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社會萬象 > 養生防病話端午 喝烏梅湯

養生防病話端午 喝烏梅湯

來源:妖孽男    閱讀: 8.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起端午,恐怕多數人都會以屈原、糉子、龍舟等詞語、片段予以描述。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醫師趙志付表示,端午節實則蘊含着豐富的養生保健知識,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節”, 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養生防病話端午 喝烏梅湯

習俗養生

在先秦時代,人們普遍認爲舊曆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從中醫角度講,由於五月初五陽氣最盛,天氣燥熱,這種氣候條件人易生病,瘟疫也容易流行,加上蛇蟲復甦繁殖,更易咬人傷人。因此,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瘟,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逐漸形成了養生防病的習俗。

◎洗佩蘭浴

端午之後溼熱漸盛,各種真菌、細菌大量繁殖,人體溼熱出汗,空氣中的過敏原增多,蚊蟲活躍,日照增強。於是,各種皮炎、溼疹、手足癬、蕁麻疹、白癜風等皮膚類疾病開始多發。趙志付強調,將菖蒲、生艾葉、佩蘭等香草混合,煎水洗澡,可以預防以上提及的皮膚病。

菊科的佩蘭有香氣,煎水沐浴有解熱清暑、化溼健胃、止嘔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起到預防感冒,防止蚊蟲叮咬的作用。

◎掛艾插蒲

中醫認爲艾草能避風寒溼邪,防瘴瘧毒氣,預防傳染病發生和傳播。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菖蒲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爲“花草四雅”。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具有闢穢開竅、宣氣逐痰、解毒、殺蟲的功效。

◎佩戴香囊

我國很多地方有端午節掛香囊的習俗,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傳統香囊內有中藥蒼朮、川芎、藿香、吳茱萸、艾葉、菖蒲、山奈、甘鬆、靈香草、冰片、白芷等。中醫認爲這幾味中藥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的功能,研成細沫後縫成香囊佩戴或者掛在門口、室內或車內,能夠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蒼朮等中藥的揮發性成分能有效殺滅空氣中懸浮的病原微生物,香囊中的藥物散發出來的芳香氣味能夠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體——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提高,SIgA具有較強的殺死病毒的能力。趙志付解釋,小孩鼻黏膜上SIgA的含量較低,因此最適合佩掛。

食物養生

◎吃糉子

糉子本身就是藥膳的一種。李時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綱目》中稱:糉葉具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等功效。北方的糉子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溼、和胃寧神。

製作糉子的主要原料爲糯米,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益肺氣、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的功效。配料中的大棗補中益氣,栗子補氣健脾,芡實補腎健脾,薏米利水消腫,蓮子清心、醒脾,也都有滋養五臟的保健功效。

從氣候特徵上講,端午節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日漸炎熱,身體表面血流量增加,腸胃功能則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而糉子具有清熱解暑、益氣生津、養血安神的功效,食糉能於清淡中平補,在平補中清化,是食補、食療的絕妙處方。

趙志付說,糉子雖然味美,但不宜多食,老人和兒童過量吃糉子會導致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腸梗阻等嚴重疾病。爲避免消化不良,吃糉子的同時可以搭配蔬菜、水果,幫助腸、胃蠕動。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糉子。對於糖尿病病人而言,紅豆糉和甜糉子不適合多吃。有胃病的人吃糉子可選大米糉或五穀糉;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過於油膩的肉糉和蛋黃糉,小口細嚼慢嚥有助健康。

◎食苦瓜

端午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段,天氣燥熱,人們心火、肝火旺,情緒波動大,而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肺、胃經,具有清暑滌熱,清心除煩,養肝明目,解毒的功效。

◎喝烏梅湯

端午以後暑熱漸盛,人們開始出現倦怠乏力、食慾下降、心煩易怒等症狀,這個時候喝一杯涼爽的烏梅湯不僅可以解暑,還能增進食慾、改善乏力心煩等症狀。和糉子一起食用,還能緩解糉子引起的消化不良。

烏梅湯一般由幹烏梅、甘草、陳皮、山楂幹、冰糖等熬煮而成,具有養陰生津、清暑益氣、化食開胃的功效。

起居養生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講,夏季的養生之道爲“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 夏三月指農曆的四、五、六這三個月,又分別稱爲孟夏、仲夏、季夏。端午節時值仲夏。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多進行戶外活動,中午小憩可以幫助人體恢復疲勞,理順心情,避免發怒。

運動養生

賽龍舟、蹴球、珍珠球、鬥草都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在端午節開展的體育運動。從古至今,端午節是一個提倡運動的節日。中醫將精、氣、神稱爲“三寶”,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運動養生正是抓住了這三個環節,調意識以養神;以意領氣,調呼吸以練氣,以氣行推動血運,周流全身;以氣導形,通過形體、筋骨關節的運動,使周身筋脈暢通,營養整個機體。

在日常生活中, “走”是簡單易行有效的運動方式,我國傳統醫學認爲“走爲百練之組”。 健步走健身,鍛鍊者可選擇上午或傍晚鍛鍊,運動中身體放鬆、頭部端正、目視前方、兩臂自然擺動、兩腿自然邁步,步幅較普通步子稍大,步速較普通步行稍快,保持精神飽滿,呼吸自然有節律。走路時達到“頭目清爽、足部發熱,全身微微出汗、心情愉悅”狀態爲最佳。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