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社會萬象 > 美容消費,當心溫柔陷阱

美容消費,當心溫柔陷阱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美容消費,當心溫柔陷阱

事件

臉部做美容變成“關公臉”

王小姐前段時間路過一家美容院,一名營銷人員遞給她一本宣傳冊,說店裏正在進行新春美容優惠活動,平時280元/次的排毒養顏美容現只需60元/次。王小姐心動進店,做了次排毒養顏美容,並花400元購了一張美容卡。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一覺醒來的王小姐感覺臉部皮膚刺癢,拿鏡子一照,她嚇了一跳:自己不僅臉頰兩側紅腫,而且臉上一夜之間長出了許多“痘痘”。王小姐早飯也沒心思吃了,連忙趕到美容院詢問原因。美容師告訴她,這屬於初次做臉部美容後出現的正常現象,再做一下臉部護理即可消除紅腫,且“痘痘”也會隨之消失。聞聽此言,將信將疑的王小姐又做了一次臉部護理。然而,當天回家後不久,王小姐的整個臉部及下額變得更加紅腫且長滿了“痘痘”,儼然成了一張“關公臉”。王小姐氣憤地再找美容院交涉,美容師仍表示這屬正常現象,需繼續做護理。

眼看自己臉部的紅腫越來越厲害,王小姐害怕了,無奈之下致電消保委投訴。#p#副標題#e#

馬路遭拉客花錢無效果

小嚴、小周、小林三位姑娘正值青春愛美的年齡。2008年3月22日,三人遇上了凱思化妝品公司的馬路“活廣告”,經不住免費領取化妝品的誘惑,她們隨宣傳人員來到艾美姿美容院做皮膚測試。測試過程中,美容師說三人的皮膚毛孔堵塞要做毛囊疏通,需收取200元費用,又稱可免費試一試光子嫩膚。

三位姑娘一動心,當即就在下巴部位試了試。由於全部做完的報價太貴,姑娘們原本考慮就此打住。但美容師說,既然試了就必須做完,否則會成陰陽臉。事關臉面,姑娘們無奈只能做完整張臉,還應美容師的叮囑各自購買了價值980元的後期護理產品。轉瞬間,三個人消費了一萬多元。一個療程下來,卻根本未見美容師所說的效果。三位姑娘感覺上當受騙,想找店家討說法,卻發現已是人去樓空。

千元美髮卡轉眼成廢品

李小姐陪朋友到一家美髮店燙頭髮。剛進店,理髮師就勸她們辦張美髮卡。理髮師承諾,只要先交2000元錢,此後在店裏的任何消費都可以打折,最低可打3折。於是,李小姐和她的朋友各辦了一張卡。春節前夕,打算在年前換個新形象的李小姐懷揣自己花了2000元辦的美髮卡來到這家美髮店準備做頭髮,可她發現,該店大門緊閉,裏面空無一人。李小姐連忙撥打卡上的聯繫電話,果不其然,該號碼已成空號,這家美髮店就這樣人間蒸發了。

時下,“預付費”問題已成爲美容服務業的投訴新熱點。一些商家以會員卡、打折卡等方式招攬顧客,一旦消費者付錢辦了卡,就可能面臨服務承諾縮水、擅自提價等問題;還有些商家則利用虛假折扣、循環返券的手段套住消費者。另外,一些消費者選擇美容、健身服務時,一次性交納全部費用後,遭遇無法預約或商家不按約定標準提供服務,甚至提供幾次服務就人去樓空,導致消費者無法追討數額不菲的預付款。

進口化妝品原來屬“三無”

“一想到做美容就有恐懼感。”在接受美容服務時曾受騙上當的吳小姐,不敢再推開任何一家美容院的大門。

今年年初,吳小姐在一家美容院接受眼部美容服務時,美容師一個勁兒地向她推銷該店的美容產品,說該產品是法國原裝進口,效果非常好。禁不住美容師的強烈推薦,吳小姐最終花去近2000元購買了一套“法國進口”的眼部美容產品。回家後,吳小姐按照美容師推薦的方法和療程用起了這套產品。原以爲自己的眼部皺紋可以就此消失,沒想到使用月餘,吳小姐發現非但眼部皺紋一絲沒少,而且下眼瞼處開始出現暗青色的斑,且越來越明顯。遠遠看去,彷彿是吳小姐妝沒化好變成了“熊貓眼”。心中生疑的吳小姐這纔想到去仔細看看產品說明。然而,她翻出產品包裝後發現,那上面不僅沒有任何中文標識,就連她略懂一二的法文也沒找到一個字。吳小姐趕忙把東西送到相關機構進行鑑定,結果得知,這套產品屬於“三無產品”。#p#副標題#e#

說 法

消費者應理性選擇美容服務

近年來,因美容而引發的消費糾紛爲數不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分析近年審理的此類案件後指出,當前美容糾紛頻發的成因主要包括:

一是有的美容院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違反法律規定,擅自開展醫療美容執業行爲,其服務水平不高,質量難以保證,導致糾紛頻發;

二是一些美容機構發佈嚴重失實的虛假廣告,誇大美容產品或服務的效果,並通過出售打折的預付卡和送贈品等促銷方式,提供不符合國家衛生、生產標準的產品。消費者在購買此類預付卡後要求退款時,往往被拒絕而引發糾紛;

三是美容服務人員水平良莠不齊,美容服務業管理混亂。一些美容服務人員未受過專業培訓,缺乏必要的執業技能,工作責任心不強,甚至有不少“江湖美容師”混入其中;

四是一些美容醫師只顧經濟利益,對可能危及消費者人身安全的服務,未作出真實說明和明確警示,導致消費者對服務效果不滿意,繼而引發訴訟。

爲此,法官建議消費者警惕各類美容廣告,理性選擇美容服務,如需進行醫療美容應查看該服務機構是否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如果沒有醫療美容資質而擅自從事醫療美容手術,美容機構所收取的美容費用依法應當返還給消費者。對消費者造成損傷的,經營者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此外,法官還建議已經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美容機構在經營中與消費者簽署書面意向書時,應當盡到相關的告知義務。做到術前有告知,術中有記錄,術後有跟蹤。同時,由於美容的效果很難確定,消費者的期望和實際效果往往存有差異。因此理性審美,理性消費,理性訴訟都是不可或缺的。(敖穎婕)

鏈 接

國外美容行業管理嚴格規範

歐洲、美國、日韓等地的美容業有較長的發展歷史,行業發展進入了規範、健康的軌道,他們嚴格規範從業人員,使美容者能安心接受美容服務。

法國對美容從業人員的要求相當嚴格。按照法國的有關規定,行業經驗少於7年,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人不得在美容培訓學校執教。

日本《美容師法》對開業條件、從業人員資格、培訓及考試都有嚴格的規定。在日本,在美容機構從事洗頭工作的小工也必須有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美國的美容師資格考試,必須先在政府認證合格的美容學校接受600小時的培訓,然後參加筆試和口試。並且,這個美容師執照必須每兩年更換一次。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