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從中醫角度看外陰白斑

從中醫角度看外陰白斑

來源:妖孽男    閱讀: 7.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外陰白色病變又稱慢性外陰營養不良,是指一組女陰皮膚、粘膜營養障礙而致組織變性及色素改變的疾病。本病的形成多與與外陰深部結締組織中神經血管營養失調,導致覆蓋在其上的皮膚髮生病變改變。

從中醫角度看外陰白斑

中醫學根據不同本病的病變特點、臨牀症狀,按“陰癢”、“陰瘡”治療。陰癢夾風,陰瘡夾溼蘊熱。該病多發生於生育期及老年期婦女,少女罕見。

一般分兩型

1、 增生型營養不良:症見外陰奇癢難忍,抓破後伴有局部疼痛,主要波及大陰脣、陰脣間溝,常呈對稱性,病區皮膚增厚似皮革,隆起有皺襞,一般無萎縮和粘連。

2、硬化苔蘚性營養不良:症見病皮損區發癢,,皮膚或粘膜變白、變薄、乾燥易皸裂,失去彈性,陰蒂多萎縮。晚期出現性交困難。

診斷時應排除糖尿病、黴菌等引起的外陰瘙癢。有潰瘍、增生明顯時、可考慮做病理檢查。以防惡變的發生。

在整體上望體胖、體瘦、體弱、體強、及有無畏寒、烘熱、寒熱往來、形寒肢冷的現象。審查舌質、辨別舌苔、候好脈象。問詳:經、帶、胎、產,同胞姐妹有無此病。

在局部上細察病變處有無皸裂、萎縮、潰瘍、硬結、粘連、腫脹、滲出、脫屑、彈性降低。皮損處邊緣是否整齊,邊界是否清晰。觀察這些皮疹形態,以辨其寒溼、熱結、陽虛、痰瘀、氣血虛虧、和病情發展的輕重緩急。。

《內經》雲“腎開竅於二陰”、“肝脈絡於陰器”,外陰白色病變與肝腎二經關係最爲密切。“腎藏精”、“肝藏血”。腎精虧損、肝血不足,外陰失於榮養,復受風邪侵襲或溼濁下注是導致外陰白色病變的主要病因病機。

外陰白色病變雖然發生於外陰,實屬肝鬱、脾虛、腎虧、衝任不和。寒溼、熱結、陽虛、痰瘀誘發本病。

外陰皮膚斑塊狀灰白色增厚,瘙癢較甚,常因搔抓而致滲血,帶下量多色黃,口乾咽燥,烘熱煩躁,尿黃便堅,苔黃膩舌邊紅,脈弦數。

根據本病的主要臨牀特點,終以人爲本病屬於中醫學“陰癢”、“陰蝕”、“陰瘡”等範疇。其發病機理多因肝腎陰血不足,陰部血虛生風化燥而至奇癢難忍,或因脾氣虧虛,一則氣虛血少,不能滋養陰部,脾虛又可生溼,流注於陰部,形成氣血不足而溼濁停滯的虛實夾雜局面,或因溼熱內盛,熱蘊陰部肌膚而至陰癢、皮膚粗糙;疾病入絡,氣血運行不暢而成淤滯,與溼濁相互交結,而見苔蘚、奇癢、溼疹樣改變諸侯,且經久不愈。臨牀治療因針對病因病機,或滋養肝腎,養血息風止癢;或清熱解毒利溼;或活血化淤驅風;火建脾祛溼殺蟲,。內外合治,攻補兼施,乃是臨牀取得療效之關鍵。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