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社會萬象 > 低鈉鹽會送命?這些“傳鹽”該不該信

低鈉鹽會送命?這些“傳鹽”該不該信

來源:妖孽男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低鈉鹽會送命?這些“傳鹽”該不該信

最近,網絡上流傳了數條關於鹽的“傳說”:一說,中國甲狀腺癌、甲減病人暴增,跟強制在食鹽中加碘酸鉀有關;一說,急診的高鉀血癥越來越多,腎臟科醫生提醒,低鈉鹽就是高鉀鹽,是送命鹽,買鹽就應該買最便宜的雪花鹽……

吃了這麼多年的鹽,但這些“傳鹽”該不該信,又該如何健康吃鹽,你真的知道嗎?

1.“傳鹽”:低鈉鹽會送命?

“轉自省院腎內科專家:急診的高鉀血癥越來越多,追問病史,許多人都是用的低鈉鹽,因爲低鈉鹽比普通鹽貴,認爲貴的就是好的。我們腎臟科醫生,天天講,就買最便宜的雪花鹽,不能買低鈉鹽,低鈉鹽就是高鉀鹽,是送命鹽,恐怕一般的醫生也不知道,或者也沒有注意,只有腎臟科醫生特別重視。”

最近,關於低鈉鹽是送命鹽的傳聞,在朋友圈熱轉,讓一直買低鈉鹽的市民很是困惑和着急。到底真相是什麼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黃瑜芳介紹,大家都知道人離不開食鹽,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攝入過多又會誘發高血壓,導致冠心病、腦梗塞、腎功能障礙、視網膜病變等多種疾病。低鈉鹽近些年爲大家所熟知,低鈉鹽,是以碘鹽爲原料,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從而改善體內鈉(Na+)、鉀(K+)、鎂(Mg2+)的平衡狀態,有助人體鈉鉀平衡,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普通鈉鹽相比含鈉低(氯化鈉70%左右),富含鉀(氯化鉀30%左右)。導致鹹味的是氯離子而非鈉離子,故低鈉鹽能夠實現減鈉補鉀而基本不減鹹。因此,低鈉鹽最適合健康人羣尤其中老年人、高血壓病患者及孕婦食用。食用低鈉鹽可以幫助高血壓病患者控制血壓,還可幫助普通人羣預防高血壓病。

食用低鈉鹽雖可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低鈉鹽是高鉀低鈉,鉀離子的攝取量相對增加。因此,患有腎臟病、腎功能不全患者不宜食用。腎病患者,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現障礙(例如尿毒症)的患者,因爲低鈉鹽中鉀含量較高,而腎功能不全者不能將鉀有效排出體外,易造成高血鉀,出現心律不齊等副作用,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日鹽攝入量控制在6克,美國最新版膳食指南則是要求限制在2300毫克鈉以內,2300毫克鈉相當於6克的鹽,其中有2克鹽是人們日常吃進去的食物所包含的鹽量,實際一天炒菜用鹽量應是4克,4克鹽相當於把一個普通啤酒瓶蓋鋪平的量。常見的2g限鹽勺一勺正好2g鹽(一勺平)。注意食用低鈉鹽也要有量的限制,否則達不到減鹽(低鈉)的意義。過量食用反而會引起其他疾病。多數營養鹽的鹹味較淡,食用時更要避免超量。注意不管用什麼鹽,降低用量是首要原則。

健康提示:

低鈉鹽適用人羣:適合所有健康人,尤其適合老年人、高血壓患者以及孕婦長期食用。

低鈉鹽慎用人羣:高鉀藥物服用者和腎功能不全、高血鉀患者以及心臟病患者需遵醫囑。

2.“傳鹽”:加碘鹽導致甲狀腺癌暴增?

甲狀腺癌是近20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實體惡性腫瘤,近年來,關於甲狀腺癌上升是否跟碘過量有關,一直存在爭議。近日,網上一篇《中國甲狀腺病人暴增,原來跟這個有關!觸目驚心!》的文章,將矛頭直接指向加碘鹽。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甲乳外科主任徐波教授介紹,碘過量導致甲狀腺癌增加的說法,目前並沒有直接依據。如果按傳言所說,中國的食鹽因爲添加碘酸鉀,導致人羣攝入碘超標,並不能解釋爲何美國、韓國等國家的甲狀腺癌也在增長。雖然有爭議,但醫學界認爲,甲狀腺癌發病率的上升,跟癌症的檢查手段和診斷水平的提高有一定關係,很多亞臨牀症狀的甲狀腺疾病被提早發現。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黃瑜芳指出,甲狀腺癌的致病因素目前尚不確定,放射線、碘過量、基因遺傳、不良情緒、激素水平等都可能是甲狀腺癌發病的誘因。“甲狀腺癌增多與食鹽碘攝入過量沒有必然聯繫,兩者之間的推論依據並不充分,補碘的益處遠大於碘過量引起的風險,所以市民們完全不必爲吃鹽而過於擔心。”

專家介紹,碘超標與碘缺乏都有危害,國際權威學術組織於2001年首次提出了碘過量的定義(尿碘大於300微克/L),認爲碘過量或可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腦發育受損、自身免疫甲狀腺病和乳頭狀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顯著增加。而碘攝入量過低易引起孕婦死胎、自然流產和早產,還會影響嬰幼兒腦發育,嚴重的碘缺乏會得“大脖子病”,在醫學上叫地方性甲狀腺腫。

黃瑜芳副主任醫師建議,正常人要避免碘不足和碘過量的兩個極端。比如,生活在華北地區的人們,由於水中碘的含量很少,此地區的人們應該多注意碘的攝入,避免“大脖子病”的發生。而沿海城市的人們因爲食物中本來就不缺碘,因此可以適當減少碘的攝入。孕婦則需要在懷孕期多攝入一些含碘的食物,因碘對於胎兒的甲狀腺細胞發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無碘鹽是在食鹽中不含碘化物的食用鹽,市面上的無碘鹽是針對一些不適合食用碘鹽的人羣供應的,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炎等甲狀腺疾病患者中的少數人,因治療需要遵醫囑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鹽。高碘地區,如海邊居民食用海產品較多,而海產品含碘量高。在食物碘源充足的情況下,可選擇無碘鹽。普通市民不應該在沒有醫生指導的情況下隨意食用無碘鹽。擔心碘攝入過量的市民,可以從減少食物加鹽量來控制碘的攝入。如果對自身的碘營養狀況存在疑慮,可以到疾控中心或各大醫院進行尿碘監測。

3.“傳鹽”:高檔鹽補微量元素?

黃瑜芳提醒,近年在市場上很流行高檔鹽,而事實上,這些高檔鹽並非如宣傳中的那麼“健康”。食鹽只是調味品,如果想靠吃鹽來攝取微量元素,量少且作用有限,消費者不必對某些營養鹽期望過高。按健康所需的標準量,每人每天6克鹽就夠了,這麼小的量,即便添加了營養元素,其實也作用不大,所以,即便在鹽中強化添加營養素,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它們確實比普通食鹽含有更高的鐵、鈣等營養物質,但含量卻非常少。例如按照每天吃6克鹽來計算,含鐵最高的食鹽是玫瑰鹽,只能爲我們提供2毫克鐵,這只是一個成年女性每日鐵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專家提醒,高檔鹽並不等同於高營養鹽!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消費水平選擇用什麼鹽。也完全沒有必要僅僅爲了跟風而去購買那些昂貴的概念鹽。

如何健康吃鹽?

1.首先要自覺糾正口味過重而過量添加食鹽和醬油的不良習慣,對每天食鹽攝入採取總量控制,使用定量鹽勺,或用量具量出,每餐按量放入菜餚。

2.習慣過鹹味食物者,爲滿足口感的需要,可在烹製菜餚時放少許醋,提高菜餚的鮮香味,幫助自己適應少鹽食物。

3.菜餚烹製完成前才放鹽有利於減少食鹽用量,這是因爲放鹽過早會使鹽很快滲透到菜餚內部,而表層的含鹽量減少,傳遞給舌頭味蕾的信號就是菜餚太淡,需要繼續放鹽,所以放鹽過早會無形中增加了菜餚的放鹽量。

4.此外,每人每天5g食鹽是指三餐總的用量,如果在家只烹飪一餐,則應該按照餐次食物分配比例計算食鹽用量,如午餐佔三餐的40%,則一餐每人的食鹽用量爲5g×40%=2g;而不是不管在家做幾餐食物,每頓都按每人5g食鹽用量。因爲,許多在外就餐或即食食品都含有食鹽,應該計算在一天的用量中。

5.人們還要小心暗含食鹽的“隱形殺手”。醬肉、香腸、燒雞、燻肉等熟食含鹽量比一般菜餚高1—2倍。一包辣醬面就有6克多(標示含鈉量爲2500毫克)的鹽,一天的鹽分很容易超標。不僅如此,在食用松花蛋、鹹鴨蛋、甚至一些點心的時候,用餐時都需要減鹽。

6.購買調味料時,如味精、番茄醬、蒜鹽、沙茶醬、蠔油、豆瓣醬、甜麪醬、豆豉、蝦油等,必須先看清楚罐外的標示,注意鈉的含量。

培養清淡口味 做到量化用鹽

人的味覺是逐漸養成的。口味重的人需要不斷強化健康觀念,改變烹飪、飲食習慣,以計量方式(定量鹽勺)減少食鹽的用量,培養清淡口味,逐漸將食鹽用量控制在5g以內。尤其要重點培養兒童的清淡飲食,從小養成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

控鹽意識要逐步建立,長期堅持,纔會受益終生。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