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走近艾滋病人 鏡頭對準弱勢人

走近艾滋病人 鏡頭對準弱勢人

來源:妖孽男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採訪時間:2005年4月21日晚;

走近艾滋病人 鏡頭對準弱勢人

2005年4月25日下午。

採訪地點:長沙市伍家嶺。

人物簡介:

據39健康網4月30日報道 胡建羣,37歲,自動放棄大學審計專業,他說擔心賠錢。他邊當小職員邊玩攝像,用家庭DV像模像樣拍出了不少“故事片”“紀錄片”,朋友戲稱他爲“胡導”。可他的作品絕不糊,鏡頭中展現的都是社會底層百姓的生活。他由此當選爲湖南DV攝像藝術協會的祕書長。

鏡頭對準弱勢人羣

胡建羣接觸DV是從1997年開始的。他的業餘時間,全都揹着機子到外走街串巷,搶拍鏡頭。他善於觀察生活,鏡頭對準的都是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羣。

1998年,長沙市黃興路賣花的、乞討的小孩特別多,媒體也作過相關報道。但胡建羣認爲,小孩只是問題的表面現象,幕後一定有人在指使。

他握着DV在黃興路上跟隨小孩的蹤影。瘦小的身材、可憐的叫賣者、猩紅的玫瑰花……胡建羣用鏡頭真實記錄。小孩發現了他,拼命逃跑,轉眼不見了。停下,胡建羣又在另一處發現了兩個孩子。他佯裝買花,順便擺弄攝像機,孩子們很好奇,他把鏡頭對準小孩。小孩通過目鏡看到了畫面,非常興奮,一下子便放鬆警惕,在鏡頭面前手舞足蹈。“我們是江西的,今年8歲,叔叔帶我們來這裏的……”當胡建羣問她們的叔叔在哪裏時,她們都不作聲,“呼”地跑了。胡建羣將孩子童真、老成、無助的鏡頭交給了有關部門。畫面觸目驚心,胡建羣還配了大量的解說詞,呼籲社會關注兒童的健康成長。不久,相關部門便採取果斷措施,將賣花小孩送回家鄉。他沒想到,手中的DV竟還有如此的威力。

胡建羣用DV記錄電影、電視中無法觸摸到的原生態的現狀,而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從那時起,關心弱者,幾乎成了他的惟一選鏡標準。

他打聽到河西有一位70歲的肝癌患者,專程去醫院看望。醫生對病人講,還是回去療養吧。老人淚流滿面:“回去就是永遠回不來了啊!” 胡建羣瞭解到,社會對絕症病人缺乏臨終關懷,一些病人就在心裏的極度孤寂中離開的人世。

胡建羣先後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專門拍攝絕症患者,病人們瑣碎的生活全部記入到他的鏡頭。以往人們談癌色變,原來癌症並不那麼可怕。在胡建羣的鏡頭裏,他們如正常人一般,談笑着面對生活。患者和他們的家人非常感激胡建羣做的一切,在病人生命行將謝幕時,還表現得如此從容、鎮定,生命的尊嚴完美體現。

走近艾滋病人

艾滋病患者曉華(化名)是胡建羣2003年認識的。那次,胡建羣去醫院看望一位病友,聽到別人談及一位優秀的青年人不幸患了艾滋病,生命隨時都可能終結。出於對這一特殊羣體的關注,胡建羣竟感到一陣揪心的痛。吸毒共用針頭、不潔的性行爲等都是這類疾病的罪魁禍首。許多患者是因對這類病沒引起足夠的重視或缺乏基本的預防而感染的,如果能借用一位患者現身解說,告誡他人不致重蹈覆轍,該是多麼必要啊。

很快,胡建羣與曉華聯繫上了。曉華對胡建羣的出現感到一些突然,其他人對他惟恐躲之不及,而胡建羣主動上門與他交朋友。曉華正在作畫,他臨摹的是嶺南派大師關山月的山水畫。他停下了筆聽胡建羣閒聊。

“你的畫充滿詩情雅意,對生活有很深的感悟,纔會描出這麼好的作品!”胡建羣的稱讚毫無吹捧之意。曉華在大學期間的國畫作品便獲過省級比賽的金獎。

“可這一切會有什麼意義呢?”曉華冷冷地盯着胡建羣,氣氛有些沉悶。

“你一個人在家,可以找一隻貓啊、狗啊之類的小動物臨摹,豈不更有情趣,要不我送一隻獅毛狗給你畫。”

“是的!哦,我應該要這樣想!”曉華頓時來了興趣。胡建羣感到第一次見面的印象不壞。

第二天,胡建羣果然從家中抱來了那一隻他最疼愛的獅毛狗送給曉華。曉華正一個人在房中,畫筆放在桌上,未動墨。顯然他是在等待胡建羣,還有那隻狗狗。曉華深情地抱着小狗狗,連忙對狗狗問道:“叫什麼名呢?”“我會陪你玩的,還要給你畫很多畫。”他把胡建羣拋到了一邊。

他們的感情與日俱增。有一天,胡建羣終於打開了話閘:“我想通過你的內心呼喚,喚起人們對艾滋病病人的關愛,消除歧視。”胡建羣的真誠打動了曉華,他慢慢說出了內心的痛苦。

他常到某市出差,固定住在一家酒店,與酒店一位叫琴的營銷部經理關係甚好,一來二往,他們相戀了。好多次他都向琴提出性愛的要求,可琴總是嚴肅地回拒,他便愈發覺得琴的可愛。後來,在一次聚會上倆人都喝了一點酒,便發生了那事,而且沒有戴安全套。琴醒後對他大罵不止……過程就這樣簡單。但結果讓一家人跌入了冰窟。曉華的聲音有些嗚咽。

“但你的不幸不能只埋在你心中,要讓更多的人瞭解、預防啊……”胡建羣步步逼進。

“那我該怎麼辦呢?”

“我給你作一番完整記錄。”

胡建羣架起了DV機,可是曉華的言行極不自然,很不上鏡。他乾脆將DV關閉,架在曉華的房中。幾天後,曉華開始適應。爲了讓記錄真實,畫面變得豐富,胡建羣又找了一位扮演琴的女孩出鏡。

知道胡建羣這段時間忙於與艾滋病人打交道,家裏人緊張得呼吸困難,輪流對他大罵不止:“世上沒有人拍了,非要找這樣的人羣,你是活膩了,想把病帶回家……”胡建羣只得耐心解釋,諸如艾滋病不會通過空氣傳染等。姐姐揚言要砸掉他的那臺DV,胡建羣嚇得把DV藏在曉華家。

胡建羣的舉動也遭到了曉華母親的痛罵:“小崽子已經讓我們臉面丟盡了,你還要宣揚,你是存心讓全城人都知道!”

《毀滅》即將出爐

拍片只能中斷。胡建羣既要與家人做思想工作又要開導曉華的母親。他知道,曉華在世上的生命期已經不太長了。時間對於他而言,實在經不起折騰了。

“我很喜歡在萬物復甦的春天作畫,意境很美,一切都有旺盛的生命力。不知我能否等到那個春天的到來?”曉華時常對胡建羣說。

“我們一定會等到春天的畫面,因爲都在努力。”

胡建羣家人與曉華母親終於在半年之後妥協。胡建羣瘋狂投入拍攝之中,倆人將片子取名爲《毀滅》。意爲身體毀滅後,靈魂昇華。曉華極富藝術修養,與胡建羣配合得形同一人。禮拜天拍攝時,一盒耗時60分鐘用SP格式拍攝的帶子不知不覺能轉完幾盒。爲了擷取精華,胡建羣往往要從幾個小時的片子中搜索幾分鐘的部分留用。爲了保證片子的音質,他先後在電臺、電視臺請了5位專業人員試音。

2005年春節剛過,曉華的病情加重,而窗外的春天並未顯露痕跡。3月12日晚,長沙城下起了罕見的漫天大雪,曉華匆匆離開人世。他的母親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找到胡建羣,請他早日把片子弄完,讓兒子短促的生命也能爲社會做一些貢獻。

胡建羣寫了一封招聘演員的帖子發在網上,沒料到此事引起巨大的反響,網友們爲曉華的坦蕩、真誠而感動,紛紛報名。胡建羣選中了長沙某家網絡公司的一位男職員試鏡。

曉華扮演者揹着包行走在火車站廣場。遠處是胡建羣邀來的2臺DV對着他。大鏡頭掃描人山人海的大場面,而胡建羣將小鏡頭緊緊描住曉華的雙腳……招聘的演員僅演此一個鏡頭。胡建羣特意追拍這個畫面,只是告訴遙遠的曉華,社會容納了他們這羣人……

《毀滅》的製作已進入尾聲,胡建羣正抓緊剪輯每一幅鏡頭……

胡建羣用鏡頭記錄原生態的畫面,從數碼格式攝像機到3CCD、DVCPRO,他已拍了上百部紀錄片、劇情片、風光片等,他總是以獨特的藝術視角關注平民,關愛生命 。

這麼多年來,他靠自己一人、一臺DV關注弱勢人羣,深感力量單薄。2005年初,由胡建羣等人籌建的省DV攝像藝術協會成立。他激動地告訴記者,他將會邀請更多的DV愛好者用DV記錄都市民間畫面。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