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四種類型父親的育兒之道

四種類型父親的育兒之道

來源:妖孽男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四種類型父親的育兒之道

在每個男孩小的時候,父親都會告誡他們:在沒人陪伴的情況下,不許玩火、玩水、玩電……父親的這種“規則”常常以生活常識的形式表現出來,它教會了男孩如何更安全地去接觸他周圍的社會。

當然,大多數做父親的都會給兒子制定這些“規則”,這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識往往體現不出父親教育方式的區別。但在很多時候,父親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卻明顯地體現着他們獨特的教育風格。

例如,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會經歷挫折和失敗,但面對男孩的失敗,父親們對待兒子的“規則”卻是截然不同的。看到兒子失敗了,出於種種理由,有的父親對兒子漠不關心;有的父親指責批評兒子:“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你太沒出息了!”有的父親鼓勵兒子:“失敗是正常的,這沒什麼,大不了從頭再來!”

也正是根據父親們的這些態度和教育方式,心理學家把父親分成了不同的類型:苛求型、不定時炸彈型、消極型、良師益友型。

父母們可不要小看這些關於父親類型的細分,正是由於父親的這些不同的類型,才決定了兒子將來會成爲什麼樣的人。作爲男孩的父親,你也可以根據以下資料,判斷一下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當然,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教您如何正確地給男孩制定規則。#p#副標題#e#

苛求型的父親:多認同、多鼓勵

根據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大多數苛求型的父親都是在事業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的男人。也許正是因爲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他們纔會苛刻地要求兒子也要像他們一樣優秀。

一位年輕的企業管理人曾這樣說過:

自從兒子出生之後,我就下決心要把他培養成一個比我還優秀的人才。因此,在他很小的時候,我就培養他的自理能力:兒子剛剛斷奶不久,我就有意識地教他自己用勺子吃東西;兒子剛剛學習走路時摔倒了,我任憑他坐在地上哭,也不去扶他,因爲我要讓他學會自己爬起來;兒子剛剛學會說話,我就教他一遍遍地閱讀古詩,我要讓他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但令我傷心的是,在兒子人生的起跑線上,他沒有贏,反而輸了,而且輸得很慘。因爲現在我5歲的兒子每每見到新事物,都會表現出很強烈的恐懼感,不敢去接近、不敢去嘗試……

難道我的教育方式真的出現問題了嗎?我真不知道我錯在了哪裏!

這位父親就可以稱爲是苛求型父親的典型代表。每一位做父親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爲優秀的人才,但這位父親卻忽視了孩子成長的規則,對孩子的要求有些太苛刻了。孩子剛剛斷奶,就讓他學習自己拿勺子吃飯;孩子剛剛學會說話,就教他閱讀古詩……要知道,這些兒童期的男孩是非常脆弱的,他們喜歡嘗試新事物,但他們又特別害怕失敗。如果一個剛剛學習走路的男孩跌倒了,父親不但不去扶他,還嚴肅地對他說:“跌倒了自己爬起來!”因爲男孩是規則型的動物,他就會把父親對他的教育態度轉化成“規則”。遇到這種情況,男孩接收到的父親的“規則”就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在這種“規則”的影響下,男孩會成爲兩種類型的人:一種是比父親還要優秀的人,但男孩成爲這種人的可能性很小,因爲任何一個人在沒有鼓勵和認同的環境下都不會健康成長的。

第二種人就是十分懼怕失敗的人,對於這些年齡比較小的男孩來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並不是鼓勵,而是一種陰影。也許他們曾多次體驗過成功,但因爲父親的這種教育態度,他們對“失敗”持有一種特殊的敏感,因爲這種敏感,他們會把失敗的感覺放大,會對失敗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所以,在這種恐懼感的驅使下,男孩常常會拒絕嘗試新事物。

如果一個男孩連嘗試新事物的勇氣都沒有,這將會是十分可悲的一件事情。那如何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呢?

教育專家給苛求型的父親們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1.心態放平,要求放低;多認同,多鼓勵。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但並不是家長的期望越高,孩子就會按着父母所期望的那樣成長。有時,父母對孩子持有過高的期望並不是好事,就像上面那位父親所做的那樣,過高的期望只會對孩子形成過大的壓力,讓孩子對失敗產生恐懼。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不能只有壓力,他們更多需要的是動力。對於男孩來講,他們的動力很多都是來自於家庭規則制定者的鼓勵。

一位成年男士這樣回憶自己的童年:

我小時候非常喜歡畫畫,當我把臨摹下來的圖畫拿給周圍人看時,大家都誇我心靈手巧。但當我把“畫”拿給父親看時,他卻說:“按着別人的樣子畫,能有什麼大出息?”我頓時覺得受到了打擊,險些要放棄畫畫。

後來,我不再臨摹,而是按着實物或憑着自己的想象去畫。當我再次把畫出來的畫拿給父親看時,雖然我覺得沒有上次畫得像樣,但父親卻誇獎我說:“我覺得這次比上次好多了,至少這是你自己的作品。”聽了父親的話,我感覺自己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動力。

男人都是不善表達情感的,所以,當鼓勵的話語從父親口中說出時,男孩會覺得彌足可貴。

當然,它之所以能夠起到鼓勵的效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它是從一個規則制定者的口中說出的,這對於講究規則的男孩來說有着極其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就像上面那位男士所講的那樣,別人的十句批評都不如父親的一句批評重,別人的十句鼓勵都不如父親的一句鼓勵有力量。

所以,苛求型的父親在擺正自己位置的同時,還應該多鼓勵兒子,因爲對於這些正在成長之中的男孩來說,來自於家庭規則制訂者口中的鼓勵能產生巨大的力量。它不僅能夠引導男孩順利地走出對失敗的恐懼,而且還會使男孩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p#副標題#e#

不定時炸彈型的父親:向兒子明確自己的“規則”

所謂不定時炸彈型的父親,我們可以把他看成是那種不負責任、脾氣暴躁,常把孩子當成“出氣筒”的父親。

在中國古代,在“父爲子綱”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很多父親把兒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經常會打罵、虐待兒子。在現代社會,隨着封建觀念的逐漸消失,很多父母開始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來對待、來尊重,但仍然有不在少數的父親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教育孩子方面他們仍然還持有這樣的觀點:

“我是老子,你是兒子,你必須聽我的!”

“我供你吃、供你穿,還供你上學,你必須要聽我的話!”

其實,這些不定時炸彈型的父親之所以會產生這些思想,是有其深層原因的。他們要麼在事業或感情上遇到了挫折,從此一蹶不振;要麼是他們現實的狀況與理想相距太遠,他們需要發泄內心那種不得志的情緒。

在這些情況下,兒子就被他們當成了“私有財產”,變成了他們情感發泄的“出氣筒”。

明智的父母一聽,就知道這些父親的做法絕對是錯誤的,而且父親們的這些做法還會給孩子的生活、思想帶來意想不到的惡劣影響。

一個極其叛逆的青春期男孩這樣講述他的經歷:

在我小時候,我最怕父親喝酒,因爲只要一喝酒,回到家之後他肯定會“教育”我。不是嫌我做的家務不夠多,就是嫌我學習成績不夠好……總之,我覺得我的童年幾乎都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的。因此,我變得不愛說話,不喜歡與人接觸……我知道,同學們在背地裏都叫我“膽小鬼”。

後來,我上了初中,認識了一羣哥們,他們從來不嘲笑我,而且還總是幫我對付那些嘲笑我的同學……從這以後,我變得“膽大”了,敢與老師頂嘴,敢不把老師放在眼裏……但儘管如此,我還是總覺得自己處於危險之中,總是渴望別人的保護。

看,這就是父親的行爲給男孩造成的影響。對於男孩來講,如果家庭規則的制定者是這樣一個不講道理的人,他們會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因爲他們不知道父親何時會拿出“規則”把他們“教育”一番……就像上面那位男孩所講的那樣,只要爸爸在家,他就會感覺到自己生活在戰戰兢兢之中。

確切來講,不定時炸彈型的父親會使男孩產生兩種傾向:一是成爲具有極度不安全感的人。父親不按常理訂“規則”常常會使男孩處於極度緊張之中,他們總是試圖尋求安全感和他人的庇護,在這種狀態下,男孩很容易加入不良團伙,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二種傾向是,男孩很容易成爲像他父親那樣的、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心理學常識表明,如果一個人始終處於神經緊繃的緊張狀態,他遲早有一天會崩潰的。是的,每天都處在戰戰兢兢中的男孩總會想辦法把自己解救出來,而他能想到的辦法只有一個,成爲一個比父親還要不講道理的人。這樣,父親那些不講道理的規則就不再對他起作用了。

當然,每位父親都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變成上面所講的那兩種人。而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父親要做一個合格的規則制定者。

作爲一名合格的父親,如果你堅信自己不屬於那種不定時炸彈型的父親,但就是脾氣有些暴躁,那我建議你——把你的規則明確告訴兒子,讓他對自己充滿信心。#p#副標題#e#

消極型的父親:主動向兒子講述一些關於自己的情況

在我們周圍,這種類型的父親大有人在:

不能說他們不關心兒子,但他們只關心少數的幾個方面:健康、學習、分數等;

他們不是積極地去養育兒子,而是消極地等待問題的出現,例如,只有兒子病了,他們纔去關心兒子的身體健康;只有兒子出現了怪異行爲,他們纔想起問兒子出了什麼事情;

這些父親都可以歸結爲一類——消極型的父親。在與消極型父親相處的過程中,男孩能夠很快摸清父親的“規則”:只要我不出現問題,父親是不會找我麻煩的。因此,被消極型父親養大的男孩沒有什麼具體的壞毛病,但他們卻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動力。

一個男孩是這樣描述這種感覺的:

在與爸爸的相處中,我總結出了這樣一條真理,那就是:做得越多,挨的批評越多。例如,我看到爸爸經常會把報紙翻亂,於是便幫他把報紙訂了起來,沒想到爸爸卻怪我“多手”。

後來,我找到了一個避免挨批評的好辦法,那就是:少做事情,少在爸爸面前出現。

事情做得少了,出錯的機率自然會低;不在爸爸面前出現,爸爸根本就想不起來我,所以更不會挨批評。

這個男孩說出了很多孩子的心聲,因爲生活中的大多數父親對兒子所持的養育態度都是消極的。但這種消極的養育態度卻很容易使男孩產生兩種不好的傾向:一是消極地應對生活,就像上面那個男孩所說的,怕做錯事情挨父親批評,所以就乾脆少做,或者根本就不去做;第二種傾向是逃避現實,爲了避免挨父親的批評,他們會故意躲避父親,久而久之,這就會轉化成男孩的一種不敢面對現實、喜歡逃避現實的特點。

當然,每位做父親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會出現這些傾向,但要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父親首先要了解兒子的心理需求。

大多數父親都會這樣說:“只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舒服的住所,給他足夠的錢花,他應該不會再有別的心理需求了。”

持有這種觀點的父親就大錯特錯了。男孩是講究“規則”的動物,他希望自己多與家庭規則的制定者——父親多接觸,在他們身上學習成爲規則制定者的能力。

對此,一位心理學家對男孩的這種心理做了一次調查,被調查的大多數男孩都這樣表示:

我喜歡父親講他小時候的故事給我聽;

我想見父親的朋友;

我想知道父親是怎樣掙錢的;

我喜歡父親教我一些知識與技能,例如,如何釣魚、如何製作小東西、如何修理傢俱等;

由此可見,男孩對父親的要求不僅僅是錢和物,他們對父親有更深層次的心理要求,而且這些心理需求並不是用錢就可以滿足的。

因此,瞭解了這些,父親們就應該知道如何才能避免自己成爲“消極型”的父親了。那就是:偶爾給孩子講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帶他去見自己的朋友;帶他去自己的單位玩一玩,讓他知道自己是如何賺錢的……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夠增進男孩與父親之間的感情,更重要的是,這一過程滿足了男孩的心理需求,因爲他正在與家庭規則的制定者——父親,學習那些規則制定者必備的能力。#p#副標題#e#

良師益友型的父親:與男孩建立穩固而親密的關係

所謂良師益友型的父親,是指在與孩子相處時,父親能夠不斷變化自己的角色。有時,他像老師那樣爲孩子指引道路;有時,他像朋友一樣與孩子玩耍……總之,在不同的情況下,他總是以合適的角色出現在孩子面前。

一位很成功的父親曾這樣說過:

都說男孩不善表達情感,他們心裏有事情不會輕易向我們說,但在很多時候,他們的心事會通過情緒表現出來。因此,我會根據兒子的情緒變化,不斷改變自己的角色。

例如,當兒子放學回家後很愉快地跟我打招呼時,我就知道他今天在學校過得很開心,於是,我就像他的朋友一樣跟他開玩笑,引導他把今天的快樂與我們一起分享;

但當他一聲不響地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我就能猜出,他要麼是遇到了麻煩事,要麼被老師批評了……在這種情況下,我一般都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引導他走出這種情緒的誤區;

這位父親就屬於很典型的良師益友型的父親。其實,良師益友型的父親並不一定很完美,但他們一般都很細心,對孩子的情感狀況和情緒的變化非常敏感。就像上面那位父親所說的,他只有通過判斷兒子的情緒,才能瞭解兒子的處境,進而才知道用何種角色去面對兒子。

雖說男孩不善表達自己的情感,但他們很注重父母對他們的關注程度,尤其是家庭規則制定者——父親對他的關注程度。

每個男孩都希望自己能成爲“規則”的制定者,當然,在他們還沒有具備成爲規則制定者的能力之前,他們希望自己與規則的制定者建立親密的關係,這不僅有利於他們學習經驗,而且有利於他們培養自信心。

一位成年男士曾這樣說過:

關於童年的記憶,最令我無法忘懷的是那些與父親在一起的畫面。

小時候,我覺得父親就是一個“神人”,每當我需要他的時候,他總會及時地出現在我面前:我取得了成功,他像孩子一般爲我高興;我遇到了困難,他又耐心地引導我走出困境……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事業,然而父親卻永遠地離開了我。但每當我的事業上出現問題時,我都會想起父親,想起與父親在一起的畫面。

每當這時,我就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並堅信自己一定會渡過難關。我知道,這是父親給我的力量。

其實,作爲旁觀者我們可以看出,這位男士之所以與父親有這麼深的感情,不是因爲父親幫他們處理了很多事情,而是在處理這些事情的過程中,他與父親所產生的情感共鳴。

是的,男孩不善表達自己的情感,但他也是渴望他人理解的。如果父親能夠理解他的情感,並與他產生情感共鳴,那男孩就會對父親產生很強的信任感。當然,由於這種信任感,男孩會與父親建立很穩固的關係。

國外的很多研究機構也都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那些與父親關係好的男孩,即使是在情緒強烈波動的青春期,或者是在自己的事業跌入低谷的時候,他們仍然堅信自己能夠渡過難關。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對此,心理學家給出的理由是:與家庭規則的制定者所建立的親密關係,能促使男孩產生極大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安全感能使男孩時刻都保持理智,自信心能使男孩充滿力量,有了理智和力量,再大的困難也無法把他們打倒。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父親與男孩建立親密關係是極其重要的,它能使男孩保持理智,使男孩充滿信心地向困難挑戰!

那麼,作爲男孩的父親,我們應該如何與男孩建立親密關係呢?

一位父親這樣分享他的經驗:

一天晚上,我發現兒子的情緒很不對勁,他從學校回到家後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對我擺在客廳裏的新鮮水果都無動於衷。

本來,那天我有很多客戶電話要打,但看到兒子這種情況,我只得先放下那些工作。在我的耐心引導下,兒子終於說出了他情緒低落的原因:班上競選班幹部,他落選了。

在很長時間內,兒子都不肯接受這個事實,我只得一直陪着他,聽他說出自己的不滿。然後,我又把自己上學時候的事情,以及現在單位的事情講給他聽。最後,兒子終於明白了,只要他肯努力,下一次還是有很大可能會被選中的。

過了幾天,兒子好像已經忘了競選班長這件事情,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這件事情,兒子跟我越來越親近了。

父親與男孩建立親密關係,在很多時候,需要父親處理好事業與教育兒子之間的關係。是的,大多數的父親都在以“工作忙”爲理由而忽視兒子的存在,但作爲父母,我們要了解這種教育態度的後果:很多成年男士總是與權威人物,或頂頭上司發生衝突,這是爲什麼?心理學家表示:這就是對父親不滿的一種發泄,這是對父親教育態度的一種報復。

所以,我相信,是事業重要,還是兒子的心理健康重要,父親們應該能夠正確地做出判斷。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安排得當,父親們都能恰當地處理“忙事業”與“教育兒子”之間的關係。因爲男孩的需求並不多,他們僅僅需要與父親建立穩固而又親密的關係即可。而這種親密關係通過關注孩子、與孩子產生情感共鳴就可以建立。所以,對於一個工作很忙的父親來說,這也是很輕易就可以做到的。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