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骨科 > 佝僂病的發病機制有哪些

佝僂病的發病機制有哪些

來源:妖孽男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母-胎轉運 胎兒可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維生素D,尤其孕28周之後,胎兒體內25-(OH)D3的貯存可滿足生後一段時間的生長需要,因此,早產兒這一部分的貯備較少。

佝僂病的發病機制有哪些

2.自身合成 皮膚中的7-脫氫膽骨化醇(7-DHC),是維生素D生物合成的前體,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波長290~320nm),轉變爲膽骨化醇,即內源性維生素D3,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皮膚經日光照射產生維生素D3的量與日照時間、膚色、波長、暴露皮膚的面積密切相關。

3.食物來源 天然食物中含維生素D很少,母乳含維生素D少,穀物、蔬菜、水果不含維生素D,肉和魚類含量很少。配方奶粉和米粉在加工時強化維生素D,嬰幼兒可從這些食物中獲得維生素D。

維生紊D的生成與功能

1. 維生素D的轉化 維生素D是一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類固醇激素,包括維生素D2(麥角骨化醇,ergocalcifero1,植物合成)和維生素D3(膽骨化醇,cholecalciferol,哺乳動物體內合成)。人類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經日光中紫外線(290nm~315nm)的光化學作用轉變維生素D3,直接吸收入血。食物中的維生素D2在小腸刷狀緣經淋巴管吸收入血循環。維生素D2和D3被攝入血循環後即與血漿中的維生素D結合蛋白(DBP)相結合,被轉運到肝臟。經肝細胞的25-羥化酶作用生成25-羥維生素D3(25-OH-D3),25-OH-D3是循環中維生素D的主要形式。循環中的25-OH-D3被轉運到腎臟,在1-α羥化酶的作用下再次羥化,生成有很強生物活性的1,25-二羥維生素D3,即1,25-OH2-D3。

2. 1,25-(OH)D3的生理功能 1,25-OH2-D3是維持鈣、磷代謝平衡的主要激素之一,主要通過作用於靶器官(腸、腎、骨)而發揮其抗佝僂病的生理功能:①促進小腸黏膜細胞合成鈣結合蛋白(CaBP),增加腸道鈣的吸收,磷隨之吸收增加,1,25-OH2-D3有促進磷主動轉運的作用;②增加腎近曲小管對鈣、磷的重吸收,特別是磷的重吸收,提高血磷濃度,有利於骨的礦化作用。③與甲狀旁腺協同使破骨細胞成熟,促進骨重吸收,舊骨中鈣鹽釋放入血;另一方面刺激成骨細胞促進骨樣組織成熟和鈣鹽沉積。

近年研究認爲1,25-OH2-D3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營養成分,在維持機體免疫功能,預防一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多發硬化、風溼性關節炎)、癌症(乳腺、卵巢、直腸結腸、前列腺)和2型糖尿病。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