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兒科 > 新生兒窒息復甦急救與護理

新生兒窒息復甦急救與護理

來源:妖孽男    閱讀: 5.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 資料與方法

新生兒窒息復甦急救與護理

1.1 資料 我院於2008年1月-2008年6月共出生1551名新生兒,發生輕度窒息14例,重度窒息3例;其中男嬰10例,女嬰7例。經復甦全部存活,未出現併發症。

1.2 急救方法

1.2.1 清理呼吸道 首先在胎頭娩出、胎肩未娩出之前接生人員用手擠淨鼻咽部粘液和羊水,然後再娩肩,接着用備好的紗布清理口腔內的分泌物和羊水。在斷臍的同時,搶救人員在新生兒第一次呼吸之前,用吸痰管或電動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咽部等呼吸道內的粘液和羊水。新生兒體位取仰臥位,頭略向後仰,頸輕度後伸。搶救時,應注意保暖,因爲所有新生兒都容易丟失熱量而受抑制,處於窒息狀態下的新生兒其調節功能不穩定,更容易成低溫狀態。低溫會導致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及酸中毒,妨礙有效的復甦[2]。娩出後應迅速擦乾全身皮膚,減少蒸發散熱,有條件的最好在遠紅外線輻射臺上進行復蘇,溫度調至37-38℃,它能保持新生兒恆定的正常體溫。

1.2.2 刺激自主呼吸 如果呼吸道通暢後仍無呼吸,應立即促進自主呼吸,可快速摩擦背部,如果仍無呼吸,應立即按新生兒重度窒息的搶救。

1.2.3 人工呼吸 輕度窒息處理無效或開始即爲重度窒息者,在患兒呼吸道通暢後即給口對口人工呼吸。取一塊無菌紗布,覆蓋在患兒口鼻部,搶救者將患兒頸部托起,頭部後仰,另一手輕壓腹部,防止氣體進人胃部,將口對準患兒口鼻部輕輕向內吹氣,用力要均勻,不可過大,當患兒腹部微微隆起時停止吹氣,放在腹部的手輕壓腹部,協助氣體排出。如此一吹一壓20-30次/分,每做4次人工呼吸,給胸外心臟按摩一次,至患兒建立自主呼吸爲止。

1.2.4 胸外心臟按摩 如心率少於60次/分或心跳停止,應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摩。兩手指按壓胸骨下1/3,如新生兒小,也可用兩個拇指重疊在一起,按壓深度爲1.5-2cm,頻率爲120次/分。經上述搶救,多數患兒能在短期內建立自主呼吸,然後給氧吸人。

1.2.5 氣管插管 氣管內插管的指徵爲:有羊水胎糞吸人需吸淨者;重度窒息需要較長時間加壓給氧人工呼吸者,或是極低出生體重兒;經人工呼吸胸廓不擴張或者仍然紫紺;需要氣管內給藥;擬診隔疝兒[3]。如有以上指證者,則採取氣管插管。

1.2.6 藥物治療 如果吸氧後心率仍少於80次/分,給1:1000腎上腺素0.5-1m1臍靜脈注射。窒息後無氧代謝易發生酸中毒,常用5%碳酸氫鈉按3-5ml/kg臍靜脈注射,用等量葡萄糖或生理鹽水緩慢靜脈注射。

2 護理

2.1 復甦方法 按ABCDE 復甦方案。A 是保持呼吸道暢通,是搶救的根本。B 是建立呼吸,是搶救的關鍵。C 是維持循環,保證足夠的心輸出量。D 是藥物治療。E 是評價。

2.2 分娩前搶救準備工作 由宮內窘迫所致窒息者,應在胎兒娩出前就做好搶救準備工作。搶救準備包括人員、遠紅外線輻射保暖臺、氧氣、吸痰管、復甦器、喉鏡、氣管導管等儀器設備及復甦所需藥物,注意藥物劑量及其他提示亦應貼在急救臺旁,以供快速參考。搶救要及時,動作要迅速、準確,避免損傷患兒,應熟悉急救藥品的用法、濃度、劑量。

2.3 保暖 新生兒出生時室溫比宮內溫度低,體溫明顯下降,加之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夠完善,新生兒寒冷時通過增加氧耗來提高代謝,增加產熱。最好把新生兒放人溫箱中,使患兒體溫維持在36.5℃左右的中性溫度,同時應做好皮膚及眼部護理,給患兒取側臥位,有利於口腔粘液流出。

2.4 觀察病情 注意患兒面色、哭聲、呼吸、心率、嘔吐物、大小便等情況,如果出現煩燥而顫抖的尖聲哭叫並有難產或分娩損傷者,常提示顱內損傷;加之前囪飽滿,瞳孔不等大,提示顱內出血。如出現哭聲弱,呻吟狀伴有面色發紺、呼吸急促、心音弱、四肢抽搐,應提示有心肺功能異常可能。如出現以上症狀應立即報告醫生,積極配合醫生一同搶救。護士應細心觀察,根據患兒哭聲原因給予處理,常能挽救新生兒生命。

2.5 繼續吸氧 新生兒復甦後24h內,隨時可能再次發生窒息,所以需專人護理,給氧至皮膚紅潤,呼吸平穩後30分鐘。注意給氧時取側臥位,防止口鼻粘液及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再度引起窒息或併發肺炎。

2.6 預防顱內出血 給抗生素預防感染,給維生素K1預防顱內出血。同時儘量避免搬動患兒,注意動作要輕柔,可在牀上進行新生兒油浴或擦浴[4]。

2.7 餵養 窒息患兒應酌情延遲開奶時間,重症患兒適當考慮縮短靜脈營養時間,儘早開始胃腸內餵養以補充營養。復甦的新生兒應延期哺奶,以免嘔吐。嚴密觀察患兒輸液滴速及入量,同時對患兒母親做好母乳餵養的宣傳和指導工作。

2.8 預防院內感染 病室內定時做好通風換氣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探視,加強對患兒口腔、皮膚等基礎護理,嚴格無菌技術操作,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