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預防胃癌 應普及使用公筷

預防胃癌 應普及使用公筷

來源:妖孽男    閱讀: 7.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預防胃癌 應普及使用公筷

圍桌共食、相互夾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飲食習慣,它能一下子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一盤菜無數雙筷子夾來夾去,在推杯換盞間便給了各種細菌大量傳播的機會。“就餐時不用公筷,已經成了國人餐桌上最大的健康陋習。”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通過《生命時報》呼籲:“爲了自己的健康,也爲他人負責,推廣分餐、公筷制必須開始行動了!”

不分餐具埋下健康隱患

專家表示,疾病傳染需要三個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羣三者缺一不可。混用碗筷主要可能會引發一些通過消化道傳染的疾病。

1.幽門螺桿菌感染。中國人飲食不分餐、喜歡相互夾菜等習慣,會增加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風險。而幽門螺桿菌是衆多胃病的罪魁禍首,它主要通過口口和糞口傳播,家人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機率也提高,因爲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會有幽門螺桿菌,不分餐的話筷子就可能成爲病菌的傳播媒介。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其列爲誘發胃癌的第一類致癌原。歐美人由於習慣分餐制,所以該菌的感染率明顯低於中國人。

2.甲肝、戊肝。甲肝和戊肝的傳播途徑主要爲糞口傳播,其病毒易在空氣中傳播,如果長期和這些人共用杯子、碗筷,病毒有可能通過唾液等傳染到健康人身上。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多爲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糞便。6歲以下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因共用碗筷導致病毒交叉感染,所以在幼兒園時應儘量專碗專用。

分餐、公筷是對健康負責

王辰表示,分餐是世界公認的先進、衛生的就餐方式,尤其對於中餐來說,更有必要宣傳分餐、公筷意識,推廣分餐行動。他呼籲,分餐、公筷制是安全、健康、衛生的用餐方式,是防範“病從口入”的一項有效措施,同時還可以減少食物浪費。他建議,在當下分餐尚未普遍推行的情況下,在外就餐時,可以在每盤菜剛上桌時,先用未用過的筷子撥出來一些放到自己的碟子裏慢慢食用,之後不要再夾盤子裏的菜,這樣做既避免口水交叉,又控制了食量,是對自己健康的負責,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2003年非典後,香港醫學會和民政事務總署就聯合進行“公筷公羹推廣計劃”,目前小孩和成人都有了良好的“公筷意識”。日本人的分餐習慣則從小培養,二戰後,日本的小學開始向學生提供免費午餐,一律實行分餐制。在外就餐時,如果不得不用“私筷”夾“公菜”,就餐者也會使用筷子的另一頭,值得我們借鑑。

除了就餐使用公筷外,預防胃癌還應注意哪些?

1.避免環境因素

胃癌的地理分佈特點是:在北半球,胃癌高發區位於緯度較高的地區,在南半球則趨向海拔較高的地區。我們地區屬於胃癌高發區。高發區胃癌的發生可能與地區、土壤及水源中鹽類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有關,例如高發區水土中硒、鎳、鈷的含量和硫酸鹽的含量常高於低發區。

2.注意飲食

胃癌高發區居民喜食鹽醃食品,其中除有高鹽外,還有大量化合物。食物中鹽分過高可增加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可使動物模型胃癌的發生率增加,還可使動物模型中致變率增加,高鹽飲食人羣的胃癌發生率較一般人羣高50%~80%。化合物是胃癌的致癌物質已有諸多證據,其中在高鹽作用下還原爲更爲重要。另外,我們地區胃癌高發區中新鮮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不足,所以多食水果蔬菜好重要。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