾病導致多臟器衰竭的患者也適宜開展,“尤其是部分癌症患者,病情可能在經放化療等治療後發生轉移,如果未發生腦部轉移,換頭手術也是挽救生命的一種方法。”

關於換頭術的相關報道

爲何選中國醫生任曉平

任曉平是誰?爲何意大利專家要跟他聯手挑戰“換頭術”?

任曉平曾在美國15年,在美國時,他參與完成了人類第一例成功的異體手移植手術。2012年,他到哈醫大任職。2013年,他的團隊完成了首例小白鼠頭部移植手術。此後又進行了約1000例小白鼠換頭手術,最長時間是讓老鼠在手術後存活一天。

事實上,兩位專家早有溝通。任曉平今年6月曾介紹:“去年卡納維羅要求跟我合作,並藉助我們國內的基礎研究平臺。”

卡納維羅也對任曉平評價頗高。近日,他表示:“中國可能是實施這項手術的最佳地點,因爲中國醫療團隊不僅有傑出的組織能力還有豐富的‘團隊作戰’能力,而任醫生是全世界唯一能領導這個項目的人。”

換頭兩大難點真的解決了嗎

人體換頭術會成功嗎?目前真的具備“換頭”的技術嗎?

頭部移植的最大兩個挑戰,除了因複合組織而產生的免疫系統排斥反應之外,另一個就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連接,傳統上認爲中樞神經是沒法恢復的。

卡納維羅解釋,可以通過一種脊髓“黏合劑”令其再生。任曉平也表示:“近十年科技發展,在慢慢否定中樞神經不可恢復論,但這還需要時間驗證。”

卡納維羅很有信心,近日他表示:“如果一切準備好了,第一例頭移植手術成功率會在90%。”任曉平則頗爲謹慎,他表示,這項手術還有大量的難題需要攻克,到現在也沒有做豬、猴等更高級動物的實驗。

更多的專家則認爲中樞神經的再生功能研究離成功還很遙遠。即使換了頭,病人也可能癱瘓。由於換頭手術風險甚高,有醫生認爲卡納維羅是個“瘋子”。美國神經外科醫生協會的巴特傑爾批評手術後果嚴重,甚至“比死更難受”。

不過,換頭術已經有了第一個志願者,他是30歲的俄羅斯計算機工程師斯皮裏多諾夫,他患有先天脊髓性肌肉萎縮症,骨骼畸形。

換頭後,他會變嗎?

即便解決了所有的技術難題,倫理問題仍然是邁不過去的坎。

“就算可行,但一個全身器官都健康的捐贈者,原本可以幫助許多患者,現在卻只把身體換給一個人,還有很大風險,這不公平。”北京大學王一方教授的觀點很實際

而對於接受手術的人來說,倫理爭議更大。假設實驗成功,這個擁有A的頭腦和B的身體的人到底是誰?他的家人朋友能否認同這個身份?如果有孩子,孩子的父親是誰?

傳統觀點認爲意識由腦產生,軀體提供了支撐平臺。但近20年的醫學研究發現,軀體分泌的激素同樣會影響人的表達、情感等,我們究竟該怎樣界定接受換頭手術的人?

再往前推一步,如果人類可以自由“拼裝”自己,那麼是否意味着在不久的將來,弗蘭肯斯坦式的人造人會出現在現實之中?如果這一天真的到來,我們現行的法律,人類千百年來形成的道德、倫理,可能都要改寫了。

換頭術的研究從未停止

雖然面臨着很多倫理問題,但事實上,換頭術的研究從未停止。

早在1908年,美國芝加哥的醫生古斯里進行了有文字圖片記錄的第一例狗頭移植。他“製造”了一隻雙頭狗,可惜幾分鐘後狗頭就不動了。

上世紀50年代,蘇聯科學家德米科霍夫也“製造”了一隻雙頭狗,活了6天。在15年間,他造出了20只雙頭狗,最長時間存活了一個月。

1970年,美國神經外科醫生羅伯特·懷特進行了一次獼猴的頭部移植,但由於無法連接脊髓,導致猴子癱瘓,僅存活8天。2001年,再次手術,猴子還是癱瘓,數小時後死亡。

中國醫生也不甘落後。早在1959年,哈醫大二院趙士傑就挑戰狗頭移植,移植後存活了5天零4小時。

任曉平說:“人類醫學的進步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臨牀常常走在倫理的前頭。”他說,自己在美國做手移植手術時,也有非常多反對意見,“最後成功了,很多反對的人後來也認可了。”

如果手術失敗呢?任曉平回答:“那就接受失敗的風險吧,要挑戰世界難題,就得承擔相應的風險。”

任曉平認爲,“換頭”手術可以治癒許多此前無法醫治的疾病,譬如脊髓損傷、癌症和肌肉萎縮性疾病,這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發展的進程。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