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社會萬象 > 南京老夫婦攜手冬泳20年 她爲了陪老伴70歲開始學游泳

南京老夫婦攜手冬泳20年 她爲了陪老伴70歲開始學游泳

來源:妖孽男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京“最年長冬泳伉儷”攜手冬泳20年 遊着遊着,就遊成了“90後”

南京老夫婦攜手冬泳20年 她爲了陪老伴70歲開始學游泳

­12月12日,大雪節氣第五天,多雲,上午10點,水溫9℃,南京兩位鮐背老人眉毛頭髮都已花白,但在水中游起泳來精神抖擻動作敏捷。其他冬泳愛好者時不時向水中夫婦豎起大拇指。他們把這對夫婦喊作“90後”伉儷,說年近90歲的劉老曾在零下8攝氏度飄着雪的天氣還堅持冬泳。而他的妻子,因爲他而愛上游泳,這一陪,就陪他遊了20年。

­他 曾參加渡江戰役, 離休後愛上冬泳

­紫牛新聞記者採訪了這對冬泳老人,爺爺叫劉振軍,奶奶叫黃淑文,都出生於1928年,兩人的老家都是山東濟南原章丘縣,1947年成婚,婚後第二年爺爺在當地參加革命,1949年隨解放軍參加了赫赫有名的渡江戰役。1958年,他接妻子黃淑文到南京定居。如今二老已擁有長達70年的“白金婚”。

­劉爺爺很健談,黃奶奶在一旁樂呵呵的,偶爾補充兩句。兩位老人耳聰目明,思維敏捷。對於冬泳後的感受,他們說:“每天游完泳後,感覺身體特別有勁。”

­紫牛新聞記者瞭解到,劉振軍老人生長在農村,屋前就有一條小河,打小就會游泳,年輕時曾是游泳健將。“1952年,經層層選拔,被推舉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屆全軍運動會。”回憶起那段經歷,劉振軍老人仍倍感自豪。當時,他在南京軍事學院工作,代表軍事學院參加這場運動會,他報的項目是男子一百米仰泳,雖沒拿到名次,但他至今提起依然感到自豪。

­真正開始每天游泳是在1966年,那時候劉振軍在部隊院校工作,雖然脫下軍裝,但他一直沒離開部隊。“當年,毛主席號召青年人敢於到大江大河的風浪裏去鍛鍊成長,我們部隊經常組織出去游泳,從那以後,就愛上了游泳並且堅持了下來。”

­離休後,劉老的時間多了,每天都會游上幾圈,接觸冬泳是受了一個年輕人的影響。“泳友中,一個年輕人嘗試冬泳,並堅持了一個冬天,我知道後也想嘗試,於是從夏天開始,經過了秋天,一直持續到寒冬。”經過了一個冬天,劉振軍老人發現年輕時就有的氣管炎居然好了,直到現在,每遇季節交替從不咳嗽,冬泳就這麼堅持了下來。

­她 爲了陪老伴, 70歲開始學游泳

­劉振軍老人介紹,他是南京最早一批冬泳愛好者,已堅持30多年了,而黃奶奶是70歲纔開始學游泳,歷經三年學會後加入其中,寒來暑往,每天必遊,其間從未間斷。

­黃淑文老人退休後一直在居委會工作,直到快70歲纔算是真正退下來,在劉老的影響下學了游泳。起初是在游泳館學,但每每還沒學會天就冷了,只能第二年再接着學,就這樣斷斷續續,直到三年後纔算學會游泳。

­“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能以三年的時間去學習,然後又陪伴老伴冬泳20年,這是怎麼堅持的?”當記者問黃淑文老人時,她還是樂呵呵地說:“他喜歡游泳,我就陪着他唄!反正我閒着也是閒着。”

­記者又問她:“你對游泳有興趣嗎?”黃奶奶說:“沒興趣可以培養嘛,何況游泳對身體有好處。”她說,有了老伴的指導,她的冬泳起步沒那麼艱難,當她發現堅持游泳,關節炎也不怎麼發了,就把冬泳堅持了下去,這一堅持也就20年了。

­他們 遊着遊着, 就遊成了“90後”

­單從外表來看,他們更像70多歲,皮膚看起來很有彈性。

­大家幽默地稱劉振軍黃淑文夫妻爲“90後”,80歲以上的老人被圈內人稱“80後”,70歲以上的被稱“70後”。在攀談中,一對夫妻經過這裏向劉老打招呼。劉老說:“我們稱那一對是小夫妻,小夫妻倆也天天來,即便小夫妻也是60多歲了。”

­回望兩人攜手70年,劉振軍老人告訴記者,結爲夫妻70年確實不容易,最艱難年代是10年兩地分居,最長的一次是5年沒見過面,因爲以前在部隊很忙,而且起初沒有探親假。從1948年參軍後的10年裏難得見面,聯絡是靠書信,直到1958年兩人才真正生活在一起。“我們結婚70年算白金婚,其間10年兩地分居,能走過來靠的是彼此忠誠。”劉振軍老人說。

­堅持冬泳,有什麼祕訣

­摸索適合自己的水溫和時間

­劉老介紹說,三九寒冬,通常水溫只有三四攝氏度,需要很強的毅力才能堅持下去。冬泳從開始到結束,都伴隨着“冷”和“麻木”。“那是身體和刺骨的湖水抗爭的過程,剛下水的時候,有針刺般的感覺,皮膚遇冷受刺激後,等到內臟的血液迴流到體表才稍微好受些,上岸後身體也是麻木的。”只有等到結束一段時間後,纔會感受到冬泳帶來的回報,身體變得格外暖和、輕快。

­另外,冬泳還得控制好在水中的時間,劉老冬泳初期一次經歷讓他至今難忘。“那天,零下8攝氏度,天空還飄着小雪,下水後,遊了大概有四五百米,上岸來,寒風一吹,泳褲凍得硬邦邦的,身體不停地哆嗦,換上衣服後想跑跑步,暖和身子,但已經凍僵了,腿根本就邁不開。”那時候,劉振軍老人知道,這一次在水裏呆的時間太長了。

­後來劉爺爺慢慢摸索出冬泳的一些經驗:通常是水溫一攝氏度一分鐘,比如水溫是4攝氏度時,入水時間不能超過4分鐘,“出水時以身體不發抖爲標準,如果身體發抖就表明在水中時間超限了。”

­需有紮實水性和適應力,新手切勿模仿

­兩位老人沒有“三高”和慢性病,感冒發燒都很少。他們說:“我們得益於游泳,但也不提倡大家貿然去冬泳,更不希望貿然去河裏或者湖裏游泳,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很容易喪生。”

­劉振軍老人說,冬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從秋天開始連續游到冬天不要間斷,如果沒有這個過程,突然下水不但對身體有害,而且還特別容易發生危險。

­“前幾年,有一個三十幾歲的年輕人,在岸邊看我們幾個老人在冬泳,他也下去了,向湖中游了20多米,返回岸邊的時候基本上是一邊喝水,一邊回來的,最後筋疲力盡爬不上岸。”劉老說,後來所有的冬泳者都在爲這個人服務,把他拖上來之後,年輕人基本凍僵,也不能說話,大家輪流幫忙搓揉身體,喂熱水,這才讓那個年輕人慢慢緩過來。事後瞭解到,這個年輕人平時是游泳高手,身體很棒,看一羣老年人在冬泳,自認爲自己也能做到,沒想到就出現了這麼個情況。

­“90後”伉儷的 樸素生活

­等老人鍛鍊過後,紫牛新聞記者陪同兩位老人回家。二老步履輕快,很多路過的老人都會跟他們打招呼。

­二老住在南京城東一個老小區,住六樓,上樓的時候,都是一鼓作氣,中途不停留,他們還總結了祕訣“保持均勻呼吸,不急不躁”,記者跟在後面還有些氣喘吁吁。

­進了家門,老式的三居室,樸素而整潔,傢俱都是用了幾十年的“老古董”,牀上被子疊得整整齊齊,一摞一摞書報有序地堆放在桌面上,一幅劉禹錫《陋室銘》的字畫掛在客廳,櫃子上還有參加各地冬泳比賽的紀念相框,黃淑文老人說,他們一共去外地參加過四次冬泳比賽。

­到家後黃淑文奶奶負責準備午餐,劉老則去把換下的泳衣洗淨晾曬,午餐比較簡單,兩個饅頭,一份鹽水鴨,一盤青菜,一盤洋蔥。

­二老對物質生活不太講究,認爲只要能維持正常的生活需要即可,每天的生活也很有規律。早晨5點多起牀,一起去菜場買菜,回來後吃份營養早餐,然後去游泳,去年以前一直是騎自行車去,現在是乘公交。游泳結束後,簡單地吃完午飯,下午睡個午覺,晚餐一盒酸奶、一個饅頭。

­“人要豁達,一輩子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一定要看得開,沒有過不去的坎,熬熬就過去了。”(紫牛新聞記者 陳勇 任國勇)

原標題:南京老夫婦攜手冬泳20年 遊着遊着就遊成了“90後”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