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社會萬象 > 婦產科警惕高考生受孕 考生放縱身體易走火

婦產科警惕高考生受孕 考生放縱身體易走火

來源:妖孽男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4天前,剛高考結束19歲女生雯雯,沒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之前卻等來了一張宮外孕的診斷病歷,因爲這次宮外孕,她險些失去了一側輸卵管。醫生告訴記者,在壓力釋放的同時,高考人羣的“孕事”成了令各醫院婦產科最頭疼的問題,每到這個時候,婦產科醫生們都嚴陣以待。
  
  記者調查發現,與往年婦科裏學生潮多數爲人流患者相比,今年又增加了一些因避孕不當而引起宮外孕等急診患者,而婦產科裏考後受孕學生的年齡段,也從高考生下探到了十六七歲的中考考生。
  
  針對這樣的情況,醫生建議家長,堵不如疏,在這兩個時間段,社會和家長都要對考生進行疏導,幫助孩子們安排一些有品位、有意義的活動,進行心理壓力的正常宣泄。也可以幫考生擬一個假期計劃,通過參加積極向上的活動來充實考後的業餘生活。
  
  19歲女生宮外孕
  
  16日,大醫一院急診外科,一名19歲的女患者被推入搶救室。“腹腔充血,患者失血性休克。”根據急診外科主任醫師姜濤的臨牀搶救經驗,這個年齡的女性出現這類症狀,多數是宮外孕。在對患者治療的同時,B超、血檢等各項檢查結果很快印證了急診外科醫生的判斷,“宮外孕,位置在右側輸卵管口。”
  
  由於受精卵着牀發育位置恰好堵住輸卵管,造成輸卵管口破裂引起大出血,而造成的輸卵管炎症也逐漸蔓延至卵巢,如果不及時治療,這名女生不但可能因爲炎症蔓延而失去一側輸卵管,還可能因大出血而出現生命危險。在確診病情後,醫生們立刻展開手術治療。
  
  搶救過後,這名女患者轉危爲安。她得知自己的情況後,感到很驚訝,已經按照網上列舉的注意事項進行了避孕,在24小時內服用了緊急避孕藥,怎麼還會出現懷孕?當得知,緊急避孕藥不能頻繁使用,一個排卵週期最多隻能用一次,使用緊急避孕藥增加宮外孕機率時,她才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推算雯雯的受孕時間,大約在高考前半月左右,也就是高考衝刺最關鍵的時間段,這個發現讓家長和醫護人員都捏了一把汗。“學習太緊張了,需要這樣的事情來釋放一下情緒,調節一下,也有別的同學這樣做。”雯雯對此卻顯得不太在意。
  
  人流患者學生佔5%
  
  記者在大醫一院、大醫二院、大連市中心醫院、大連市婦產醫院採訪中瞭解到,中高考前後一個月都是醫院婦產科最緊張的時間。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婦產科教授王玉霞也告訴記者,每年中高考後一個月裏都會出現學生懷孕現象,爲考生們解決孕事,已成了所有婦產科門診的慣例。
  
  大連市中心醫院婦產科主任薛燕介紹說,最近已經開始有中高考學生來醫院諮詢事後避孕、如何選擇人流等問題。而每年高考後,醫院婦產科裏的確會接診到一些學生人羣,能占人流患者中的5%左右,據瞭解,還有一些孩子怕被同學和家長知道,選擇在一些小醫院就診。
  
  最近兩年,高考生人流的數量略有下降,不是因爲孕事減少,而是他們開始有了避孕意識,採取一些避孕措施。但從陳述病情時情況看,9成學生都是從網上獲取避孕經驗,但網上的介紹難辨真假。薛燕解釋,這些人也因此最容易因避孕措施不當引起宮外孕等意外事件。
  
  讓醫生們更爲擔憂的是,學生人流潮的接力棒傳遞給了中考考生,學生人流年齡段不斷下探。“現在門診裏接診的人流患者更多的是初中生,這些青春萌動的少年,生理知識缺乏、欠缺自我保護意識。她們中間出現人流患者的問題更需要關注。”薛燕提醒說,現在來看,醫生們除了要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高考後扎堆人流,更需要對中考生們加強健康教育。
  
  考前考後一個月釋放期
  
  “無論是雯雯的宮外孕,還是婦產科對即將到來的考生扎堆人流的嚴陣以待,都點擊了對於考生來說最容易走火的兩個時間段考前一個月和考後一個月。”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陳保平介紹說,從門診情況看,考生和家長的諮詢也集中在這兩個時間段裏。
  
  中高考前一個月,孩子們的心理壓力很大,如果沒有合適的宣泄出口,很容易通過身體“走火”來達到釋放壓力的目的。而考試後一個月,也容易因過度放鬆而走向放縱,其實,這也是急需宣泄壓力的一種體現。
  
  針對這樣的情況,醫生建議家長,堵不如疏,現在的考生自我意識都比較強,越限制反而越起到反作用。因此,這兩個時間段,社會和家長都要對考生進行疏導,幫助孩子們安排一些有品位、有意義的活動,例如:徒步長途遠足、參觀畫展或音樂會、聽些高水平大學講座等,進行心理壓力的正常宣泄。
  
  家長也可以幫助考生擬一個假期計劃,通過參加積極向上的活動來充實考後的業餘生活,如旅遊、看電影、讀書、健身等。當然也可做些平時比較感興趣而又沒時間去做的事,完成心願。

婦產科警惕高考生受孕 考生放縱身體易走火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