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社會萬象 > 國內激光近視手術市場超千億 監管不夠亂象叢生

國內激光近視手術市場超千億 監管不夠亂象叢生

來源:妖孽男    閱讀: 6.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前臺灣眼科權威蔡瑞芳宣佈,爲防手術後遺症,他個人將停做準分子激光近視矯正手術,一時引爆社會各界對激光近視矯正手術安全風險的爭議。2月26日,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發表聲明迴應,稱激光矯正手術安全有效。受累於“封刀論”引發的恐慌情緒,愛爾眼科股價震盪,

國內激光近視手術市場超千億 監管不夠亂象叢生

而消費者對手術的需求出現“冷熱互現”的局面。同時,隨着討論的深入,設備陳舊、虛假廣告等行業亂象逐漸成爲新焦點,專家指出規範市場是降低激光矯正手術安全風險的唯一途徑。

手術風險爭議殃及愛爾眼科

在臺灣眼科醫學界,蔡瑞芳頗具分量,20年前他將還處於試驗階段的“準分子雷射層狀角膜成形術”(L A SIK)第一次引入臺灣。但最近他卻表示,因長期觀察發現,不少當年接受手術的患者十多年後視力明顯下降,分析可能和當年動刀后角膜瓣發炎有關,且手術後易出現眩光、夜間視力減退及眼睛乾澀症候羣等併發症,所以停開這種手術。

蔡瑞芳的這一“封刀論”迅速傳播,引發了民衆對激光視力矯正手術安全性的擔憂,媒體和專家對這一手術是否存在後遺症的爭議也在升級。日前,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在北京舉行座談會,包括眼科界唯一工程院院士謝立信在內的十多位專業人士發表聲明,稱激光矯正手術安全有效,其近期和長期併發症很低。即使發生併發症,只要及時治療,是可控和可治的。

“近年來全球年均眼部激光手術超過百萬例,手術結果絕大部分都是良好的,蔡瑞芳的說法根本沒有科學依據。”謝立信表示。

雖然關於手術安全性的爭論尚無定論,但其負面影響卻很快顯現出來,首先波及的是資本市場。作爲國內眼科醫學行業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愛爾眼科股價2月15日直接跳空低開1.41%,盤中跌幅一度超過6%。雖然尾盤有所回升,報收22.74元/股,但是較14日的收盤價23.32元/股,跌幅仍有2.49%,慘居兩市第一。

2月16日,雖然愛爾眼科連夜緊急發佈公告解釋手術安全性,蔡瑞芳也改口稱手術安全性不存在問題,但仍未止住股價跌勢。當天截至收盤,股價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了1.36%。而且成交量和換手率明顯,表明對於遭遇“黑天鵝”的愛爾眼科,重倉持股者對其信心不足,進行了減持操作,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仍有7只基金持有愛爾眼科1501.23萬股。其中工銀瑞信精選平衡混合基金加倉到1098.47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的9.18%。兩日內股價的暴跌使得這些基金浮虧超過了1200萬元。

而且根據愛爾眼科2010年年報顯示,當年準分子激光手術收入爲2.81億元,佔到總收入的43.90%。在2 0 1 1年,預計公司淨利潤約16843.37萬元-17444.92萬元。2月16日,愛爾眼科對外表示,2011年度公司準分子激光手術收入約佔營業總收入的1/3。這意味着,可能將有超過一億元的淨利潤來源受到影響。

雖然後期愛爾眼科股價再度止跌回升,但震盪局面仍存,整體走勢相對弱於大盤。據記者統計,自2月14日以來的14個交易日中,愛爾眼科拉出了九根陰線,成交量較前一段時間明顯放量,換手率下降,延續弱勢狀態,而且近期有四家基金退出該股。

不過愛爾眼科2月28日發佈的業績快報中營業利潤42.13%的同比增長,還是讓分析師以及業內人士對激光近視矯正手術未來的發展依舊看好“目前全球範圍內對此項技術沒有叫停,而且也沒有證據表明手術存在安全問題,所以對愛爾眼科後續的業務影響不會太大,近視手術的需求還是很大。”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向記者表示。

但記者注意到,這並不是國內第一次關於激光治療近視手術的大討論,此前也有關於“近視手術致盲”等傳言。因此,從目前來看,手術安全性的爭議隨時有可能再起。某從事風險投資的人士也表示,安全風險的影響將一直存在,這提示在從事醫療服務類的投資時一定要慎重。#p#副標題#e#

手術需求“冷熱互現”

從5%的市場份額來看,愛爾眼科遭受的股市震盪只是冰山一角。據中銀國際的研報顯示,目前,我國能夠提供準分子激光矯正手術的醫療服務機構有數百家,預計的全行業手術量增速約爲10%-15%。假如消費者對這一手術的需求出現下降,無論對愛爾眼科,還是整個行業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記者瞭解到“封刀”事件發生後,一些本想做激光矯正視力手術的市民開始持觀望態度或者乾脆放棄手術。“戴眼鏡太不方便了,本來準備了很久打算做近視手術,但看到網上的傳言後,有點害怕,後來想想爲了安全還是再看看吧。”河北的李小姐稱。

甘肅的王小姐則是在專程到上海檢查後選擇了放棄。因爲根據檢查結果,她近視度數高,而且眼角膜薄、瞳孔大,這樣在眼角膜厚度安全的範圍內,近視無法去除,而且還容易出現夜間視力減退和炫光的症狀。考慮到這些風險,她還是打了退堂鼓。

這種需求遇冷的情況從醫院的就診量上可以得到印證。陝西某眼科醫院眼科醫生劉女士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來初診的病人有明顯減少,較之以前,現在患者在諮詢的過程中對手術併發症的關心程度增加。

“這次的事件對絕大多數醫生是有影響的,手術量有所下降。但我的手術預約都排到一個月以後了,所以沒什麼影響。”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屈光專科主任周躍華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記者在北京市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也看到,與上述醫院不同“封刀”寒潮並未阻止需求市場的火熱。雖然是目前準分子激光矯正近視的淡季,但前來初診的病人還是很多,治療室裏也一直在進行手術。

據工作人員介紹,9點之前所有的門診號就已經掛完了,專家門診更是難掛,而且手術的預約已經排到了一週以後。“每天的手術量不定,一般在30個左右,和往常差不多,暫時看不出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今年大四,剛考完研正好有時間就做了。戴眼鏡不好看,也不方便,尤其是冬天眼鏡特容易蒙一層霧,雖然這段時間網上在質疑激光手術的不安全,但我覺得這種機率比較小,前期檢查挺嚴格的,後期注意維護的話應該沒什麼問題。”剛做完手術的高同學告訴記者。

高同學的母親也表示,看到報紙上的消息是有一些擔心,但對同仁醫院的牌子比較放心,而且選擇的是最先進的飛秒激光,應該比較安全,多花點錢也無所謂。

記者發現,不少初診的病人在當前驗光檢查合格後,就立馬預約了手術,北京市的陳女士就是其中一個。當問及有沒有看到報道,擔不擔心以後出問題時,陳女士回答說“錢都交了,肯定要做。周圍有人做的都挺好,現在技術也先進了,再說不能做的話醫生也不會強求你做,所以沒什麼擔心的。”

而大醫院投資激光矯正手術的熱情也未受到影響“激光近視矯正手術是很好的項目,我們醫院正好位於大學城,有着很大的醫療市場,現在是受場地限制,未來一兩年肯定要開展。”中日友好醫院眼科副主任金明說。

規範行業亂象減少安全風險

激光近視矯正手術之所以廣受關注,是因其背後存在一個值得深挖的巨大市場。據統計,我國4.3億近視患者的治療矯正市場空間在1000億元以上。而手術治療的話,標準LA SIK在一線城市平均價位爲7000-8000元,二線及地市級城市平均價位爲6000-7000元,飛秒激光的平均價位則達到9000-10000元左右。保守假設僅有1%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這一細分市場也達到260億元以上。

“從愛爾眼科的毛利率達到71.31%上就可以看出來激光手術的利潤巨大。”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說。在巨大的利潤吸引下,各路資本競相進入這一市場,虛假廣告、陳舊設備、價格大戰等市場亂象也不可避免地出現,這些都爲醫療安全留下了隱患。

記者發現,有些廣告宣傳中飛秒激光手術的花銷爲4000元甚至3000元,而這個價格在業內醫生看來是“不靠譜”的。周躍華算了一筆賬,最好的LA SIK手術機械要600萬元一臺,按最佳使用期限摺合下來每次手術應該攤到500元左右,再加上一次性刀片等輔助材料消耗、醫院運轉等費用,每隻眼睛一次手術的成本不可能低於2000元。

郭凡禮告訴記者,目前開展的醫療機構很多,但技術參差不齊。“有的醫院爲了經濟效益,放寬了手術適應證;有的醫生沒有上崗證卻開展手術;有些爲低價吸引病人,重複使用一次性耗材;還有的使用二手設備進行手術,這些都使得手術的安全性和精準性大打折扣,甚至導致醫療事故。”

這些問題,周躍華早就在2006年的全國屈光手術高峯論壇上就反映過。他告訴記者,雖然國家對設備質量和從業人員的資質有相關規定,但在管理上的不規範使得一些機構和人員鑽了空子。在他看來“規範”是降低風險的唯一路徑。“不管是醫生從業規定、設備使用規定、手術操作規定,都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國家應建立設備強制報廢制度,對設備使用規定年限,超過年限就必須強制淘汰,如不這樣,手術的安全性無法保障。

而這方面也受到了國家的重視。衛生部去年8月發佈《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質量控制》(簡稱《質量控制》)的法規,規定從2012年2月開始,醫院實施LA SIK等手術都應遵守衛生部頒佈的衛生行業標準。其中對手術的絕對禁忌症、相對禁忌症、手術醫師的資質及設備的使用年限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激光機最多隻能用10年,手術醫師、操作人員均需有上崗證。

“這些標準頒佈,對國內激光近視手術市場的長遠發展是一大利好,但實際效果如何,還得看國家的監管力度和落實程度。”上述風險投資人士表示。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