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社會萬象 > 傳染源尋找 剖析H7N9禽流感的前世今生

傳染源尋找 剖析H7N9禽流感的前世今生

來源:妖孽男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浙江建德人洪某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他先後4次就醫,被醫生認爲出問題的臟器分別是肝、膽和肺。2013年3月27日凌晨,他因多臟器功能衰竭去世。直至4月1日,葬禮的前一天,家屬才被告知,他死於一種叫H7N9的新型禽流感病毒。

傳染源尋找 剖析H7N9禽流感的前世今生

2013年3月3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通報,在上海和安徽發現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爲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截至4月14日,華東地區及北京市、河南省已有60人確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其中13人死亡。

在“非典”十週年之際,這個陌生病毒突然現身。它到底是什麼?來自哪裏?通過什麼途徑傳染?它和我們之前遭遇過的禽流感病毒有哪些不同?還會繼續變異嗎?一連串問題需要解答。

百年曆史

“要說流感病毒,恐怕比人類的歷史還長。”動物傳染病學專家、廣東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專家組病原學組組長、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廖明介紹,禽流感是流感大家族的一員。

禽流感全稱“鳥禽類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動物傳染病,通常只感染鳥類,少見情況會感染豬。禽流感病毒高度針對特定物種,但在罕有情況下會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

禽流感被人類認知,是從一百年前開始。文獻中所記錄的禽流感最早發生於1878年的意大利。當時意大利發生雞羣大量死亡,被稱爲“雞瘟”。到1955年,科學家證實其致病病毒爲甲型流感病毒。此後,這種疾病被更名爲“禽流感”。

其間最著名的事件是1918年爆發於西班牙的流感,在全球造成了約20億人感染,其中4000萬人死亡。據研究,導致這次世界性傳染病的HIN1亞型流感病毒,與禽流感病毒的關係十分密切。不過,它究竟是“禽—人”直接的跨物種傳播,還是經過“禽—豬—人”的種間適應,至今仍無定論。因此這一重大疫情也沒記在禽流感名下。

禽流感真正爲世人所矚目,卻是在1997年的香港。當年8月,一名3歲的男童因感染死亡,後檢測發現他感染的是H5N1病毒。這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個案。在隨後的幾個月中,共有18人感染,其中6人死亡。這也是此前被認爲最嚴重的一次禽流感疫情,因此引起全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關注。

其後,該病一直在亞洲區零星爆發。2003年12月開始,主要在越南、韓國、泰國等東亞多國爆發,並造成越南多名病人死亡。

2009年4月,全球發生了“豬流感”(新甲型H1N1)。

2012年3月,臺灣首度發生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同年9月廣東湛江再度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禽流感病毒被發現100多年來,人類並沒有掌握特異性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僅能以消毒、隔離、大量宰殺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人患禽流感潛伏期一般爲1-3天,通常在7天以內。主要症狀爲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伴有嚴重肺炎,嚴重者會因心、肺、腎等多臟器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達60%以上。#p#分頁標題#e#

百變魔影

當一種新的病毒出現,難免會讓人措手不及,十年前的SARS就是典型。就算近年來禽流感頻現,但依然讓醫護和防控人員們有些慌神。因爲,禽流感病毒會變異。

1997年在香港“犯事”的H5N1病毒就是一種變異的禽流感新病毒。無獨有偶,今年最先現身於我國長三角地區的H7N9病毒,也是一個變異後的“新面孔”。

3月4日,我國首例感染H7N9病毒患者死亡,是上海一位87歲的李姓老人(2月19日發病)。3月7日,上海市衛生局官方微博發出消息:“經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已排除非典、人禽流感、新型冠狀病毒和甲流感等傳染病!”

3月10日,第二例被H7N9奪去生命的病例也發生在上海,年僅27歲的吳某(2月27日發病)經搶救無效死亡。在他去世21天后,家屬方知其死因。

2月就有發病,而直至3月3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才通報了H7N9禽流感疫情消息。“爲何通報這麼遲”的質疑聲久未散去。通過媒體的陸續報道和專家在不同場合的解釋,人們逐漸明白,原因就是禽流感病毒有着神奇變異能力。

H5N1、H9N2、H7N7、H5N2、H7N9……再看看這些編號,同樣是禽流感,卻有着不同的名字,這是爲什麼呢?它們相互之間又有何種關係?廖明解釋了其中原委。

流感病毒分爲甲、乙、丙三種類型,禽流感爲甲型流感病毒引起。這種病毒具有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兩種表面抗原,H和N又可進一步細分,H可分爲H1~H15,N可分爲N1~N9。這就是禽流感病毒命名編號的出處。

廖明說,流感病毒有多個基因片段,在宿主體內複製時,容易發生基因重組,就形成了新的病毒。其中甲型抗原變異性最強;乙型變異性較弱,只會引起局部地區暴發和流行;丙型比較穩定,僅引起散發病例。

甲型流感病毒的亞型有145個,其中能引起人類流感的主要爲H1~H3型,H1N1、H2N2、H3N2曾造成流感大流行。而如今的H7N9病毒,也有其複雜的身世。

他從病毒基因分析,這種病毒的基因片段分別來自於H7N3(浙江野鴨身上曾發現)、H11N9(韓國野鳥身上曾發現),其他基因片段來自於H9N2(華東地區的雞鴨等家禽身上存在)。

據中科院研究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來自於東亞地區野鳥和中國上海、浙江、江蘇雞羣的基因重配。而病毒自身基因變異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並導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從生物學角度講,病毒變異是一種生存能力。”廖明說,變異使其能逃脫動物產生的特異性抵抗力,人類研製的各種疫苗,在其變異後就失去了作用。因此就目前的防疫技術和手段而言,流感病毒很難被消滅掉。

“跨界”逞兇

一般來說,禽流感的傳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帶毒禽,主要通過接觸感染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飼料、水、種蛋和精液等媒介,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過氣源性媒介傳播。研究顯示,對於高致病性禽流感,1克污染的糞便中病毒的含量就可造成100萬隻禽鳥感染。

因此,禽流感的高危人羣主要是獸醫和長期從事雞、鴨、鵝、豬等動物飼養、販運、屠宰的人員。在野外條件下,禽流感病毒常從病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糞便中排出,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存活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普通人也要提防被感染。#p#分頁標題#e#

專家介紹,在低溫、乾燥環境下禽流感病毒可存活數月至一年以上。在乾燥的塵土中也能存活14天。在較低的溫度下,病毒在污染的糞便中可存活至少3個月。在水中時,22℃可存活4天,0℃時可超過30天。在冷凍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個月。

H7N9禽流感病毒現身以來,迄今所知病例皆爲禽傳染人,尚無證據表明會人傳人。但也有學者發出警告,從理論上說,如果病毒變種,毒性就有可能增強,產生人傳人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可能。

4月7日,南方科技大學一篇研究H7N9禽流感的論文被刊登在國際著名預印本電子文庫Arxiv上,這是國際公開發表的首篇有關H7N9的論文。該研究從權威機構獲取並分析了4個H7N9禽流感基因組,發現其中一個表面血凝素相對其他三個有明顯變異。研究者表示,由於表面血凝素蛋白是病毒用來吸附感染動物細胞的,它的高變異能力可能導致它傳播感染能力和致病能力的變化。

對此研究,廖明迴應到,病毒在不斷變異,“變異並非一定朝着壞的方向發展,變異毒性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弱,這是爲何有些病毒最後會消失的原因。”

傳染源是啥?

我們既然知道了H7N9的基因是東亞野鳥和中國雞羣的基因重配,那麼,它的傳染源究竟是什麼,目前依然不清楚。

“傳染病的控制,最關鍵、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找到傳染源,把傳染源隔離,傳播鏈就切斷了,這會大大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羣安對此表示無奈,目前衛生、農業、林業等相關部門都參與進來,全國的監測點都在蒐集標本,已在鴿子以及一些活禽市場的禽類身上發現了病毒,但還未確定到底是哪種禽類是這個病毒的主要攜帶者。

“如果一直找不到傳染源,可能就會不斷地有新的病例出現,並且病毒還會繼續發生新的變異!”毛羣安說。

還能吃雞嗎?

2012年6月,一名2歲的香港男童隨母親回廣州探親,隨母親在某肉菜市場活鴨屠宰攤位前買菜後,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後來省疾控中心果然在該市場砧板和禽鳥血液中檢測出了H5型禽流感病毒。

H7N9禽流感病情發生後,4月5日,上海市政府關閉了上海的所有活禽交易,不少地方爭相效仿。可人們總要去菜市場,難道以後要遠離所有禽鳥?市場內的活雞活鴨會不會感染?

對此,廣東省疾控中心首席專家、傳染病防控所所長何劍峯表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雞鴨,即便是未發病、或者發病輕微,它本身都是傳染源,接觸這樣的家禽和生禽肉,確實有被感染的可能。另外,雞的翅膀有可能藏有禽流感病毒,所以,雞翅膀撲打時可能會造成病毒釋放。不過羽絨製品通常會經過消毒、高溫等多個物理和化學處理過程,傳播病毒的機率很小。

“吃煮熟的禽肉不會被感染!”何劍峯說,但雞鴨等肉食一定要煮熟、煮透。禽流感病毒並沒有超常的穩定性,它怕陽光、怕熱,對普通消毒劑也很敏感。在直射陽光下,40小時-48小時即可被殺滅。通過加熱(60℃時30分鐘,100℃時1分鐘)或普通消毒劑即可殺滅病毒。

“特殊時期最好不要在活禽攤位前逗留,選購肉食也最好買冰鮮食品。”廖明提醒。

小貼士

如何防範禽流感?

1.加強體育鍛煉,注意補充營養,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2.儘可能減少與禽類不必要的接觸,尤其是與病、死禽的接觸。

3.加強室內空氣流通,每天1~2次開窗換氣半小時。吃禽肉要煮熟、煮透,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雞蛋。

4.外出在旅途中,儘量避免接觸禽鳥,例如不要前往觀鳥園、農場、街市或到公園活動,不要喂飼鴿子或野鳥等。

5.不要輕視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發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若出現類似症狀時,應戴上口罩,儘快到醫院就診。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